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之窗》2013,(13):81
主题:传承与梦想·滨城阿里郎由大连市文化局、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大连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承办的大连市第十九届朝鲜族文化节于6月15日在大连傅家庄公园隆重举行。本届民俗文化艺术节以"传承与梦想·滨城阿里郎"为主题,开幕式文  相似文献   

2.
郑敏 《魅力中国》2010,(33):132-132
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根据朝鲜族在城乡之间的不同情况,群众文化方面以城带乡,大力发展城乡朝鲜族群众文化满足广大朝鲜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3.
7月28日,第三届柴达木民族文化艺术节在海西州体育中心隆重开幕。 此次民族文化艺术节是以展示海西艺术成果。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柴达木旅游品牌,引领现代文明风尚为主题,以歌颂祖国。繁荣文化创作,弘扬柴达木精神,宣传大美海西,推进“两区”建设为目的。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抓手.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进一步展现柴达木“自信、开放、...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给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带来冲击与挑战。朝鲜族文化如何在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质的前提下,又吸纳其他民族文化精华,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竞争力,是朝鲜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文化全球化的形势,探讨了新形势下朝鲜族文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6月28日,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暨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开幕。延边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神奇的长白山风光、浓郁的朝鲜族风情、独特的中俄朝边境风貌、深厚多元的历史文化,绘就了延边旅游的美丽画卷。作为全国3大旅游交易会之一,本次北交会以“交流、合作、开放、发展”为主题,  相似文献   

6.
王吕 《魅力中国》2010,(11):50-51
本文具体讨论了中国与西方在婚礼文化上的不同。主要是通过对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西方婚礼文化及其起源,以及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等方面产生的不同进行分析,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俗差异.探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浙江工商》2009,(4):48-48
为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进一步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动员他们为保增长促发展建功立业,镇海区工商联与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区发改局、区外来务工办等6家单位联合举办镇海区首届企业文化艺术节。本届艺术节活动时间为4月至7月,将突出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以“倡导文化惠民,凝聚职工人心,促进企业发展”为主题,  相似文献   

8.
黄娇 《魅力中国》2014,(25):86-87
汉式集体婚礼是在中国传统汉式婚礼的基础上结合西式集体婚仪形成的一种新兴个性婚礼仪式。这种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模式正备受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一个时尚潮流符号。本文以赣州首届百对新人汉式集体婚礼为例对其进行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9.
王欣 《走向世界》2012,(32):40-45
中国艺术节创办于1987年,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和最重要的国家文化艺术节日,被誉为国家文化的"奥运会",每3年举办一次。经国务院批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青岛作为主要承办城市,将承办十艺节部分奖项的比赛和十艺节闭幕式。作为国家级的文化盛会,中国艺术节将充分展示一个地区文化建设水平和文化实力。本刊记者通过专访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纪刚了解到,为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充分展示青岛市文化建设的成果,青岛市按照《目标责任书》规定的责任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筹备,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0.
朝鲜族留守儿童的产生受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朝鲜族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必须给予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朝鲜族留守儿童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老区建设》2010,(5):4-4
为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宣传展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新面貌,弘扬中华文明,传承民族文化,展示中华艺术瑰宝,繁荣中国农民艺术创作,保护农耕文化遗产,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将于6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联合举办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所有参展、参演单位和个人均免收场地费。  相似文献   

12.
贾俟萌 《黑河学刊》2010,(12):39-40
传统服饰与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密不可分。婚礼服饰作为传统服饰中庄重而又喜庆的代表,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从中韩两国传统婚礼服饰角度出发,探讨中韩两国的文化差异,具体为服饰的颜色。图案体现的思维,审美观的相同点及差异,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以达到促进两国文化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10,(7):81-81
6月19日,一个集展览展示、文化互动、文化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国惟一的国家级文化展示平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展览展示基地在宣武区正式揭牌成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6,(5):43-43
美国《纽约时报》中国是地球上持续时间最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文化包含了世界上多种伟大的文化。各民族和各地区的传统艺术、服装、音乐和语言艺术带来了难以置信的多样性。“中国艺术节”将推出中国一流的舞蹈家、音乐家、话剧演员、杂技演员和皮影戏艺人,他们的表演将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5.
竟男 《东北之窗》2014,(11):34-35
正大连市首届婚恋节是由大连广播电视台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并运行的一个综合性城市文化活动。活动由东北亚婚庆交易博览会、婚礼达沃斯之夜、婚房季推广、金牌婚礼主持人大赛等组成,将浪漫的爱情主题和时尚的婚恋文化融入其中。这也是媒体经营思路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车红兰 《黑河学刊》2014,(12):46-46
服饰最早的功能之一就是借用服饰装扮进行宗教祭祀活动,服饰的灵感常常来源于多神崇拜、图腾崇拜等宗教观念。萨满教是朝鲜族的传统宗教,萨满教信仰对朝鲜族服饰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族服饰的色彩、款式、配饰等方面都蕴藏着萨满教文化。  相似文献   

17.
韩海燕 《走向世界》2013,(42):24-25
<正>中国艺术节作为一场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促进文艺事业不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不可否认,每一届艺术节都以绚丽多姿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现中国文化艺术活动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展示了广大文艺爱好者的精神面貌和艺术成果。伴随着十艺节的到来,青岛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空前盛况。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冲突打破了恪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格局。以游牧文化为主的哈萨克族同样面临着文化的冲突,以及民族文化为寻求发展而如何文化转型的问题。以文化的隐示现象为视角,去探讨深层文化结构中文化的冲突与转型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0月15日,一位北京老艺人在南锣鼓巷胡同节开幕式上表演。 当日,北京第六届南锣鼓巷胡同节开幕。本届胡同节以“古老的北京胡吲、世界的南锣鼓巷”为主题,包含非遗展、街头艺术、创意市集等十余项内容,全方位展示老北京胡同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时期,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原因,黑人族体一直处于弱势,黑人民族文化意识也很淡薄。第一次世界大战唤醒了美国黑人的民族意识,新黑人知识分子推动了一场以复兴黑人文化和自尊,争取黑白融合和黑人融入美国社会的黑人文化解放运动。黑人作家在这场文化运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作品一方面呈现出黑人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大胆地展现黑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本文将主要探讨新黑人作家的作品如何在这场新黑人文化运动展示黑人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