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时候做游戏,一不合意就"鬼闹",小朋友们便讪笑道:"让你玩你不玩,不让你玩你搅混汤。""潘代明的烦恼"——很难说。给他添烦的人总是有理:没跟美国人合资前你的发明是非职务的,我可以无偿享用;你不让美国人享用,我就说你是职务发明,尽力搅;法院判了也无妨,我把你的发明搞臭了,咱们都别要。都是中国人,相煎何太急。潘代明解烦有道,中国人用——照旧无偿,美国人要——请拿钱来!  相似文献   

2.
两个母亲     
802号病房住着两个患贫血症的女人,一个是城里的,一个是乡下的。乡下女人感叹:“我丈夫死得早,留下3个孩子给我。这些年,我差点被他们累死。你有几个孩子?”“我一个人带着一个儿子过。他18了,在寄宿学校读书。为了供他,我白天上班,晚上再出去打一份工……”“你儿子一定有出息!熬几年,你就该享清福了,吃再多苦也值。”城里女人被乡下女人说得很高兴,问:“你的孩子在做什么?”乡下女人撇撇嘴,说:“出大力呗。老大在家种地,老二、老三在打工。”深聊下去,两个女人居然是同一天的生日——三天后的九月初五。转眼到了九月初五。两人刚起床,门外…  相似文献   

3.
动脑筋     
张飞卖猪据说粗中有细的张飞曾贩卖过小猪。一日,他挑着两筐小猪来到集上。刚放下担子,就有一个红脸大汉走过来,说:"我要买你两筐小猪的一半零半头。"话音刚落,又过来一个黑脸大汉,说:"你如卖给他,我就买剩下的一半零半头。"没等张飞答话,又挤过来一个白面书生,说:"你若卖给他俩,我就买他俩剩下的一半零半头。"张飞一听,不由黑须倒竖,怒上心头。心想:"小猪哪有卖半头的,这不是存心欺侮俺老张吗?"正待动武,但又仔细一想,猛然答应了。结果张飞照他们三个人的说法卖,小猪正好卖完。  相似文献   

4.
种田的为大     
<正> 有一次,杜老么爬长坡,和县官、商人走在一起了。三个人顶着太阳走呵,背着太阳爬啊,肚子饿空了,喉咙冒烟了,前头还有十几里上坡路,三个人都没力气了,都想弄点吃的喝的。路边一座茅屋。屋里住着一个老婆婆。三个人寻进屋,婆婆一看就明白了。老婆婆说:"我这里有水一缸,你们要喝多少就喝多少,现成的饭只有一碗,这该谁呢?"杜老么说:"一人分一点吧!"商人说:"屁话!哪有你的份呢!我跟他二一添作五哪!"县官几声干笑:"嘿嘿,他消做得指望,你也不消打得算盘。三个人里头本县为大,这碗该本县吃。"商人说:"你说你为大,我还说我为大呢!你要说出一二三来!"县官说:"也罢,本县说了再吃不迟。就说这个父  相似文献   

5.
正备受中国会计人崇敬的杨纪琬先生在世时曾说他是"会计迷"。我也有同感。夫人经常调侃道,"聊起其他话题,你们常说烦。但你们这些人凑在一起谈会计,却没个完。"我这个"会计迷"的会计人生迄今为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前在上海财经大学(以下简称上财)会计系为学、为师的18年;1997至2007年间任中国证  相似文献   

6.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的责任田开始有五口人的,那时父亲是民办教师,我们姐弟三人都在上学,所以,田里的活儿全靠母亲一个人干。后来,父亲转为公办教师了,哥哥夭折了,姐姐出嫁了,我也上了大学。家里的责任田最后只剩下母亲自己的。母亲的身体因为劳累过度落下了些毛病,父亲从学校回来,给母亲捶腿揉肩,心疼地说:“等我退休了,就跟你一起侍弄这几亩田。”1998年,父亲检查出患了食道癌,不久后去世,母亲扶着他的尸体号啕大哭:“死老头子,你不是说要帮我侍弄那一亩田吗!”在场的人无不落泪。父亲死后,我和姐姐都想接母亲来城里住,她不愿意。…  相似文献   

