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生产力发展通过社会积累来实现。而社会积累的源泉是生产力剩余。基于总和生产力观点的价值分析认为 ,将处于分配灰色区域的生产力剩余用于社会积累 ,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从发展眼光看 ,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内涵将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历史使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在狭义生产过程的不平等分配,其经济利益关系性质,最终要由生产力剩余是否用于雇佣劳动者未来发展利益的社会积累来界定。雇佣劳动者公共利益的存在、生产力形成的内在规定性、社会积累形式的不可自由选择性、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决定了企业家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的责任高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宇  郑垂勇 《生产力研究》2007,(21):145-147
文章将"社会企业家精神"分解为"社会"和"企业家精神"两个部分,分别阐述了"社会企业家精神"概念中社会方面的含义和企业家精神方面的含义,得出了"社会企业家精神"比较灵活而又精确的定义。社会企业家精神存在于某些个人和团体中,具有以下重要特性:创造或分配社会价值;并且在创造或分配社会价值时,善于发现并利用机会;经常进行原创性发明或适应性创新;愿意冒"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呈现出非凡的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广义生产力论认为生产力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时具有的能力,它也是人类改造自身社会时具有的能力.在任何社会时空中,社会生产力都是改造自然领域的劳动者的生产力与改造社会领域中的劳动者的生产力的总和.文章探讨了广义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基本性质、不可替代性和相互关系.论述了广义生产力的六个基础理论问题.对社会生产力的部分问题做了六个科学推论.提出了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六个标准.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业科技发展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角度,论述了农业科技发展作为一个过程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规律性,即:①生活资料需求、生产资料需求、生态环境需求和社会文化需求等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②清除或缓解生产要素配置中的“瓶颈”制约,是农业科技发展的突破口;③提高由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构成的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是它业科技发展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按照剩余产品的分配和产出功能、分配任务和剩余产出价值形态分解,确立系统要素构成,分析剩余产出分配问题;通过对系统实现剩余产出的循环、增长和系统环境改善等目标的阐述,解析社会分配结构的基本特征。系统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深刻反映出剩余产品在系统循环中分配与产出之间功能关系、分配中组织任务层次关系、剩余产出中价值形态分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修林 《经济管理》2004,(24):15-19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性,在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提升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具有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家理应参与企业剩余分配。EVA奖金计划是企业家实现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重要途径,从而促使出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目标一致和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管理者,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义务。企业家应当主动肩负起社会赋予他们的各种责任,特别是其应践行的道德责任。在对企业家社会责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发觉社会责任中所蕴藏的伦理价值内涵以及企业家践行社会责任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一个历时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如何影响收入分配这个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显得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经历了一个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性变迁过程。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人类社会早期,受生存选择实行的是绝对平均的分配机制;随着生产力发展,当生产有了剩余后,收入分配转变为考虑人们之间的差别的不平等分配;进一步到现代社会,生产的高度发达越来越突显出需求的作用,因此,能够缩小收入差距的分配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力学分析方法和系统科学的结构分析方法,对"社会生产力"范畴的内涵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生产力大小、生产力方向、生产力结构"是社会生产力三要素这一新的社会生产力构成理论。在此基础上对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划分,列出了反映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多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表",为驾驭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思路。本文在运用自然科学思想方法和基本原理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浙商率先兴起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模仿创业和创新为主,现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迫使其加强自主创新。鲍莫尔关于创新型企业家与创业型企业家,以及把创新型企业家区分为生产性企业家和非生产性企业家的定义,有利于分析浙商的创业和创新。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及市场化和工业化的早期,模仿和模仿创业往往也是生产性的,到了中后期就逐步转变为非生产性甚至是破坏性的。要实现从模仿创业向自主创新转变,必须加强创业和模仿创新,实行联合和协同创新,以及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 a model of siz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 firms where firms learn about idiosyncratic productivity parameters through their production experience. Aggregate shocks, by adding noise to learning at the firm level, can produce different responses across firms. In particular, young firms, which are smaller on average than older firms and more uncertain about their productivity, can “overreact” to aggregate shocks. Such differences across firm sizes and ages, which arise here in a model with perfect financial markets, are often attributed to financial frictions that hit small and large firms differently.  相似文献   

13.
方时姣  张柯 《技术经济》2024,43(1):164-178
本文基于2006-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源头控制”环境社会责任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末端治理”环境社会责任有显著负向影响,并实现了企业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转变。实证结论在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能通过员工绿色行为、企业环境社会关注意愿及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调节效应发现,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能进一步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两种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高环境规制及高学历高管在承担“源头控制”环境社会责任上有着更显著的影响。动机分析发现,企业之所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环境社会责任的转变,其动机在于后者对企业价值有着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数字化转型在其中会进一步强化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许恒  肖昕楠  华忆昕 《技术经济》2023,42(9):106-120
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异使跨国企业供应链所涉及的不同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程度产生差异,抑制了跨国企业在地区间的价值溢出功效。通过建立经济学模型,基于跨国企业供应链的东道国供应商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溢出与消费者的反馈,分析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在全流程披露机制的动机和实践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品牌社会责任的感知使跨国企业产生了通过社会责任强化相对竞争力的直接动机,供应链社会责任全流程披露机制刺破了“品牌面纱”,打通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供应链社会责任信息通道,形成跨国企业在供应链内部的社会责任激励机制。基于理论结果,提出了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由主体披露向流程披露转变、引导跨国企业在供应商合同中植入社会责任条款、培育和强化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金 《经济研究导刊》2010,(35):140-14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财务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企业在实现财务目标的同时,也应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对提升公司价值是有益处的。第一部分首先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及其履行方式;第二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责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三种方式的驱动下二者的一致性,得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中央企业财务目标的最佳选择;最后从财务目标和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及其协调过程,强调了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的协调,而且提出了协调的方法,认为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过程就是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财务目标契合,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实现财务目标,在实现财务目标的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传统商人精神向现代商业精神转换的过渡阶段。本文对传统商人与现代企业家进行了深入比较,对中国传统商人精神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对其进行现代转换的5条途径:从个体的创业垂统到组织的创业垂统;从家族主义到社会责任;从人际诚信到制度诚信;从积累财富到运用财富;从重教好学到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17.
先进技术具有比社会平均技术更高的生产率,用于生产时可以代替更多的人类劳动,因此,利用它所生产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使较少的劳动创造较多的社会价值。但先进技术是技术创新劳动的产物,因此它的上述作用体现着技术创新劳动独特的贡献。技术创新劳动的特点说明它是某种倍加的复杂劳动。  相似文献   

18.
产权改革社会化趋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卫宾 《经济与管理》2008,22(10):19-22
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的产权制度改革往往与经济市场化密切相关,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化、社会化,一切生产要素都要通过市场为全社会所用。产权的社会化,实现了资本的社会运营,形成了财产权利的社会分解、经济利益的社会分享和风险责任的社会分担,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群  黄慧媛  庄倩  褚淑贞 《技术经济》2020,39(9):196-206
依据信息经济学,探究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法律环境在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与企业价值间的调节机制。以2012—201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企业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次,弱法律环境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强法律环境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最后,研究还发现企业异质性影响企业社会责任透明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尚洪涛  吴桐 《技术经济》2022,41(7):158-167
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社会责任—企业价值之间的链条传导关系,以及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提升企业价值。行业竞争度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企业竞争地位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