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前段时间我去参加县骨干教师"带徒听课"活动,遇见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那是去一个教室听课,还没上课,教室里已经有学生在黑板上书写本课的一些知识点了,学生写了擦,擦了再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他们的字写得并不算美观漂亮,但干净整洁。学生们书写时的认真劲,以及那种努力追求完美的态度,不禁让我感动。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要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  相似文献   

2.
诚信无价     
世人到底怎样看待诚信?回答可能很不一样。有人说,诚信是人的本分;有人说,诚信可以开拓财路;但也有人说(说不定很多人这样说):诚信就是傻瓜,现在谁还讲诚信?!真的,诚信二字竟然大有学问,个人、经营者、企业,都值得细究。到底应该(!)怎么看呢?诚信无价诚信价值几何?先看看三个小  相似文献   

3.
解读权力     
最近,听一位领导解读"权"字的含义,发人深省.他说,"权"(權)字右边是个"草头",这就是说百姓是天,当官的要为老百姓服务;中间"两个口",就是要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使老百姓有饭吃,有话说,这样呢,你这个官就当得好,所以下面是个"佳"字;而左边的"木"字,就是要扶正祛邪,不好的要拿棍棒打,甚至要带枷坐牢."权"(權)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如果你当官不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就会"骂"你,骂你不是"人"!  相似文献   

4.
"收支透明化"才能有经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说的"收支透明化",是指两个领域里的事情:一是居民的收入和储蓄;二是国家的税收和财政支出。去年年底的居民储蓄总额已达7.2万亿元,而今年开头的第一个月,居民储蓄又增长了1200多亿元。储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而这样快速  相似文献   

5.
赵伟 《浙江经济》2014,(8):15-15
上一次俄罗斯总统选举期间,西方媒体有个流行语,“没走的那人又回来了!”不用我多说,谁都会猜到这是在说弗拉基米尔·普京。此公先是当了一轮两届总统、一届总理,又杀回来参选总统。拿这个话的意境形容俄罗斯和西方七国集团的关系,可以这样顺下去:“没进去的那个国家可能又要走了”!什么含义?  相似文献   

6.
<正>村民楼房整齐划一,家家户户门前铺设红绿相间的步道砖,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通向各家门口,一盏盏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杆笔直挺立。村内村外、房前屋后、庭院内外清洁干净,花草树木点缀其间......谁能想到,曾是湖北省第一特困村的乱石河村,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2016年12月,黄冈市、浠水县验收组到该村田边地头察看,又深入村民家里访问座谈听取汇报,一致认为:人均纯收入已经达  相似文献   

7.
人生在世,没有谁不想追求幸福,然而,何为幸福,如何追求,那就得看您自个儿的造化了。前些天在新浪网看到宋丹丹一条微博,写给她干女儿二胖的,在说了一些如何看待负面传闻和人生挫折后,宋丹丹写道:"人生很长,你是什么人迟早别人会知道。年轻时受些委屈是给自己攒福气。我对我的孩子只要求六个字:诚实、善良、简单。只要做到这六个字,你会生活得很幸福。"  相似文献   

8.
"没有哪一种文字能像汉字那样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汉字是一种只需用眼睛看就能思考,即使语言不同也能理解其意思的唯一一种文字。"说此话的是位日本人,名叫石井勋,头衔是"日本汉字教育振兴协会会长"。汉字至少还拥有两个世界第一:历史最为悠久;使用的人数最多。那么,这独具魅力的方块字是谁发明的呢?旧说是仓颉。战国时的《吕氏春秋》、《韩非子》等文献都有记载。仓颉何许人也?汉代,有人说他是"人文初祖"黄帝手下的史官。到了魏晋,又有人说他是比黄帝还要早的帝王。以此看来,仓颉正是顾颉刚"古史辨派"所谓的"层垒地造成中国古史"中的一员。如果不是仓颉,又是何人?唯一的答案是:造字者,山东东夷人也。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下旬,我访问了韩国,感触很深。我们走访了三个城市,在每个城市都能在显著的位置看到三条标语,上面的韩国字念成汉字的音叫做"身土不二、农都不二、劳资不二"。"身上不二"是说要买国货;"农都不二"是说要吃国粮;"劳资不二"意思是劳资团结一致。通过观察和接触,我感到韩国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在马路上跑的车几乎都是韩国国产的,饭店里的电器及日用品出几乎都是国产的,甚至进饭店吃饭他们都会自豪地说"要韩国牛肉"。站在醒目的标语牌前,我确实被韩国人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所深深…  相似文献   

10.
正记得我在北大读MBA的时候,一个同学问我说:"我觉得你的能力很强,为什么不做IT、金融、房地产什么的,而是要做化妆品呢?"我反问他:"你知道欧洲最有钱的人是谁吗?你以为是宝马的老板?不是,是LV的老板;你知道欧洲最有钱的女人是谁?是英国的女王吗?不是,是欧莱雅的老板。"  相似文献   

