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吉姆爷》是康拉德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象征性是康拉德小说中的重要艺术特征,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通过对"吉姆爷"和文本细节上的两次"纵身一跳"进行解读可了解其象征手法及意义,进一步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
小萌 《今日重庆》2009,(11):68-70
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有一部以重庆为背景的手抄本小说在全国广泛流传,现在40岁上下的中国人,很多小时候就是从这本手抄小说中知道重庆这个城市的。这部小说就是《一双绣花鞋》。  相似文献   

3.
冯内古特是最早使用元小说来阐述艺术观点的元小说作家之一,《冠军早餐》确实是一部典型的元小说作品,充分体现了冯内古特元小说的写作特点,其“过分”、“短路”、“拼贴”、“互文”等技巧为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元小说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小说艺术进行自我反思的结果 ,其叙事手段多种多样。美国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尼格的《五号屠场》是一部典型的通过“露迹”的叙事手段进行创作的元小说。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多产作家,浓重的商州情愫已成为贯穿其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纵观贾平凹的作品,其小说中有着很多相同或相近的情节。贾平凹小说的相通之处突出了贾平凹的小说中独具魅力的商州情愫。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小说?小说就是作者通过一定的人物、社会背景和故事情节来表达一个主体或主旨.很多人读小说,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小说与作者的关系.作者的人生阅历也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还有,一般情况下,曾经自己的人生经历有过巨大挫折的作家更倾向于文学创作.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作者在文章中通过自己的观点来谈这一现象.该文以外国小说为例,来向大家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现象,使大家的文学鉴赏水平得到更深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苏雪莹 《新西部(上)》2007,(9X):211-211,210
什么是小说?小说就是作者通过一定的人物、社会背景和故事情节来表达一个主体或主旨。很多人读小说,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小说与作者的关系。作者的人生阅历也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还有,一般情况下,曾经自己的人生经历有过巨大挫折的作家更倾向于文学创作。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作者在文章中通过自己的观点来谈这一现象。该文以外国小说为例,来向大家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现象,使大家的文学鉴赏水平得到更深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刘影会  姜波 《理论观察》2014,(4):122-123
近年来,穿越小说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网络上最流行的小说题材之一。穿越小说在新世纪文学里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大众对小说文本的喜爱趋之若鹜,创造者们敏锐的抓住了读者群体的时代性社会需求。随之而来,一种颠覆传统精英模式写作的全新创作模式——"非经典"写作应运而生,"言志"、"载道"不再是穿越小说的主导思想,而是力求一种轻松的、游戏性质的、文本交互式的文学创作方式,展现出人文关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任聪颖 《魅力中国》2010,(29):251-251
《昕夕闲谈》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翻译小说,译者蠡勺居士在《小叙》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小说观。他既简述了中国小说的流变史,又突出强调了小说的道德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并力求提高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发出“谁谓小说为小道哉”的时代呐喊。  相似文献   

10.
张栋 《魅力中国》2014,(19):138-138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是一个时期人民精神状态、社会风情风貌的重要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小说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小说多采用形象与象征手法表达主题,语言上则大多讽刺、幽默。汉语小说内容精彩、佳作众多,本文试从翻译策略及基本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汉语小说的英译。  相似文献   

11.
壮族作家凡一平的小说按题材可分为两类:城市小说和乡土小说。前者以反映城市生活和人物为主,体现了作者与主流文化相融合的身份意识;后者以描写乡土乡情为主,是作家壮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觉醒与强化。文化身份意识的复杂多变同样体现在由凡一平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中。凡一平及其创作富有代表性地体现了当代壮族作家在进行边界写作时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变异。  相似文献   

12.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既不是小说流派,也不是理论流派,而主要是一种艺术手法或叙述方式。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有乔伊斯、伍尔夫、福克纳三位大师。常用的表现手法与传统小说、常规心理描写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是现代小说的开拓者,他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这篇小说也是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展开了20世纪初爱尔兰社会的万花筒一般的时代画面,因此被称为爱尔兰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史诗和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4.
黄蕾 《重庆与世界》2017,(30):82-83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性文学样式,在培养学生情感意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想象能力以及人格塑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现有初中教材,小说精选入课本的篇目虽然容量偏小,但无一不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但由于传统的小说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主要地位,用讲解代替学生能动性的欣赏,重视知识而忽略了趣味,割裂了小说的独有魅力,使学生无法从整体上领会小说的妙处,导致学生对小说文本很感兴趣,但对小说阅读教学却并不喜欢.  相似文献   

15.
"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要写小说了,这事在网上网下引起了热议。网友纷纷猜测,周久耕的小说到底是什么选题,是不是他所熟知的房地产领域。有网友对周久耕的小说充满了期待,认为周久耕纵横官场几十年,一定能写出一部精彩的小说;有好事网友甚至为周久耕拟好了小说标题,譬如《我的"九五至尊"生涯》、《一盒香烟引发的腐败》等等……标题虽有恶搞成分,却也颇为精彩。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怪诞的一株奇葩,现从魏晋南北朝人鬼婚恋小说的发生发展研究、特征研究和文化心理研究三个纬度顺理概述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期得到进一步研究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拉尔夫·沃尔多·埃里森是美国黑人小说家,他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是一部极具艺术力度和内容丰富的不朽之作。《看不见的人》是一部典型的以身份危机作为主题的小说,描述了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的辛酸成长历程。从视觉色彩、听觉效果和象征手法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埃里森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从而彰显小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一书的分析.指出该书是一部哥特式小说,它具有哥特式小说的一些基本要素--哥特式场景,哥特式事件和哥特式人物.同时强调:<押沙龙,押沙龙>又不只是哥特式小说.因为它在娱乐读者的同时,还向读者揭示出很多谜团并鼓励读者自己去发现,敦促读者进一步探讨并如这部小说的叙述者们一样去找出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清代中叶的小说《镜花缘》,既是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杂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才学小说,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女性主义作品”,笔者认为这部小说确实体现了对女性的地位的关注和思考。胡适先生就说过这部小说的作者李汝珍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在小说中,作者力图为女性争得一份权利,精心设计了一个男女位置颠倒的“女儿国”,让男人也尝尝做女人的痛苦。作者从女人缠脚出发探讨了女性的地位问题,同时作者借百位花神下凡成为百位才女,探讨了女性的婚姻问题和出身问题。为提高女性的地位,和女性的解放做出有意义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潘望望 《魅力中国》2011,(8):279-279
在当代文学史上,余华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具有鲜明的先锋小说特征,后期创作回归现实主义,充满了温情和现实感。纵观余华的整个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创作的前后期小说分别在内容上、叙述方式上及主题上有了较大的转变,我们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余华小说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