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嘉鱼县新街蔬菜专业合作社于2002年5月以原新街镇供销社为依托,在县供销社的精心指导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建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发展有茅洲垴村、肖码村、归粮洲村、沙湖岭村、余码头村、新畈村等6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全镇入社农户900余户,种植面积15000亩。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理顺县级供销社体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河北省供销社组织开展了多次深入调研活动,确定在全系统部署实施县级社综合改革。从省社机关抽调近50名干部,由省社负责同志带队,深入县,乡,村,指导,协助县级供销社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县级社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据近期对全省42县2600个农户进行的全年农作物种植安排调查表明:我省农作物将继续保持“一减三增”的局面,即缩减了粮田面积,大力发展了效益好、质量高的油料、棉花和蔬菜(包括瓜类)的种植面积。种植结构趋于优化,生产、效益走向并重。  相似文献   

4.
枫香乡距绥宁县城仅5公里,1993年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经过三年的发展,出现了三大变化:由常规蔬菜发展到反季节蔬菜,由零散种植发展到集中连片种植,由政府的号召变为菜农的自觉行为。目前,全乡稻田蔬菜面积达到250亩,其中,集中连片菜田75亩,反季节蔬菜棚达到40个,初步形成了以早熟辣椒、四季豆、西红柿、茄子和丝瓜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农田的经济收入由种蔬菜前的亩平1200元提高到9000元,户平纯收入由3000元提高到12000元。枫香的商品蔬菜产量已占县城蔬菜总供应量的30%,其中,反季节蔬菜已占县城供应量的50%,极大地丰富了县城的“菜篮子”,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令人深思。枫香乡抓“菜篮子”工程建设,有一些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一、把抓“菜篮子”工程与山丘开发结合起来。以“菜篮子”工程为主的枫香农业综合开发区批准实施后,县、乡两级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极力支持,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各村、组巧借农业综合开发东风,立即采取措施,发动农户大力兴建“菜篮子”工程:一是核减菜农定购粮指标。县政府规定每年拨付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资金用于蔬菜生产,近三年来,县财政已拨付10万元支持枫香大搞蔬菜生产。濑濑水村5组在51亩稻田种植蔬菜,10户农民全部免交定购粮,枫香村3组和沙田村2组的菜  相似文献   

5.
乐都县有着种植蔬菜的传统习惯,改革开放以来,蔬菜生产由量变到质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棚膜技术的推广运用,使蔬菜生产迅速发展,成为全县种植业的支柱产业。2000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形成“一品一村”特色村90多个,蔬菜产量达到2.33亿公斤,创造产值9339万元。“九五”后期,全县共投资380万元。建成深沟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园、白崖子村和店子村两个百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修建50亩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以及智能温棚一座。泊水两岸从东到西,已形成蔬菜产业带,并开始向沟岔和有条件的山区辐射。  相似文献   

6.
最近,市纪委深入全市6个县临)区,走访了农户,了解了农民对乡、村政务、财务公开的看法和要求;查看了一些乡(镇购实行政务、财务公开的有关制度、表册和公开检。公开墙,实地了解了“两公开”的具体情况;听取了县(市)区、乡(镇)、村三级汇报,共同总结了推行“两公开”的经验教训,研究了进一步完善“两公开”的措施。我市乡、村政务、财务公开工作历史较长,有的乡、村已经实行了十余年,如爱辉区四嘉子乡早在1985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一直坚持了政务、财务公开。1995年中纪委五次全会提出反腐败在坚持以县(处)级以…  相似文献   

7.
靠“公司+农户”发展蚕桑生产张家庆近年来,遂川县在蚕桑生产的实践中,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新路子。1990年以来,遂川县30个乡镇,种桑养蚕户遍及28个乡镇,289个村,分别占全县乡镇、总村数的94%和77%,桑园面积由199...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县供销社该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当地种植蔬菜的传统习惯,在三江镇兴办蔬菜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帮助农民发展蔬菜生产,丰产增收致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农民朋友的拥护,党委政府的赞扬。专业合作社广  相似文献   

9.
3月初,在全省100乡、1000村、10000户农村大调查中,省委书记王茂林到全省最贫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邻近地区走访村寨农户,作了为期20多天的调查研究,并将感受和扶贫攻坚的思路向中央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要扶贫规划到村、领导责任到村、扶贫政策到村……”。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全省按统计口径,以村为单位,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0元以下,产粮3O0公斤以下,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55%以上的村定为特困村。经过省、地、县3个多月的排队摸底,调查核实,由乡造册登记,县立卡建档,地、省江总、存入电脑、全省共确定了3496…  相似文献   

