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集农信社开了间"致富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在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十里八乡的农民在赶集的同时,又有了一个好去处,那就是“信合图书馆”。农民们三五成群地在这里阅读各类图书,学习科技知识,许多人回去之后靠知识脱贫致了富。人们把这里叫作“致富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牢牢把握住农民增收这根主线,体现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民本理念,构建了支持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的发展框架,令人鼓舞!时值全国上下抓紧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之机,笔者就落实“农民增收”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相对早期的农村初级合作医疗而言的,它是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由农民自愿参加,实行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的医疗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大“实事”,这对进一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更加稳定社会,更好发展经济都将起到促进作用。但如何将这个大“实事”办成实实在在的好事,目前急需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解决农信社资金不足,更好地发挥信用社支持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发放支农再贷款。目前,这一金融政策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信用社认真执行再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要求,配合地方觉政部门积极做好农村产业经济结构调整,较好发挥了支农作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具体实施这一金融政策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存在“跑”、“冒”、“漏”、“滴”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所谓粮食“直补”,即将过去通过向流通环节发放补贴,支持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从而间接向种粮农民予以补贴的形式.改为将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这种直接补贴方式从2003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粮食主产区推广。由于目前处于试点阶段,具体操作时方法多种多样。据调查,其主要做法,有的地方按计税农田面积补贴;有的地方按计税常量补贴,对此,笔者认为都不完善。  相似文献   

6.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业和粮食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河北省平泉县财政局本着“多了、少取、放活”的原则,从关爱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出发,巧算“加减”,努力做好服务“三农”文章。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一个重大课题。杨斌教授在《将农民缴纳的“钱”还给农民——建立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机制》中认为:农民负担的直接间接税费每年至少达到七千四百零六亿元,正是由于农民不能通过公共产品的方式获得其负担的绝大部分税费,财富主要通过间接税和“暗税”方式从农村净流出,才出现农民负担持续沉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仅仅在农民直接负担的税费范围内做文章,没有触及数额更大的间接税费和“暗税”负担,并且忽略农业税高税负的本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要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必须从我国城乡财政分配关系的深层次入手,建立对农村地区“四进一出”的财政机制 。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到2004年底,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超过了35.7%,建成了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以乡镇兽医站为主的蓄牧防疫体系,90.3%的村街通上了自来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4338元,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财政支农的成果,感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光泽县司前乡,为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前几年引进一些短平快项目,如槟榔芋、胖姜等种植。但由于受当地气候、土壤、技术及市场等因素影响,加上农民参与热情不高均告失败。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此,当地农民对引进生产项目一事非常害怕。然而,没有项目农民何以增收?为了选准选好项目,县财政局派出一名副局长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在对村里的资源状况和村民的种养习惯进行深入调研,并请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人员进村实地论证的基础上,组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外出了解资金、技术、市场销路等服务保障情况。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面对各地都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许多农民不敢轻易调整。因为不知道种什么能赚钱。而“订单农业”则让农民朋友吃了颗“定心丸”,一些农民甚至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农民手持“订单”,放心大胆地调整种植业结构。 然而,笔者要给“订单农业”泼一点冷水,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莫被“订单农业”“钉”住了。 “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这种契约形式,把农民与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产供销模式,对于槁好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确实是一条好的途径。但是  相似文献   

11.
一、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确保农民减负增收。近几年来,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行,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加之国家对农业税全部免征,实现了农民税费“零负担”的目标。各地应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收入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2.
必须高度重视和关心"失地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大银川”战略的逐步实施,宁夏自治区银川市的农村土地被大量占用,随之出现了众多的“失地农民”。农民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后,农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农民如何增收,农村如何稳定,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领导面前的一个崭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和依托力量,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重庆市垫江县采取扶优扶强、建设基地、科技创新等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平泉县财政局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把大力发展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进程,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经营难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难问题.如今在陕西省乾县,出现了信用社经营红红火火,部分农户不必找担保,也无需繁杂手续,仅凭一本“明信用户”等级证,便可从信用社以低息贷到生产资金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6.
报载,湖北省枣阳市财政部门近年来不断转变支农观念,先后拿出120万元资助大批农民外出学技术、练本领,使广大农民逐步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这一富民先富智的高明之举,笔者以为颇足称道。 古人云:“授鱼不如授渔”。毋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有些部门在支农方面,动辄就是拿钱出物给农民朋友,直  相似文献   

17.
记者最近在皖北农村的利辛、灵壁等县农村调查时发现,一些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部门信贷员以“白条子”高息非法揽存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金融代办员甚至吸储不上账,挪用农民存款放高利贷。  相似文献   

18.
林云帆 《理财》2005,(12):75-77
我国大多数农村都有这样的习俗:无论年轻人结婚、老年人庆寿或新生儿过“满月”,都要请来亲友设宴庆贺一番。中国有9亿农民,每年花在宴席上的费用高达800亿元以上,“农家宴”是个被人忽视了的大市场。一位河南小伙从中发现商机,他把星级酒店“搬”到农民家,不仅让乡亲们风光了一把。也从中赚取了70万元财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素有“草席之乡”美誉的宁都县田头镇草席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300元。目前,田头镇的草席编织业不只是该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还带动了相邻的兴国、瑞金、赣县等县(市)席草种植。小小席草之所以成了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江西省宁都县“草席专业合作社”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三农”问题的缓急程度,对以下一些问题要特别关注解决:(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农民负担有所反弹;(2)土地市场、培训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质量和标准等要素市场混乱,假冒伪劣盛行,最终对广大农民不利,亟待规范;(3)城镇房价据高不下,中低档服务落后,且质次价高,没有与农民进城相匹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