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于银 《魅力中国》2010,(23):276-276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了交际还需要依靠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是引起不同文化下人们交流出现误解、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关两国人民交流的日益频繁,对中美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中美日常交际中最基本、最常见、最重要的非语言符号身势语为研究对象,从面部表情的差异来分析中关身势语的不同含义,从而激发人们对非语言交际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中美非语言交际差异的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期能为中美交际作贡献,帮助交际双方减少误解,建立更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梁英 《魅力中国》2014,(21):232-232
各种文化中的委婉语都存在一定差异,造成了人们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文章对英汉委婉语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英汉委婉语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存在很多趋同现象,启示人们应该正视这种现象,以促进中西语言上的交流和文化上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载体。然而,能够切实充当思想感情的载体的并不仅仅只有语言,还有许多非语言因素作为辅助的交际手段伴随语言共同完成传播思想感情的任务。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身体接触是人们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径,而其他感觉皆以此为基础。人们通过非语言表达传达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如敌对行为往往体现身体的直接暴力侵害上,而热烈程度的亲密最终也体现在相互的身体接触。可以说,不伴随任何非言语表达的纯粹的语言表达是不存在的。因此,无论在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交际语言…  相似文献   

4.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需交流中的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语言顺应论强调语言选择和交际环境、交际对象、交际目标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表达得体、流畅,从而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人们言语交流,"礼貌原则"一直都是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礼貌原则"的提出,指导人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于"礼貌原则"的违反现象也大量存在.文章考察了近年来国内对礼貌和不礼貌言语的研究情况,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后发现,目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对"礼貌原则"不足的探讨和"礼貌原则"的违反、不礼貌产生的原因研究上.文章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避免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6.
潘敏 《理论观察》2005,(2):106-108
人们在交际活动中,除了使用语言交际手段之外,还依靠许多非语言符号进行交际,身势语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身势语的定义、类型和特征,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英语教学运用身势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谈汉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言谈举止更需谨遵"非礼勿言"的原则。所以,探讨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的文化内涵,对了解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非语言交际是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也表现在非语言交际中,主要体现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的语用失误。减少乃至避免语用失误的对策是: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摒弃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偏见和文化定势。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  相似文献   

10.
杨慧  李佳欣 《黑河学刊》2011,(1):112-113,117
语境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所处的语言环境。指示语与语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通过指示语的选择可以对语境产生再造作用,即指示语对语境有构建功能;另一方面,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指示语的语义所指会有所不同,即指示语的理解对语境的分析有明显的依赖性。要从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指示语对语境的依赖性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的欧洲处于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法国与德国的文化交流加速,而跨国旅行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对跨国旅行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动机,正是这种不同对德法文化的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探讨18世纪德法之间不同社会背景人群的旅行,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传递。  相似文献   

12.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language is no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communication tools, is also a cultural carrier. All our words and deeds ar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reflect a certain culture. Many cultural phenomena can be reflected in language.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 is based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Chinese peopl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Sino-Brit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Article from the Sino-British inter-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相似文献   

13.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language is no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communication tools, is also a cultural carrier. All our words and deeds ar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reflect a certain culture. Many cultural phenomena can be reflected in language.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 is based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Chinese peopl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Sino-Brit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Article from the Sino-British inter-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同化与异化对立统一关系的存在,不同民族的文化既相互渗透,又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客观分析民族性文化特征,可能给双方交流带来障碍。对跨文化差异进行分析与探讨,增强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对世界影响的扩大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目标,也是我国英语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之异同有助于语言学习.通过对同一动物词在英汉语言中内涵相同、相反,不同的动物词汇可能引起相类似的联想、零对应等诸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生动地揭示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这些联系和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7.
英汉写作中语法,词汇各有不同,这与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极为相关,由此可见,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相同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8.
汉俄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会成为阻止不同文化直接顺利交流的障碍,甚至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文化的不同不仅是风俗习惯的问题,也反映了汉俄两个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采用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对汉俄酒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汉俄两个民族有效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璐 《魅力中国》2014,(17):202-202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多个领域加强了交流和竞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手段。发展英语语言教学显得尤为紧要。本文探讨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育政策,文化平衡,教学双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培养大量高素质外语人才。提升文化软实力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有待于提高,在外语教学中引入华裔美国文学知识,对于当代大学生深入了解华裔在美国的生活和他们多样化的经历与情感,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