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娟 《魅力中国》2010,(22):168-168
雕塑是当代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当代的城市雕塑有独具特色的成长历史,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参与了和谐社会与环境的构筑。本文论述了当代雕塑所具有的三大特征,以及实现这些特征而赋予雕塑活力和生机所要采取的一些建议性措施,以便创造出一个与公众环境互动协调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2.
城市雕塑以其不朽的语言,述说着城市的文明、历史。济南市的城市雕塑也不例外地铸造着时代文化艺术的光环。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济南市城市雕塑办公室、济南市城市雕塑创作研究室主任孟晋元。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雕塑建设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济南市也有一批城市雕塑相继建成,其中有您不少作品。城市雕塑,已经成为泉城市民关心的话题之一。孟主任,您作为创作和研究城市雕塑的专家能否向我们的读者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孟:城市雕塑主要指设置在室外的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城市雕塑品种繁多。可以从许多角度分类。以所在位置分:广场雕塑、园林雕塑、陵墓雕塑、建筑装饰雕塑、街头小品雕塑……  相似文献   

3.
城市雕塑作品,作为城市的一道景观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首先让人从中感受它的形态、形态语言以及和这个城市相关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城市雕塑浓缩了城市的风貌。是一个城市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城雕丽影     
熊怡 《今日重庆》2012,(10):82-89
从上世纪60年代,被誉为"中国雕塑史上的革命"的大型群雕《收租院》;到上世纪80年代,重庆的标志性景观《重庆歌乐山烈士群雕》、《长江大桥春夏秋冬》组雕;再到今年7月,斩获"2011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优秀奖的雕塑,《风行都市》、《生机》、《和平树》和《竹林七贤》。这些与城市的精神、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的城市丽影,  相似文献   

5.
潘锋 《魅力中国》2011,(5):274-274,262
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在内蒙河套平原的巴彦淖尔市新城区,即将矗立起一座以“河套人”为主题的城市雕塑。城雕与架上雕塑相比有很多不同,国内城雕也从原来单纯歌颂工农兵的狭隘空间中解放出来,虽然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创作空间,但也出现了诸如本土文化元素缺失,制作粗糙等问题。故在城雕设计,尤其是在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雕塑设计时,必须因地制宜,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甚至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辅助设计。在“河套人”的设计过程中,就体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6.
王士俊 《东北之窗》2012,(12):74-74
海之韵公园十八盘景观处又添新景观——“海底峡谷”,吸引了众多游人参观。近年来,大连市风景园林处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共建设11处裸岩玻璃钢海洋生物雕塑,以便能够更直观地展现海洋的魅力并让市民和游客与海洋生物“亲密接触”。近日,新建成的4处钢海洋生物雕塑与先前已建好的雕塑,形成了近2000米“海底峡谷”景观带,堪称“海底总动员”。  相似文献   

7.
雕塑与环境的结合是雕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雕塑、景观雕塑等一系列放置于室外的雕塑艺术品,与环境的结合则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拥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雕塑与不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雕塑作品必须与周围环境求得相应的和谐.本文首先对雕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从几个方面提出怎样使雕塑与环境的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8.
, 《走向世界》2012,(33):51
法国美学大师亚瑟·裴特朗曾在其《城市美学》一书中写道:"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无异于一片荒漠,没有雕塑的城市便是一个缺失精神内核的家园。"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城市雕塑则是城市灵魂的形象体现。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的重要元素,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感染力,它在反映城市精神的同  相似文献   

9.
本刊新年第一期的封面故事讲的是大连老板诗人徐德凝写诗的奇特爱好。作为老板,老徐无疑是一个成功者,他建造的城市景观艺术已经遍布大江南北,那些栩栩如生的动植物雕塑早已为人熟悉和喜爱。作为诗人,他自成一派,勤耕不辍,40年来写诗3万多首,出版诗集10余本,许多作品让读者得到享受和启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滨河景观公园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城市人文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以及文化景观的理论分析,结合石川河(城区段)滨河景观公园的实际案例,从石川河滨河景观公园中的防洪设计、景观小品、交通流线、地形设计、植物配置、健身运动场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析人性化设计对城市滨河景观带的环境营造的意义,以期为城市滨河带人文特色的营造起推动作用,并带动类似景观公园的人性化设计,力求为人们提供绿色生态与文化相融合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