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7,(9):133-149
本文采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评估入户调查数据,构建医疗服务利用对预期价格敏感性差异的面板门槛模型,发现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应为家庭年度医疗服务自负金额占收入的44.13%;继续建立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后,个人收入将降低0.1163个百分点,个人健康将降低7.9947个单位,个人医疗服务支出将增加0.6344个百分点;基于现行大病保险实践经验提出三种大病保险补偿方案,均可显著降低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但从降低幅度和平稳性两个方面比较,以家庭为补偿对象、以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作为补偿标准的评估方案则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方案。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5,(12)
近年来,国家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着力实施大病医保政策,从而抑制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并促进城乡居民医疗更加公平。而大病医保政策能否有效防止出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从大病医保政策制定的具体内容出发,考虑到家庭灾难性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大病医保政策存在的局限性,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将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视为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权利,亦将医疗保险体制视为国家一项重要事业。目前,加拿大人均寿命79岁,居世界第三位,政府在医保方面的总支出占全国医保总开支的70%,个人支出(包括私人保险)占30%。尽管近年来,私人开支有增加趋势,但从医保总量而言,仍是国家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方黎明  乔东平 《财经研究》2012,(11):103-113
文章基于对河北省霸州市、湖北省赤壁市和重庆市合川区三个县级行政区域城镇贫困居民的抽样调查,考察了城镇医疗保障制度降低贫困居民就医经济负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贫困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但由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实际报销比例偏低、贫困居民对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有限以及大量贫困居民存在灾难性医疗支出,他们的就医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在住院治疗中,降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城镇贫困居民的就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选取广东省三个代表性地区的大规模医疗保险数据库,采用"实际补偿比"作为真实保障水平的测度,对居民医保的真实保障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居民医保的真实保障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欠发达地区的平均住院实际补偿比在30%-40%之间,即便是发达地区也只有55.6%;起付线、封顶线、基金支付比例、医院等级选择以及年龄等个体特征都是保障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要建立长效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完善补偿机制并适当体现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并通过采取控制"三大目录"以外的医疗费用支出等措施尽可能缩小真实保障水平与名义保障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实证分析了老年慢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同时测算了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的不平等及其决定因素。中国老年慢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较高,且存在倾向于低收入家庭的不平等。农村低收入老年慢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和发生强度最高。家庭相关因素和慢病患者的就医行为会显著影响老年慢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和发生强度,同时也决定了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的不平等。政府应当对老年慢病人群特别是农村低收入老年慢病人群提供系统性的经济风险保护,降低疾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改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是深化医改的主攻方向,而深化医改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强大动力.文章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综合医改对居民就医满意度、医疗水平认可度和医疗支出的影响情况.首先,综合医改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就医满意度和对就医点医疗水平的认可度.其次,尽管综合医改未能降低居民的绝对医疗支出和绝对自费医疗支出,但显著降低了相对医疗支出和相对自费医疗支出.进一步探索发现,综合医改降低了医疗支出中的住院支出,未降低医疗支出中的伤病支出.从自费占比角度看,综合医改显著降低了居民的自费医疗支出比例.相比农村地区,综合医改在城镇地区的政策效应更显著.整体来看,综合医改政策具有显著的政策效应,未来的医改方向仍是居民的医疗支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1.参保单位的道德风险。在财务角度上看,参保单位依照政策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无疑会增加费用支出、减少营运资金,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存在逃避缴纳医保费的动机。逃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不计提或部分职工计提基本医疗保险以减少企业支出;(2)瞒报职工的计提基数,使其低于真实水平;(3)截留计提后的医保费用于再生产投入和楼堂馆所的建设,不向或少向医保基金管理机构缴纳保费。为了弥补计提医保的费用,有的参保单位在缴纳医保费后忽视潜在安全隐患的防范和职工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从而增加职工患病或受伤的机会,将风险转嫁给医保。2.…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3~2010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实施对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基本药物政策不仅没有降低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反而促进了医疗费用支出增长。通过进一步的细分研究表明,国家医药政策对不同的患者群体、医疗费用类型和地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对门诊病人医疗支出的影响大于对住院病人的影响;对病人药费支出的影响强于对医药费支出的影响,且对住院病人医药费支出影响不显著;在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的影响强于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支出尽管逐年增加,但并没有随受救助人口、通货膨胀水平、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医疗支出水平以及国家财政收入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在对贫困群体救助水平设定方面,政策制定者还有待于进一步将经济发展水平、贫困群体实际日常基本开支需要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考虑进去,并使我国的贫困群体社会救助支出随以上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以保证国家用于社会救助的支出能基本满足贫困者的实际开支需要,进而真正达到救助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对残疾人的致残因素进行分析。