7.
《福建质量管理》2012,(8):55-55
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座小山上,住着一位睿智老人,据说他能回答人们提出的任何问题。当地有两个小孩愚弄这个老人,他们捕捉了一只小鸟,问老人:“这鸟是死还是活?”老人不假思索地说:“孩子,如果我说小鸟是活的,你就会勒紧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说小鸟是死的,你就会松开你的手把它放掉。你的手掌握着这只鸟的生死大权。  相似文献   

8.
小红经常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骂."王老师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有一天放学后,小红说:"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赶紧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想一想,拿出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带回去,跟你妈妈说是我送给你和她吃的,你让她先拿一个.等你妈妈拿了一个出来,你把剩下那个带回来给我看,我就知道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了."  相似文献   

9.
没有退路     
一只兔子说它不想死,并畅述了71种不想死的理由,在它面前的猎狗听烦了,说:“你再对我说71个你不想死的理由,都帮不了你,现在你要么想办法从我嘴下逃掉,要么你服从命运好了。”犤每一个企业恐怕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既然是对手,他就永远离自己不远,时常威胁自己,也可能激励着自己。如果这时候这企业若是像那只兔子一样总是向世人证明自己是善良、清白并且诚心诚意要为群众做实事情的,这样做并不管用,一个企业光有一颗诚心分明是承认自己在屈服。面对对手,不管下一步如何,都最好作如下选择:与其击败他不如与他并肩而行。…  相似文献   

10.
沈志屏 《经营者》2000,(7):19-20
<正> 第五、营销"自我"(上)营销"组合"、营销"切割"、营销"时间"、营销"服务"……营销的策略与方式,就像宇宙的自我膨胀似的,永远也不会终止。然而这万千营销,对于具体的经营者来说,这所有的一切,首要的是营销"自我"——营销这个不可被取代的"我"。营销这个独一无二的"我"。商海茫茫,呈强争胜,你所以有存在价值,就是因为你不可被取代。中国人说"死了张屠夫不吃连毛猪",但  相似文献   

11.
委曲求全     
正【案例回放】李东在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摸爬滚打整整十二个月了。回眸一年的切身经历,他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不仅身累,心也累。累就累在时常遇到一些冤枉的事,有了冤枉还不能叫委屈。他永远不会忘记,走马上任那天,领导找他谈话结束时,特地挥毫泼墨为他题写四个字——委曲求全。并一再嘱咐:不仅要挂在墙上,还要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个李家庄,李家庄有户姓李的,兄弟三个。这兄弟三个,老大。老二娶妻成家,就剩下小三还没有老婆,他父母就死了。过去农村有个风俗,老的一死,小的就得分家。这李家兄弟仁,数老大最聪明,老二次之,小三憨厚。特别是老大的媳妇心眼不正,是个拐骨头。分家的时候,老大把那些伸勺子挖饭吃的好地都留给自己;老二等老大挑完了,他又挨着地块挑了一遍,最后只剩了二亩毛草荒地留给了小三。小三二话没说,有父从父,无父从兄,就这样把那二亩只长草不长庄稼的荒地留下了。到了春天,该箱高粱了,老三找到老大说:“大哥,你光分给我地…  相似文献   

13.
赵奕  邓攀 《中国企业家》2012,(6):63-64,62
"复星的确还比较干净,我扪心自问,做得还不错。"他的下一个目标:做"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撤韦""你们怎么活得那么累呢?"有一次,郭广昌对陈东升说——"你们",指的是北京的这群企业家;"累",是指"陈东升们"忧国忧民,热衷政治。把"陈东升们"的状况反过来,就是"郭广昌  相似文献   

14.
闻一 《中国企业家》2007,(19):104-105
流亡后,古采里耶夫也许会怀念发家时的名言:"这已经不是商业了,而是占有别人的财产"2007年8月22日,在莫斯科的一条公路上,一辆正在疾速行驶的豪华轿车突然与另一辆车相撞。在数十秒死一般的寂静后,这辆车的主人摇摇晃晃地下了车,挥了挥手说:"没事!没事!"他开着车回到了家,说,他累了,要休息一会儿。这一睡就再也没有能起来。随即,俄罗斯媒体就报道说,他因车祸死亡。  相似文献   

