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彬  张帆 《魅力中国》2011,(21):89-90
后现代主义在物质极其丰富的当今社会呈现出纷繁多姿的设计态势,面对社会中层出不穷的新需求、新动向、新问题,表现出了积极的热情。纵观设计界,正是20世纪50-60年代的“波普”艺术运动对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起到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宗旨是抗议华尔街大金融机构贪婪无度、缺乏自律,旨在敦促美国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该运动带有明显的左翼色彩,表达了美国较底层、较激进的部分民众的利益诉求。这场运动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同时也暴露出美国国内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而对运动的不同评价加剧了美国社会原本就存在的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对立。尽管它与20世纪60年代的抗议运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它难以发展成为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那样宏大的社会运动。它也不是对美国整个制度的深刻批判运动。许多美国人并不赞同"占领华尔街"运动所代表的"大政府"和福利国家的政策主张,认为它不是救治美国当前问题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3.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宗旨是抗议华尔街大金融机构贪婪无度、缺乏自律,旨在敦促美国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该运动带有明显的左翼色彩,表达了美国较底层、较激进的部分民众的利益诉求。这场运动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同时也暴露出美国国内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而对运动的不同评价加剧了美国社会原本就存在的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对立。尽管它与20世纪60年代的抗议运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它难以发展成为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那样宏大的社会运动。它也不是对美国整个制度的深刻批判运动。许多美国人并不赞同"占领华尔街"运动所代表的"大政府"和福利国家的政策主张,认为它不是救治美国当前问题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大众文化冲击着各个领域的发展,社会多元化价值的追求也必然会引起设计的多元化,从而使得设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波普设计和反主流设计反叛了现代主义设计,为现代设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不断冲刷着人们固有的设计思想观念.设计大师们也都处于一种思想的激活与兴奋状态,他们不断地对现代设计进行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5.
波普艺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环境因素及公众心理,是建立在商业性的基础上的,所以艺术家们的创作意图也是为了表现这种商业性,在众多波普艺术家的作品中,罗伊,李奇登斯坦的波普作品色彩饱和度高、颜色明快、对比强烈的色彩频繁出现而自成风格,其中经常以高纯度、或补色色系使用.这种表现形式是应对消费时代的乐观积极态度的体现.是艺术家对消费时代、商业社会的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投射到艺术作品中,通过图形与色彩的结合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波普艺术的出现依赖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富裕的社会物质财富,在艺术表现方面走出了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创作,将日常生活融入艺术,与消费主义、商业主义紧密相连,造就新的艺术形式,在题材选择、创作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大创新,具有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趣味,运用大众传媒手段,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自由的反映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7.
耿澄 《魅力中国》2011,(17):95-95
政治体制的核心是政治权力配置。对于转型期的中国,要求我们走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之路,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不断提高公民民主政治意识。政治制度是各民族自身的“作品”,是由各国传统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蔡雨格 《魅力中国》2010,(6):253-253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描绘的是一个个完美的“自然”社会理想及乌托邦模式。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其他方面来阐释,对这种社会理想模式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增强其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闫晓冬 《魅力中国》2014,(6):52-52,72
最近这些年来,光棍节受到人们的热捧,原本被社会轻视的光棍们具有了新的象征意义,而网络商家更将这一节日打造成为一个大众的购物狂欢节。以往的文献研究了有关光棍节的兴起和传播的仪式,并批判了由此产生的一些社会乱象。本文将探讨在光棍节背后所体现出的,现代社会的原子化个人所持有的个人价值观念。并认为.在商业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个人价值观念具有反传统反权威的性质,而且形成了以经济实力定义成功的标准,并将这种成功的彰显借助于不断地消费来表达。  相似文献   

10.
周婧晗 《魅力中国》2013,(25):134-134
波普设计是从波普艺术风格演变而来的,它具有流行的、低成本的、短暂的、大量生产的、迷人的、性感的、有创意的、可消费的、大商业的等诸多显著特征。目前,大众文化以席卷全球之势来袭,人们对于物质也是用后即被抛弃.所以波普设计理念很好的迎合了大众的审荑需求,是对新的消费观念以及新生活方式的最好阐释。  相似文献   