我国残疾人致残因素以后天获得性残疾为主,非传染病致残占很大比重,先天性残疾不到10%,并且具有较大的地区、城乡和性别差异;不同年龄人口面临不同的致残风险,非传染性疾病致残和创伤及伤害致残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加。有必要制订系统性的整体残疾预防策略,针对不同年龄的高危致残因素开展残疾的终生预防。要采取措施加强全民健康意识,降低致残因素暴露水平。要加强高危人群的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各种挑战。老年人经济状况的改善,以及异地养老的一系列便利性,满足了一部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异地养老作为一种时尚的养老方式悄然出现。受宏观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现有养老服务质量水平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影响,异地养老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提出了实现异地养老市场化、社会化,异地养老市场定位要准、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政策上给予保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严重,信息质量低下,对我国经济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较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政府监管机构、注册会计师之间的行为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可以找出会计信息造假的深层原因。要克服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必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效率,降低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同时,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并加大监管奖惩力度。  相似文献   

14.
和立道 《财经科学》2011,(12):114-120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医疗卫生费用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城乡数据分析得出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差距巨大,并通过2000—2008年城乡医疗保健费用的泰尔指数分析,发现城乡组间对城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差距的贡献基本上在80%以上,几乎是组内差距贡献的4倍,而从两组的内部差距来看,农村内部的不均等程度要稍高于城市内部的不均等程度,根据分析结果并从财政向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倾斜、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等方面就如何促进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研究——以甘南牧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草地生态严重退化的情况下,很多牧区启动了游牧人口定居工程,因地制宜地运行相宜的定居机制是保证工程效应发挥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应当是由存在紧密逻辑关系的动力、运行、稳定和效益等四大机制共同组成的完整的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城郊区农业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城郊区特殊的地位和特点,其农业环境问题也有其特殊性和严重性。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城郊区农业环境问题的成因,包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城郊区养殖业大规模的发展。最后针对相应的农业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7—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的扩展形式,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将空间自相关性纳入传统模型中,并且未采用简单的三次产业划分法描述产业结构,而是将生产部门细分为五类行业。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空间维度上的依赖性和异质性,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受经济规律和发展实际的限制,这影响了减排效果的发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工业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特征仍非常明显,农业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正相关,其他行业比重调整的降碳作用有待更充分的激发。指出:我国应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促进以技术创新与进步为基础的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各区域要力求与周边地区协调、互助,共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8.
The state of protection for technology in China is widely critici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completeness of the legal system as a whole. Much research dwells on the gap betwee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and that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lacks core technologies. While holders of such technologies encounter serious problems in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not in an enviable position either. Due to the internal impetus and external pressure on China to strengthen protection for technology, China has made a giant stride and made a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legislation, enforcement and other areas. However, designing an appropriate system for technology protection is so complex that China will unavoidably face many challenges. The reforms to be carried out in China will be based on the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9.
依据众多的经济发展理论分析沿海欠发达地区存在着五方面的问题: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力弱,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农业比重过大,产业缺陷较明显;地理位置偏僻,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相当有限;经济发展落后,人口规模相对偏低;平均国民收入水平低,消费与投资均陷入不足的恶性循环。因此,应该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快沿海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进程,扶持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加速东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居民贫困测度研究——基于山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tkinson(1987)单维贫困测量与Alkire和Foster(2008)多维贫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农村居民贫困情况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从单维视角看,山西农村贫困主要体现在饮用水、消费、收入三个方面,全省三个主要贫困区存在差异;从多维视角来看,山西省农村居民存在多维贫困现象,考虑的贫困维度越多,贫困程度越严重。东部太行山区与北部高寒冷凉区的饮用水问题也比较严重,北部高寒冷凉区相比其他两个地区其教育问题较为突出,北部高寒冷凉区与西部吕梁山区的住房问题也需要关注。因此,山西今后要从多维度识别和瞄准贫困,针对地区贫困特点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