15.
距鸡年尚有半个来月时间,山东省汶上县刘楼乡陈村,已沉浸在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之中:村镇上鞭炮摊子随处可见,人们忙着采购年货,清扫房间,喜迎新春。可霍秋丽根本没心思过年。“活成这个样子,还不如死了!”一见面,她就递上这句话。在汶上县乃至周边县市,霍秋丽算得上一个“名人”。在县里随便找人聊起她,对方会略为顿一顿,说:“哦!你说的是那个被强行上了节育环的大姑娘吧?”在汶上县,这件事甚至被人们编成歇后语广为流传:“大姑娘上环———你有吗?”霍秋丽现住的三间砖房空空荡荡,几张椅子是以前开小饭店赔本后剩下的。堂屋门边有个矮小的…  相似文献   

16.
老总又接过了我的毕业证看了看,没什么问题,便又把毕业证递还给了我。老总一直没有说话,但从他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对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老总沉思了一会儿,终于对我说:“你能找到住房吗?厂内现在住宿困难……”我知道只要我一句话,我这一个月的劳累奔波就有眉目了,同样,只要我一句话,我又得到街头漫无目的地流浪,于是,我咬了咬牙,说:“我能租到房子。”老总冲我点了点头:“那好,三天之后你就来上班吧。”走出这家厂房,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离家已整整一个多月了,从家中带来的那一千元钱也只剩下  相似文献   

17.
一元一条鱼     
杭文文 《质量跟踪》2003,14(6):46-46
我第一次戴上老婆从小卖铺买来的口罩,不是我害怕非典,而是我害怕老婆的唠叨,老年人的唠叨烦,年纪轻轻的老婆唠叨更烦,她一边苦苦相劝,一边死搅蛮缠,硬说,我是跑腿的(准确地说我是一名正式的送水员),接触的人多,自己不十白,别人还怕呢。说我不戴口罩就别回家了,把非典带回家她可饶不了我。就这样我第一次勉勉强强地听了老婆的话。  相似文献   

18.
打破常规     
<正> 从前,有一个地方住着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蝎子想过池塘,但不会游泳。于是,它爬到青蛙面前央求道:"劳驾,青蛙先生,你能驮着我过池塘吗?"我当然能。"青蛙回答。"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必须拒绝,因为你可能在我游泳时蜇我。"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蝎子反问,"蜇你对我毫无好处,因为你死了我就会沉没。"青蛙虽然知道蝎子是多么狠毒,但又觉得它说得也有道理。青蛙想,也许蝎子这一次会收起毒刺,于是就同意了。蝎子爬到青蛙背上,它俩开始横渡池塘。就在它们游到池塘中央时,蝎子突然弯起尾巴蜇了青蛙一口。伤势严重的青蛙大喊道:"你为什么要蜇我呢?蜇我对你毫无好处,因为我死了你就会沉没。"我知道。"蝎子一面下沉一面说,"但我是蝎子,我必须  相似文献   

19.
谐趣园     
<正> 有个性急人去吃面条,一只脚跨进店门,就乱嚷嚷:"为啥还不把面条给我端来?"店主人把面条端来,往桌上一倒,说:"你快吃吧!我要洗碗去!"这人很生气,回到家,对他老婆说:"真是气死我了!"老婆忙打包袱,说:"你死吧!我得赶快去嫁人!"老婆嫁了个后夫,刚过一宿,后夫就要休她,她问后夫为啥?后夫说:"不为啥!只为你嫁来已经一宿,还没给我养下来个儿子!"  相似文献   

20.
心的力量     
过去印度有—位国王想测验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于是派人到牢狱里抓来一个死囚,对他说“现在你就要被处死了,不过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能够头顶一碗油,在城内的大街小巷绕行一周,而且能不洒落一滴油的话,我就赦免你的死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