11.
周志强 《中国报道》2010,(12):100-102
"躲避崇高"、"告别革命"已不仅仅只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简单口号,还成为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暗流。21世纪的中国大众文化由此陷于"去政治化的政治"——傻乐主义文化工程。赵本山正是这文化工程的典型表征。创作观念的反智主义与作品内涵的傻乐化,成为当前赵本山品牌的关键内涵。  相似文献   

12.
从西雅图风暴开始的街头抗议,到世界社会论坛、穷国峰会、网上反全球化等风起云涌。反全球化运动成为全球治理的一种新的常态方式,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全球化规则失衡,贫富分化加剧,非经济的人类发展指数差距扩大,跨国公司权欲膨胀,工人失业加剧,单边主义盛行,发展中国家民族主权地位被削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劳动者被日益边缘化等,因此,反全球化运动实际上是对扶强抑弱的丛林法则的抗拒。但反全球化运动不但不会阻挡全球化的发展,而且成为全球化的一种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以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环境保护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成为一种发展潮流,各国政府,社会组织、企业越来越重视,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在我国,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社会经济发展呈现令人振奋的新气象,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中国生产力学会发起组织,  相似文献   

14.
何轩 《魅力中国》2010,(32):398-398
设计作品的意念是设计者与观看者的思想纽带,在社会对于设计的内涵与价值的片面理解下,导致很多设计师将视觉的魄力作为自己设计的最高追求,认为制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就是一个会被大众接受的设计,而事实证明,设计作品缺乏内在的意念,就像无源之水一样,注定会被社会遗忘,很多的失败经历都在告诉设计者,设计作品的生命必须由设计的意念赋予。在物欲横流之时,作为设计师必须常常自省,如何排除干扰静下心来将意念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来。  相似文献   

15.
渎职犯罪是对国家、社会具有极大危害性的一种犯罪行为,已逐渐进入了人民群众的视野,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它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建立完善的反渎职体系,加大对渎职犯罪的查办力度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呼声。然而渎职犯罪案件中所遇到的困难——案件的定性成了反渎职侵权部门顺利查办案件的又一屏障。完善渎职案件中的定性问题,是当前反渎职部门的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李想 《魅力中国》2014,(18):122-122
现代主义设计,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也称为“技术美”,或“机器艺术”。而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有机建筑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本人从现代设计代表人物之一阿尔瓦·阿图生平所经历的重要历史事件,分析阿图作品的设计思想源头以及其对于现代主义的修正,用分析“无机”和“有机”主艾,分析有机现代主义家具和阿图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波普艺术是王广义延续全今的创作领域.作为一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而后在美国发扬光大的现代艺术流派,波普艺术是西方社会流行文化极度膨胀.无孔不入的直接反映.主要以大量日常视觉图像构成画面.作为中国波普艺术的最早实验者和中国上世纪90年代政治波普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王广义极为敏感地领会着波普艺术的核心内容.他将"文革"时期的工农兵大批判图像与当今流行的可口可乐.化妆品图像结合起来,尽可能剔除所谓绘画性.向人们直陈一种当代生活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民主思想是波普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波普认为,现代社会政治的中心议题的范式需要从统治权转换到拓展和加强民主,用民主的方法控制和制衡公共权力的运作和实施,以证伪的方式检讨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  相似文献   

19.
如何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使二者趋于一致,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结合当代中国实际,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价值观。这些科学的价值观已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一、坚持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相统一从根本上来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利益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利益是相一致的。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却过份强调社会整体利益,不承认甚至否定个体利益,空谈什么“兴无灭私”,从而抑制了企业以及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企业———劳动者利益关系被扭曲。据此,邓小平指出:“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20.
反体系运动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世界体系正处于结构性危机之中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变革时代” ,即一个分岔和混乱时期。这是一个极不确定、不可能预知结局的时期。历史并不站在任何人一边 ,变革的前景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对反体系运动来说 ,它们面前的问题与 19世纪和 2 0世纪大部分时间非常不同。本文总结了历史上和现存社会运动的经验教训 ,分析了未来反体系运动可能的发展方向 ,提出了体系变革时期社会运动的基本战略 ,包括短期行动和中期过渡目标。作者指出 ,社会运动的长期目标应是建立一个相对民主和相对平等的世界 ,只有朝着这个目标进行坚持不懈和团结一致的努力 ,才可能避免由一个更坏的体系取代现存世界体系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