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纷纷采取经济刺激政策来对抗经济衰退,但是我国经济却保持了良好的抗压性,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是衡量一国经济稳定的重要特征。本文从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储蓄等方面对我国对外投资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政策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所有制改革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提供了制度保证,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促进中国OFDI扩张的一种机制。文章采用2003~2014年187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地区)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了所有制改革及其引起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效应。在控制了市场寻求、资源寻求与技术寻求动机以及东道国市场风险和人民币汇率等影响因素后,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制改革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或具有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东道国异质性的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前所有制改革与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之间是有差异的,而金融危机后对中国OFDI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所有制改革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提供了制度保证,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促进中国OFDI扩张的一种机制。文章采用2003~2014年187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地区)的跨国数据,实证研究了所有制改革及其引起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效应。在控制了市场寻求、资源寻求与技术寻求动机以及东道国市场风险和人民币汇率等影响因素后,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制改革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投资主体占比的增加对OFDI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或具有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东道国异质性的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前所有制改革与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之间是有差异的,而金融危机后对中国OFDI的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熊伟  熊英  章玲 《改革与战略》2008,24(6):17-20
制度对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外直接投资急速发展,急需比较系统地阐明制度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该机制就是制度通过影响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相似文献   

5.
耿伟  李亚楠 《世界经济研究》2020,(4):107-119,M0004
关于不确定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以往研究往往忽略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文章将东道国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了不确定性对中国ODI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05~201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道国不确定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东道国不确定性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其次,不确定性对ODI扩展边际的抑制作用在金融危机后和在东道国不确定性大于中国的国家更明显;最后,引入营商环境因素研究发现,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东道国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对外直接投资即FDI,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各国学者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动机和对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影响;国内学术界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竞争优势、区位选择、风险控制、与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本文回顾了国际投资理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理论,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直接投资便利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在区域经济整合中,投资的便利化程度是区域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所谓投资便利化主要是指区域合作的各方政府通过制度安排,消除各方的企业在互相投资过程中的障碍,从而使企业对外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变得顺畅。凶此,投资的便利化将有力地推动区域一  相似文献   

9.
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闰家或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战的必由之路。_人力支持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日本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占世界OFDI流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2.8%增长到2015年的8.7%;而且,以跨国并购方式的对外投资更加突出,占世界跨国并购的比重由2008年的5.4%增长到2013年的19.8%,随后下降到2015年的6.9%。那么,跨国并购和经济周期是何种关系?如何以不确定性为视角对"逆周期"并购进行理解?文章基于2000~2016年中国企业对91个国家的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国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逆周期"特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并购正相关,并且在国企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逆周期"并购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表现尤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双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距和双边市场增长潜力差距均与并购规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迫使全球资金流全面收缩,但中国却加速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应当说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从“产品生产者”向“资本输出者”转变。近年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尤其是这两年我国企业的并购案例不断增加,但海外并购的步伐却并不顺利。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对外投资的经济及金融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不同类型对外投资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金融风险的影响展开系统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的推论,对外直接投资及非FDI投资的流出会引致国内金融不稳定程度的显著上升;对外直接投资会导致国内实体经济的不稳定,且随着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其边际影响会随之上升,但增加外汇储备在广义货币中的占比会降低国内实体经济的风险;若对外非FDI的投资收益出现大幅亏损,实体经济增长就会出现波动。理论模型的推论进一步提示,无论源自投资母国还是对象国的数量型对外直接投资资本管制,都非但不能消除或减轻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不稳定程度,而且会增加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何涛 《中国经贸》2009,(24):130-130
金融危机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是金融危机重创金融行业;二是金融危机导致需求下降;三是金融危机抑制投资意愿。以上第二点和第三点归纳概括为金融危机将导致消费和投资的下降,而第一点金融业基本功能的弱化最终结果实质也表现为投资的下降。消费和投资的下降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增长,可以从索洛增长模型中得到直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上海集体经济》2006,(5):48-48
财政部、商务部最近出台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所获专项资金的支持将包括直接补助和贴息两种方式。其中直接补助包括企业从事境外投资、境外农林和渔业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境外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发生的前期费用;还包括企业从事对外劳务合作、境外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发生的运营费用。贴息包括企业从事境外投资及境外农林和渔业合作业务发生的贷款利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为例,检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法制化程度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本文将总体样本分成四个子样本。研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法制化程度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具有普遍使用性,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民营企业以及流入自然资源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呈融合发展态势。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要素禀赋差异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为例实证研究了要素禀赋差异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资本和高技能劳动要素数量增加时,企业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减少出口,而低技能劳动要素丰裕时,企业将选择减少对外直接投资而增加出口;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时,中国企业更趋向于选择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反之,则倾向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弱,甚至会起到抑制作用,但对滞后一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呈融合发展态势。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要素禀赋差异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为例实证研究了要素禀赋差异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资本和高技能劳动要素数量增加时,企业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减少出口,而低技能劳动要素丰裕时,企业将选择减少对外直接投资而增加出口;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时,中国企业更趋向于选择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反之,则倾向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弱,甚至会起到抑制作用,但对滞后一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献多侧重于跨过公司的经济动机,往往忽略了投资所在地的社会、经济以及地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古典引力理论和地缘经济学中的经济潜力观点,社会、经济及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若干社会及地缘经济变量能够较好地解释日本在亚洲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分布。  相似文献   

19.
对外直接投资即FDI,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各国学者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性、动机和对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影响;国内学术界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竞争优势、区位选择、风险控制、与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中国企业要到国外去开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呢?这是创办中国海外企业的决策者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首先,决策者们必须认识到对外直接投资一定会给投资国带来巨大的收益,但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外直接投资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只有在认真考虑了以上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后,方能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作出正确决策.为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淘汰和市场配置、最好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及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主要以获得市场、出口、资源和技术为目标、中国海外企业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目标相一致,只是更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本文试就我国对外投资的动因及做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