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咏军 《魅力中国》2010,(15):170-170
优秀的电视专题片配音是和整个电视生成的诸多因素相和谐的产物,与内容和谐,才能“言之有物”,与制作技术和谐,才能“传之声神”在电视配音中,只有和谐才能“声”动。  相似文献   

2.
陈皓 《魅力中国》2013,(19):296-296
电视专题片是运用现在时和过去时的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具有特定主题或内容取向。本文结合电视专题片《南京味道》的制作.简析专题片创作过程中遏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视电影在制作和播出等方面不仅吸取了电影的艺术特征和电视的传媒特点,也拥有了完全区别于传统电影而独立存在的可能。本文就试图以具体的电视电影作品——《共和国名将系列》为例,对电视电影的创作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电视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为电视电影的发展与繁荣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慧亮 《中国经贸》2014,(4):205-205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党的喉舌部门,如何把电视专题创作工作搞好,是检验一个电视台办台水平高低的基本标准之一。本文从专题片的脚本撰写、拍摄画面、后期制作三个主要环节入手,深入地探讨专题片的创作经验与做法,与电视同行与业内人士共享。  相似文献   

5.
王英波 《理论观察》2009,(4):172-173
编导,是“编辑”和“导演”的合称。过去,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编辑和导演有着明显区别,但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电视制作手段的日益完善,二者职能被日益结合起来,统称为“编导”。作为电视节目选题、编改、制作、审定、播出等工作的制作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编导是贯穿整个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过程始终的核心人物。有人把编导比作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的“心脏”。  相似文献   

6.
“民间电视”一词乃笔者对时下风云激荡的民间电视节目制作群体的简略称谓。   在此,权且让我们分云拨雾,揭秘、解密“民间电视”。数字显示,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国际电视周上,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数量比参展电视台多出两倍,共 317家,京城就有 88家。电视台搭台,民间电视制作公司演主角、唱大戏,成为本届电视周区别于历届的最突出特点。业内人士惊叹:“仅仅一年光景,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遍地开花,好生了得 !”国外传媒自然也敏感地体知到了中国“民间电视”的勃兴,预谋挺进。 “民间电视”背景交代   过去,民间制作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7.
向芝谊 《魅力中国》2013,(16):306-306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以及数字、聩络、3D等高科技技术推广和普及。使电视媒体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了传播公众舆论、社会新闻、文化教育的主流媒体.在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体人如何制作出高水平、高技术、文化内涵强、传播意义大以度大众喜爱的电视节目.成为了在制作电视节目中着重考虑的问题。其中媒体人发挥创新思堆是解决以上的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电视节目制作的现状,探讨创新思维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必要性,并提出电视媒体如何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孙晖 《理论观察》2009,(2):172-172
电视是我国近四亿少年儿童最常接触、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制作优质的少儿电视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是电视媒介的责任和义务。近年各级电视工作者制作和拍摄了大量少儿节目及电视剧,极大丰富了少儿的文化生活。但有少数少儿节目没有充分考虑少年儿童观众的心理特点和收视习惯,孩子们不愿意看,收视效果很不理想。当前,在少儿节目制作上需要认真解决以下几个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百余年前的第一部纪录片,即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诞生至今,在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发展方兴未艾。我国在建国后也曾迎来一段电影纪录片的辉煌创作时期,进入80年代特别是随着电视的普及,纪录片在电视领域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90年代后,伴随着电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娱乐化走势,纪录片的身影逐渐淡出了主流。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纪录片创作又有了重新的认识。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电视产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电视工作今后在纪录片创作道路上该如何去把握呢?本有如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赵爽  贾巍巍 《理论观察》2006,(5):176-177
电视是形声兼备的高技术结合的产物。1935年,随着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的诞生,电视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亿万观众。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有一个备受瞩目的新课题——“电视包装艺术”脱颖而出。电视包装是对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已经成为电视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电视宣传、电视品牌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制作人员在参与频道的包装制作工作中,就怎样利用现有设备搞好节目包装,怎样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完成包装的文案策划创意及制作,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伟 《魅力中国》2014,(11):282-282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电视制作和传输中越来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马爱玲 《魅力中国》2010,(25):101-101
结合长期的电视工作实践,我认为要做好电视人物专题片应该做到主题鲜明、定位准确;实事求是,做到用事实说话;避免导演痕迹,恰当运用同期声;精益求精做好后期制作。  相似文献   

13.
论王小波创作的有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波使想象力和趣味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价值闯入了中国人的文学视野,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将中国文学史上的“性’’提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以此来颠覆世界上各种权力机器对个人的压迫和奴役。通过戏仿,用新的陈述系统重构历史,探究人的性灵、思维和感觉的深层结构,实现了智慧、性爱和有趣三大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英文导游词的创作要求:1、要具有真实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连贯性;2、要坚持“迭旨、循规、共喻”的原则;3、使用意释法、套译法、增语法的导游词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15.
电视音乐专题文化充分利用了视听艺术及技术的创作手法,结合相应的叙事理念,力图将电视媒介与音乐文化进行融合,一方面丰富了电视艺术的内容,一方面使音乐艺术有了更生动的表达形式。本文以电视音乐专题片《寻找贝多芬》之贝多芬的爱情为典型,从视听艺术及技术理念出发,阐述电视音乐专题片的创作模式及特征,从而探寻出适合当下电视音乐专题文化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向曦 《魅力中国》2014,(6):315-315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最为核心的内容部分,但是相对于近年来新兴起来的民生新闻,部分地方台电视时政新闻关注度不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观众对时政新闻民生化的期待,尝试让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相有机融合是创作此类作品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从新闻采编、新闻创作实践和新闻创作理念等方面积极探索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规律,提升时政新闻是的节目质量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17.
论电视新闻制作的民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采编人员手中的权力走出电视广播中心、走向民间,让即使是市井里的老百姓自个发现新闻、制作新闻、传播新闻、评价新闻,通过官方的电视媒体播放给更广大的收视者,实现新闻制作无阶级无身份差距的广场式的大狂欢,这是近几年来各大电视媒体新闻制作的一大趋势,各媒体在如何让大众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中上各自使出浑身解数,让电视新闻获得了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整体而华丽的转身。  相似文献   

18.
电视,是声像兼备,视听结合的现代传播工具.这一特点决定了电视语它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章法”.本文所要谈及的,是如何运用电视语言──—篇说词刻画和塑造人物.一、选材──—从几人小事中挖掘人物专题的创作关键是如何发现和怎样表现的问题.从纷繁复杂的事物(或人)中去识别.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鲜事实(或人物),这需要编辑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成功的选材往往带有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心态的取向.北京电视台台长龙新民谈到选材时说:选材要选领导揪心的、主管部门费心的、群众关心的、促进同心的.北京电视台推出了一部不同反响的专题系…  相似文献   

19.
初静 《魅力中国》2013,(17):293-293
做好电视民生新闻,文字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期电视节日要想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既能把上级的政策精神贯彻下去,又能让观众称心满意。跟新闻蝙辑的编排策略有很大关系。本文就新闻文字编辑的“创作”谈点粗浅的认识。期望与电视同道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20.
侯明江 《魅力中国》2014,(9):118-1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已经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精神追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数字化电影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就是数字时代电影特效制作的范畴、电影特效制作的原则以及在电影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并介绍了我国数字时代电影特效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