10.
新的《土地承包法》实施后,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因之成为可能。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淅川县仓房乡在人民银行和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收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的“双赢”效果。 一、基本情况 淅川县仓房乡地处丹江口水库西岸,以山地为主,农民素有种植柑桔、苹果等水果的传统。自1996年以来,在仓房乡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该乡果农从传统的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改为“公司+农户”的新型生产方式,并确定了试点村。目前,试点村的柑桔种植面积已达1500亩,年销售收  相似文献   

11.
琴江镇梅福村,地处江西省石城县城郊,紧靠国道:屏山镇胜利村离县城近30公里,距国道10公里,两村的人口、耕地数量相近,可近年来两村的变化却令人深思。梅福村多年来种植蔬菜都在300亩以上,称为“石城蔬菜第一村”,是个富村;而胜利村原种植的多是水稻。但从1999年起,胜利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大加快,现大棚蔬菜面积达500余亩,平均亩产值达2900元;而梅福村虽蔬菜种植面积不变,但仍用传统品种、方法种植,去年亩产值平均900元左右,仅与2000年的水平持平。一个协会与少数人的差异从1998年开始,胜…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延安南区供销社在市场经济中走人低谷,1995年.换了新班子后.调整经营思路,理清发展理念.打黄金地段牌,树老南区社旗,走新南区社路,“立足农村,服务城市.兴社富民,再创辉煌。”在农村建立商品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步伐。发展了特种玉米基地.与农民签定连片种植合同,在逐年发展的基础上,组建了“特种玉米专业合作社”.人户社员42户.每年种植50亩.每亩农民收入达600元,被农民接受.并达到了农民增收、供销社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枝江市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县之一,百里洲镇是该市的棉花主产区,植棉历史悠久,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10万亩左右。为了解决棉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农民一家一户种植、生产主体分散化,规模小、投入消耗多,整体效益低”的问题,枝江市百里洲供销社,以市棉花公司为依托,联合当地农技专家、植棉能手共同发起,农民投股,于2004年初组建了百里洲建民棉花专业合作社。目前,  相似文献   

14.
农村科技     
农妇胡玉凤 科学种菜致富吉安市长塘乡黄泥塘村妇女胡玉凤利用山坡荒地科学种植蔬菜,走上了致富路。她参加农函大学习后,在村附近开发山坡荒地2亩多,种植早蕃茄和早辣椒,选择“早丰”、“湖研4号”等优良品  相似文献   

15.
龙南县杨村镇以发展庙下千亩蔬菜基地为切入点,辐射带动周围农户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项重点工程。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凭订单收购的形式发展蔬菜产业,成立了太平蔬菜公司,发展了太平蔬菜基地,由公司统一购苗,供生产资料,以订单的形式收购,收购时扣除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周宁县咸村乡是省定老区贫穷乡。几年来,这个乡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确立了“开荒种果,以果富民,乡、村、户一起上”的指导思想,目前,全乡水果种植面积已达4600亩,32万株,产量超万担,占全县总产量的70%。水果生产已成为该乡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安远养生堂基地果业有限公司是生产和经营健康产品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立足安远优势产业,采取“公司+协作社+农户”模式,从事加工橙种植、加工一体化生产经营,开展产业化扶贫,为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王斌生  鲁抻章 《发展》2010,(4):64-64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终身穷”,这句谚语充分说明做好计划或规划对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性。2009年10月,武威市凉州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创新载体开展了“万名干部进村组,科学发展到农户”主题实践活动,区、乡、村、组四级党员干部进村组、入农户,帮助乡(镇)、村组、农户分别制定了发展规划,树起了发展路标,描绘了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掌握武威市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情况,为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月下旬,武威市蔬菜产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和有关乡镇技术人员对 27个乡镇 81个村的 405户农民的 405个棚 264.1亩 (净生产面积 ),代表面积 1.97万亩进行了调查。   调查采取技术人员抽样入户询问、座谈的调查方法,每个乡镇选择上、中、下不同生产水平的三个村 15户农户,每个村选择好、中、差的 5户不同种植水平、不同作物、不同种植茬口温室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全市日光温室 16种主要种植模式的亩产量、亩产品产值,当年生…  相似文献   

20.
如何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促进和推动财政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贫困农户,大幅度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千千万万个贫困农户尽快摆脱贫困,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先后深入到临县、方山、石楼、柳林等4个固定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泛听取了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和贫困农户对现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