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十年来,改革与开放在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使社主义制度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改革与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个现代化过程中,实现作为社会主体人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人的现代化以社会现代化为物质基础,没有这个物质基础,人的现代化就无以实现;而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又必须以人的现代化为条件,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相应的的生产力水平,社  相似文献   

2.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国保 《特区经济》2005,(12):130-132
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群体,它是指常年和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务工,其职业角色是工人,但户籍仍在农村,其社会身份依然是农民的一部分特殊群体。是农民向市民转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所谓“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城市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化的社会过程。这一转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进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过程。积极实现这一转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我国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总之,  相似文献   

3.
窘境与出路: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关系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乾坤 《特区经济》2007,20(2):140-142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是我国农民不断陷入窘境,同时又不断摆脱窘境的过程。农民的窘境在特定历史时期推进了工业化、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实现又以消除农民窘境为必然前提。在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适时进行政策选择,逐步使农民摆脱窘境,对推动更高层次的工业化、现代化,实现社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成为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依靠力量和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扫除了障碍 ;农民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起到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农民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又一个重要转型期的历史背景下突显出来的社会发展协调问题,其核心议题是农民的现代化问题。这种历史背景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必然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农村纳入现代社会的重要历史过程。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助于实现近年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社会建设目标,因此,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也是实现工业化、达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宁波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有先发优势,又在很多方面具有典型性和超前性,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努力探索其合理有序转移的途径,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早日实现现代化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聘 《理论观察》2011,(5):13-15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关于人的学说,在社会现代化实践过程中两者应该是相互统一、并驾齐驱的。然而,当代社会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却呈现出相互分离甚至南辕北辙的情形。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必然要转变传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重新回归到"人"本身,提升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改善人的交往关系等,从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完成了全面脱贫的伟大历史任务之后,我国进入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此阶段中,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成了更为关键的任务。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中,农民的主观贫困问题成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以农民的主观贫困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心理资本引入了生计资本的分析框架,使用probit模型对农民主观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物质资本均对缓解农民的主观贫困问题存在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罗小兰  曾永超 《黑河学刊》2007,(6):134-134,136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奋斗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目标。社会的进步呼唤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权利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民权利的分析与思考石爱虎农民权利的充分实现是农村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始于1978年的中国农村改革,最成功之处莫过于重新赋予农民较多的民主权利:从确立农户的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入手,让农户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重...  相似文献   

11.
占翡 《老区建设》2008,(12):39-41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转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农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农民体育关系着农村社会小康进程的步伐,也关系着整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度。所以,农民体育文化是我们不得不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铮 《改革与战略》2010,26(10):5-7,6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自然密不可分,并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与自然时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成为人类生命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同时人的发展过程又对自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人与自然和谐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索取、享受并损害着自然环境和资源;反过来,自然资源的束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制约了人的自由发展。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尊重、爱护自然。生态文明反过来成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精英就是在农村中先富起来,并对当地乡村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精英,是因为他们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社会资本".农村经济精英的社会资本主要通过圈子、财富、技能等途径获取,在经济精英成长过程中,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营销网络为其带来财富的积累,并通过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做农民的意见领袖而发展为政治精英,实现社会资本的增值.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世纪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至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否则,社会无法和谐: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缺乏广阔的消费购买空间和资源供给市场.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认识到,实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的城镇化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过程.文章通过论述经济社会发展的层级模式来论证农村经济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深刻分析了中国农村的富裕和现代化,对于中国整个社会安定团结,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促进作用.这正是我们基于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认识.全面地分层级地探讨了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实现过程和与之相配套的软体环境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为代表的城市新市民在市民化过程中,将会实现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整体转变。面对规模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破解广大农民市民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课题。文章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内涵和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认为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点在于完善包括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等在内的制度安排,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高新市民素质和大力发展休闲产业。  相似文献   

16.
传统西方现代化理论认为,在现代化发展的实现过程中,经济的发展是其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但是,这种观点往往忽视了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即人的需求。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社会中隐含的各种矛盾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如何克服现有困难,满足发展主体的需求,找寻新的发展动能,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蒋爱萍 《发展》2012,(9):66+74-66,74
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一个鲜明的亮点是,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我圈“农民”是一个反映社会身份的概念,“职业农民”则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职业类型,是一个既反映社会属性,又反映经济属性的概念。可以说职业农民是通过自主选择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相似文献   

18.
一、经营现代化与经营管理经营管理是在工业社会经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经营原则和方法,是经营现代化的支柱。经营现代化则是具体地将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用于经营,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的问题。所谓经营管理,就是为实现经营目的而使人、财、物等经营要素适应环境要求,并通过诸要素的结合和组织化,发挥其综合组织能力的一些经营原则和方法。经营管理的目的不单  相似文献   

19.
谢庆芝 《老区建设》2009,(22):59-60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基础。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需重视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传斌  方竞 《乡镇经济》2006,(12):16-18
一、农民失地问题的背景及现状 (一)农民失地问题的背景 1.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就经济和社会结构演化而言,现代化就表现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加强工业区建设和扩大城市规模,必然要求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为发展工业和建设城市提供土地,征用农民土地和产生失地农民就不可避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看,失地农民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伴生物,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性前提,农民失地客观上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