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津高速公路属于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在Superpave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抗剪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结构力学分析提出抗剪控制指标,使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在使用期限内不发生剪切破坏,达到有效控制车辙病害的发生,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现阶段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的具体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可分为调查与评价、养护类型划分、病害原因诊断、结构剩余寿命评价、全寿命周期效益分析等五方面。调查与评价技术路况调查与评价贯穿养护设计工作全过程。该技术中,搭建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数据层级体系,根据各阶段对于数据项目及数据深度需求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数据调查方案。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基础资料及路面技术状况数据;利用该类数据,可初步划分养护类型为预防养护或修复养护;但该阶段数据无法进一步区分功能性修复及结构性修复。  相似文献   

3.
标准和规范是行业知识的结晶,也是指导行业生产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因此,它的制定和修改往往会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甚至会成为行业的焦点。历经修订的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等相关文件对规范我国公路建设市场、指导各地公路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我国真正修建沥青路面时间还比较短.  相似文献   

4.
正截至目前,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已在广东、河北等18个省份、4.5万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养护设计项目中应用。本文以G4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G15沈海高速公路广州至湛江段(简称"广湛高速公路")、国道108线河北段为例,对这三条路的养护设计、养护后的路况,以及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G4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提出新老路面结构匹配性设计方案G4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改扩建项目中,利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技术体系详细分析了原有路面结构使用价值,提出新老路面结构匹配性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的铺筑材料之一,由沥青和骨料组成,内部含有孔隙空间,同时沥青属于高分子材料,其老化问题不容忽视。沥青的流变学行为,意味着沥青混合料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会发生黏塑性变形,同时由于沥青混合料内部的多孔性质,进入孔隙的水会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导致沥青从骨料上剥落。因此,可知环境影响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之一。目前,沥青路面设计的分析表明,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并没有直接考虑长期的环境作用对路面性能的影响。为更准确地考虑环境对沥青路面的影响,本文基于路面结构可靠性理论,提出在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中加入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和孔隙率的构想,同时提出检测应以钻芯取样的样品为主,且现场钻孔及层间黏结状态也应纳入验收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途径.提出了在半刚性材料层上增设大粒径沥青碎石排水层或抗疲劳层的组合式基层优化设计思路.并对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设计和验算分析.认为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是一种比较适合于重载交通的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的使用历史已逾一个多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使用者对公路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解决沥青路面在材料与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传统的沥青路面技术、标准.规范和设计方法等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在这种条件下,研究、开发新材料,改进、发展新技术,制定新标准、新规范就既是必然也是必须的了。  相似文献   

8.
正项目名称: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获奖等级:二等奖提出了全新的质量控制要求该项目通过对江苏省已完成的就地热再生工程使用现状的大规模调查,系统总结评价了就地热再生工程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就地热再生工程全面量化的质量控制体系。项目选取了120公里就地热再生路段进行了国内现有最大规模的现场调查,调查路段包括不同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9.
3月11日.由浙江兰亭高科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共同承担的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交通部科教司司长孙国庆.交通部西部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刘家镇及浙江省交通厅相关领导参加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10.
正项目通过足尺路面环道结构响应观测、路面结构模型试验、典型路面材料模量应力依赖性分析、路面力学计算等手段,研究了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非线性特性,揭示了不同荷载模式下路面材料的硬化损伤和软化损伤机理等。其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了沥青路面设计分析理论,为完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提供了新途径。沥青路面材料非线性特征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真实力学响应,一直是路面结构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由于组成材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路面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以大孔隙为突出结构特点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排水性沥青路面日益成为国内道路铺装领域的热点.国内对排水性沥青路面功能的评价指标的了解、认识和研究不清晰或无系统性.因此,在大量调查、实践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首次系统性的介绍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降噪、抗滑、降温等功能的评价指标,为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功能性养护提供了重要原理性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交通量和轴重不断增大,渠化交通日益严重,使得沥青路面的车辙越来越严重.车辙损坏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沥青路面车辙通常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或基层产生的永久变形以及侧向流动变形。车辙可导致沥青路面结构破坏.有雨水时,会使行车产生水漂.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正常使用。为了改善此种状况.掺加抗车辙剂是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西北某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项目全长25.4km,有多个纵坡坡度较陡路段,最大纵坡坡度为2.8%,长280m。本文基于该项目,针对沥青路面长大纵坡病害的处理方式展开研究,通过检测其平整度来评价施工质量。长大纵坡病害处理方式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病害,需要在路面建设前开展,如优选原材料、级配设计等。优选原材料为增强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集料的黏结能力,可有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沥青路面等级和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层间防水功能层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其作用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沥青路面设计除满足强度等力学功能指标外,为人们所关注的就是结构防水问题。由于路面材料自身性能指标和设计理论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沥青路面防水结构层的结构选择设计和材料选用,一直处于边应用边探索的阶段。其中,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层的研究和应用,也在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15.
正排水性沥青路面技术已在上海地区应用十年之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排水性沥青路面具有降噪降温和雨天抗滑的功能,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功能性指标和结构性指标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变。结合具体应用实践,笔者总结了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应用中所展现出的优点,并从功能性和结构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使用性能的衰变规律,以此作为该项技术的研究参考和制定养护方案的前期调研。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客运枢纽存在因导向信息网络无序,难以描述旅客与导向信息交互行为、旅客寻路感受,引发的导向信息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研究梳理和总结分层理念下枢纽设施、信息的层级关系,设计寻路实验解析了分层概念的信息参数,揭示了分层信息网络下旅客寻路与导向信息的交互机理,提出并构建了旅客与信息交互的分层视觉行为指标,实现了复杂建筑结构的导向信息评价。相比既有的可视性指标,分层视觉行为指标明确了导向信息分层机制,量化了信息对旅客视觉行为的作用参数,将研究对象由设施细化为信息,并且新指标对案例评价结果整体分数提高7%。研究表明考虑导向信息网络层级的分层视觉行为指标对导向信息反馈能力、旅客获取目标信息感受解释性更强。基于分层视觉行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为综合客运枢纽流线设计及导向信息设置提供优化依据。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管理》2013,(10):33-33
2013年5月29日,S76长平高速长安高速长治至平顺段(K0+0至K39+910)新建完成并通车。该路段起点为平顺县虹梯关乡,终点是长治市壶关县,途经长治市,全长39.9公里,为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双向4车道沥青路面,设计时速为80公里/时,设计交通量为30090辆/日。  相似文献   

18.
<正>沥青路面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部分,具有无接缝、施工快、平整度高、舒适性好、噪音低等优点。路面铺筑质量直接影响通车后的行驶感受、安全性和养护成本。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参数都有变异性,尤其是原材料的影响最大。目前,虽然许多工程项目实行了原材料准入制度,但没有进行系统分析。沥青路面使用的原材料种类多,市场原因导致料源不稳定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另外,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1月19日,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的发布,逐步规范了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设计流程及设计方法等关键技术。落实规范要求,让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技术更加的系统化,成为未来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为此,本刊特邀该规范的主要参编人员,从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的定义、设计流程、关键技术、实际案例等不同层面,分析什么才是规范化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方法,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评估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沥青路面材料非线性特征及结构分析方法、沥青混合料多参数智能碾压技术研究及应用、高速公路波形梁护栏防撞能力提升改造技术研究……部公路院为钢桥、路面、护栏的施工与养护提供了技术创新。项目研究成果提高了钢桥面板疲劳性能分析与寿命评估技术水平,有效解决钢桥面板在疲劳设计和养护管理领域的关键问题;降低了加劲梁为扁平钢箱梁的大跨桥梁运营安全风险与全寿命周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