11.
<正>缓了步子,流连巷道,默数千年光阴雕刻下的斑斑古迹,感受日出的壮丽、耕作的乐趣,你只要来过,便一定会忘不了。"旧闾文华垂两汉,古桥人迹络千秋。"因掌起桥而得名的慈溪掌起镇,就是这样一座让人记忆深刻的三千年历史文化古镇。翻看新时期的掌起,一幅唯美的画卷徐徐呈现:一个"厚"字,折射人文的积淀;一个"锐"字,摹写成长的经济;一个"和"字,赏鉴和悦的民生;一个"美"字,见证人与自然的天赋。以文化养气,以发展强镇。近年来,掌起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又要过大年了,农历癸未羊年正在向我们招手!虽然廉洁奉公过春节的呼声一年比一年强烈,但年关送礼依然是一股挡不住的潮水,大大小小的贪官此时自有一番表现。贪官过年各具心态当权的贪官盼过年,特别喜欢过年的非贪官莫属。中国民用航空江苏管理局原局长崔学宏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最盼望的是多过几次年,我有个春节情结。过年除了收红包之外,还收了许多名烟名酒,抽不完、喝不完,就拿到民航开办的餐厅、饭店去卖。仅此一项,一个春节下来,就能收入10万元。"《南方周末》曾刊登了《一个书记的账单》,披露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镇原镇委  相似文献   

13.
丁文琴 《中国西部》2014,(40):78-80
<正>后进生对老师来说头痛,教一个比教十个先进生还累;对家长来说伤心,他(她)可是全家的希望。谁都不喜欢听到"后进生"这三个字,可是在每个班这样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程度不同而已。去年下半年我接了四年级,班里这方面的学生特别多,其中有五六个学生只要不做作业,他们活泼可爱、天真烂漫,比优生更贴心。但是要把每天的作业完成,错题订正,没有老师辅导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当然有很多,但主要是一到三年级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除非不做作  相似文献   

14.
别人问她画里剪的是谁,她就说:“那是我——剪花娘子。”就这样,画上和生活中的两个剪花娘子相伴,一起走出了黄上高原的小山村,走到西安,走到北京……剪花娘子之名不胫而走,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5.
海参     
尹浩洋 《走向世界》2013,(36):56-57
<正>1989年我代表烟台到济南参加"山东省忆十年话改革"演讲比赛时,给母校山东师范大学的老师捎去了一斤海参。想不到的是,两年后我再到老师家里去的时候,她竟然把海参还给我了:她和全家人都不知道怎样吃它们:"我们谁也不会摆弄这些干干的硬硬的带刺的小棒棒"!现在的人们再不会闹这样的笑话了:谁不知道烟台的海参是中国最好的海参!著名的长岛"威哥海参"和养马岛的名贵"白刺参"已经卖到了1万元1公斤了呢!  相似文献   

16.
我不懂音乐,但喜欢听陕北民歌,对于专业的歌唱家如贠恩凤、冯健雪、王向荣等都熟悉,也知道那些在"荞麦园"饭店里演唱的一帮业余的演员。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电话,说:你知道不,现在冒出来个女子,陕北民歌唱的非常好。我问叫什么名字,他说叫任思谕。这个任思谕我不知道。可过了不久,那个朋友带来个女孩来我家,一看那女孩长相是典型的陕北人的白白胖胖的漂亮,  相似文献   

17.
贾子艺  李健 《走向世界》2013,(44):48-49
<正>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幅字,横披,纸质,高51厘米,宽151厘米,保存完整。自右向左横书"品重醴泉"4字,楷书,字高26.5厘米,宽23厘米。上款"题赠张裕公司",下款"孙文",左下角印有"孙文之印",为阴文方图章。1912年8月,已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先生,受袁世凯邀请赴北京会谈,途经烟台,下榻于朝阳街北端的克利顿饭店。烟台官商各界开会欢迎,会上孙中山委托随行的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次长魏宸祖代表他发表演说,演说中有这样几句话,"欲商业兴旺,从制造业下手,如本埠张裕公司设一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游戏     
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另一个学校"竞赛",陕西一小学老师将考试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并且叫学生"不要告诉家长,谁说开除谁"。孩子们回家得意地说,期末考试一定能拿个好成绩。(据1月14日《华商报》)我们当前的教育是什么?答曰:是一场设计完美的网络数码游戏。老师和  相似文献   

19.
吾言 《中国西部》2012,(Z2):101
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有一篇著名的短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儿子走上前来,向我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学会了新东西,想在我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您看看里头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我说。"来,还是让我切给您看看吧。"  相似文献   

20.
有谁注意到,当您在书店里拿起一本国外畅销书津津有味地品读的时候,很可能那却是本伪书。"你听说过伪书吗?"近日记者在福州一家新华图书城,就这样试着问一个在看伪书的读者。他张大眼疑惑:"什么伪书?"就是……你在看的是什么书?"他合上手上的书给记者看:"《执行力》啊,怎么了?"记者接过一看,果然是伪书《执行力》。于是跟她说:"这就是伪书。"没想到,那位读者还是一头雾水,半信半疑。也难怪,辞典里从来没有"伪书"概念。要不是出版社大量制造伪书,误导读者、谋取暴利,假作者又屡屡被暴光,想必事态还不至于严重到要专门发明个新词来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