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迁型陪读是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随学生离开原居住地,进入乡镇或城市,在乡镇或城市中小学附近租房居住来长期照顾学生的一种现象。本文在农村中小学生家长陪读的现状调查基础上,从陪读对陪读家庭、被陪读学生和学校等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家长理性对待陪读。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少年"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违法犯罪现象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户籍管理壁垒是制度原因;家庭教育缺失是直接原因;学校教育失当是主要原因;社会教育缺位是重要原因;"留守少年"的自我觉悟低是主观原因。预防"留守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多管齐下,各方配合。  相似文献   

3.
蒙积分 《魅力中国》2013,(23):211-211
农村的小学教学工作,有农村的特点,要想当好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和家长以及农村的情况,才能因地制宜,搞好相应的工作。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老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存在许多问题,其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靠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发展等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其中家庭教育问题更是令人担忧。家庭教育的缺损和不当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最直接最根本原因;学校教育乏力、社会教育环境复杂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解决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仇英慧 《魅力中国》2012,(32):137-137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都影响着学校教育。孩子教育问题越来越困扰着众多的家长和社会教育工作者,家、校、社会“三结合”教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要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情况、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才能有的放矢地、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而家访是教师和家长、学生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教育技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乌鲁木齐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乌鲁木齐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背景及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总结,应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乌鲁木齐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模式、关联度、困境等展开了研究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4—2018年乌鲁木齐县农业与其相关的18个产业之间关联度进行评价,探究出现阶段乌鲁木齐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薄弱点;结合乌鲁木齐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分析以及目前乌鲁木齐县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分析,从"提高产业融合水平""人才培养与引进""深化农旅结合"等方面为今后乌鲁木齐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榆林市第八中学是市教育届直属初级中学,有教职工106人,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2人、省师德标兵2人、 "152人才"2人、市教坛新秀17人、市教学能手4人、市首届好校长1人、好教师2人、市师德标兵4人、市级模范班主任2人;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1200多人.学校秉承"一切为成长者奠基"的办学宗旨,扎实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进课堂""帮困助学一对一""走进家庭,携手育人"等活动,走在局属学校前列.  相似文献   

9.
范军 《中国西部》2014,(40):12-12
<正>近日,牟平第二实验小学开了先例,成立了"四点半社团",只要家长没来,教师义务陪孩子一起等待家长,其间还会组织很多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一行动结束了学生监管空白时间段,那么谁来为这"四点半社团"买单呢?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按照此规定,我国各地小学放学时间大多定在下午4点20分以前。由于各地教育主管单位都有严禁学生放学后在学校逗留的规定,这为家长接送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为了确保从孩子放学到家长下班这段"真空期"内孩子的安全,很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临时托付给社会教育机构,比如作业班、小饭桌。但是,由于这些社会教育机构大多是无办学资质的"家政式"托管,赢利是其存在的出发点,责任观念淡薄,因此根本不能保证孩子的绝对安全。在探索学生"真空期"安全保障措施上,牟平第二实验小学创造性地成立了"四点半社团",只  相似文献   

10.
杨焕春 《北方经济》2006,(24):15-16
一、概述 以"温州模式"为基本特征的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是过去20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温州模式"具有高度的自发性和平民化特征,有人说,温州经济是"老百姓"经济、"草根"经济、"乡土"经济和"民本"经济.事实上,"民办""民营""民有""民享"已成为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1.
榆林育才中学是榆林市教育局直属的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严谨的治学、浓郁的学风、幽雅的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使该校先后荣获省级"先进学校"、市级"文明校园""榆林市绿色文明示范学校""陕西省绿色文明示范校园"、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陕西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等多项殊荣. 近年来,学校面对改制后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学校领导班子坚定信念、艰苦创业,用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抓管理、求质量,使高考升学率逐步提高,学校一年迈上一个台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沉睡的巨人,教育就是要唤醒人内心沉睡的巨人。教师、学生、家长,他们内心的巨人一旦被唤醒,就会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就会主动而积极地自觉融入到成长之中去,在一个班级中,班主任便是唤醒心中巨人的旗帜。提到班主任,有的学生觉得他们是爱请家长的"魔鬼",也有人会觉得他们是班级的"保姆",抑或是既会管理又会教学的"超人"。本期"且思且行"栏目以"班主任"为话题从管理  相似文献   

13.
对西部地区的许多农民来说,每当新学期来临,孩子的学费总是让他们闹心的一个坎。也是因为这个坎,许多农村孩子不得不收起心爱的书包,过早地结束了学生生涯。然而,从去年起,特别是今年春季开学的时候,走进校园的西部农村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却是满怀欣喜,从这一天开始,他们过去需要向学校交纳的费用全部免除。  相似文献   

14.
刘夏 《中国西部》2011,(20):22-26
教育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块。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教育不仅带给我们知识和文化素养,而且赋予我们生产和生活能力。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面前有心无力的家长则把自己的主动性放在了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是一些在校未成年学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对同窗同学下如此狠手,这些现象又该如何遏制?本文通过对诱发校园暴力的社会环境、法律因素、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影响校园暴力的各个因素,应从加强社会环境管理,加重校园暴力惩罚力度;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校园的安全管理;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对学生个体进行预防等方面积极防范.  相似文献   

16.
刘夏 《中国西部》2011,(20):24-26
教育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大块。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教育不仅带给我们知识和文化素养,而且赋予我们生产和生活能力。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面前有心无力的家长则把自己的主动性放在了家庭教育,各显身手,恨不得把  相似文献   

17.
黄世涛 《中国西部》2014,(40):52-55
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普遍滞后,孩子失学率较高,扭转家长轻教、学生轻学的观念,营造重教乐学的社会氛围,成为推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可小觑的问题。在四川省乐山市彝族聚居地"小凉山"深处,彝族教师硕忍巴巴35年如一日,奔波在艰辛的"劝学"路上。他的"劝学"不是简单地给家长、学生做"说服工作",而是通过"接送偏远孩子上下学""为孩子垫付学费""连年奔走建成村完小"等实际行动,从深处去破解孩子失学的问题。在硕忍巴巴的努力之下,但凡他任过教的地方都保持了适龄儿童100%的入学率,谱写了四川民族地区一位平凡教师的动人篇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陕西省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陕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普遍存在内向、自卑、冷漠、郁闷,并具有暴力倾向的问题.分析了该现状产生的原因,提出通过构建家庭、学校、媒体、政府、社会五位一体的有效帮助机制,发挥合力,才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林日新 《中国西部》2014,(36):10-11
<正>"上课发言最积极的前5名同学随时可以喝水;在校表现最好的一个同学可以任选座位;单元测试成绩第一名的同学举班牌,集合排队时站在队伍最前面……"近日,湖南省天心区红卫小学二(5)班的家长们都来到学校,每个人领到了一张该班《班级公约讨论稿》。几天前班主任沈老师将制定的新班规发到家长QQ群,对于其中一些"个性"班规,有家长持不同意见,引发了争议。其中,具体的争议主要集中表现在"随时可喝水""可使用粉笔写字""允许到老师办公室玩"这样的个性细则上。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农村中学英语教育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别和不平等在英语教育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师资素质问题成为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师资素质,"师资培养"和"教师职业成长"应成为改变农村英语教育落后现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