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由汕头市人民政府、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办,汕头市旅游局、南澳县人民政府、香港亚洲邮轮、汕头兴达游艇俱乐部、海逸投资共同承办的2011年中国·汕头帆船巡游活动暨"潮人杯"帆船赛,于2011年5月20日一5月24日在汕头内海湾、南澳岛隆重举行.本次"潮人杯"帆船巡游活动以"浪漫海湾幸福扬帆"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4支帆船代表队、200余名运动员的参加.系列活动中的帆船比赛分为场地赛和南澳拉力赛两个项目进行.在参赛的14支代表队中,不乏帆船竞技赛中的佼佼者,如海狼号、亚派号、新浪号等.由汕头企业重金打造的"汕头号"也代表汕头参赛.据悉,"汕头号"是汕头开埠以来第一艘以城市命名的专业帆船,船身长17.78米,宽4.99米.在"潮人杯"之后,"汕头号"还将代表汕头征战"中国杯"、"海峡杯"及"泰王杯"等赛事,力争在帆船竞技场上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张丽纯 《潮商》2011,(2):23-25
汕头作为侨乡,虽然地处海西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连接点,坐拥李嘉诚以及马化腾等诸多海内外潮汕籍企业家优势,但三十年的发展,汕头却一直颇受"特区不特"的困扰。特区再次扩容,将使汕头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是众望所归。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汕头全市,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庆祝汕头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重要节点,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无疑为汕头的新一轮经济腾飞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中国五大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小的汕头市,在"而立之年",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汕头应如何借特区  相似文献   

3.
《潮商》2017,(5)
为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力度,提升公众金融素质和金融知识水平,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助力汕头创文强管和质量强市,中国银行汕头分行强化社会责任担当,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活动. 9月9日,中国银行汕头分行作为本地专业金融机构代表,参加由汕头银监分局主办、汕头银行业协会承办的2017年汕头市"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并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集中宣传活动.汕头分行高度重视活动的开展,该行相关负责人到场与该行工作人员一起开展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4.
刘文钊 《潮商》2021,(3):42-43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因病逝世.惊闻噩耗,汕头各界沉痛哀悼,汕头市民网友纷纷以各种形式致敬缅怀袁老.袁隆平院士以"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毕生的追求,曾经亲临汕头田间地头考察指导,与汕头有一段珍贵的粮食情缘.  相似文献   

5.
汕头是全国唯一拥有内海湾的城市,原来的城市建设主要依托在汕头湾的北岸.随着"一湾两岸"南拓的势头发展迅猛,当前已形成南北发展相对均衡的局面.汕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其意义及定位更多在于"城市格局"的打造.  相似文献   

6.
张丽纯  丁烁 《潮商》2012,(2):49-51
近日,都市情感电影《最爱你的人是我》在汕头举行新闻发布会.这部以潮汕人为蓝本、80%拍摄场面取景于汕头的电影,被誉为"汕头第一部情感都市片",不仅引发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更成为汕头文化产业新发展的见证. 发布会现场成了"长枪短炮"的聚焦地,闪光镜头下,华美灯饰与霓裳丽影相互交织,预示着一场属于汕头的文化盛宴的到来.此刻,各大媒体的镜头频频捕捉到主席台正中的一位温文儒雅的男士,他,便是电影的出品人,潮汕企业家邱汕鸣先生.  相似文献   

7.
汕头是我国设立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势中,汕头孕育着整合海内外资源、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的巨大潜力.近年来,我市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各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实现汕头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8.
《潮商》2016,(2)
5月6日,"中银中小企业投贷联动直通车"汕头站——"新三板"企业投融资洽谈会在汕头成功举办,来自汕头地区的36家已经或即将在"新三板"挂牌的中小企业参加本次洽谈会.本次活动由中国银行汕头分行与汕头市金融工作局联合主办,东莞证券、广发证券协办,包括中银粤财、中大科创、中科招商、中融信托等在内的多家股权投资机构参会.  相似文献   

9.
4月27日下午,莅汕参加"中国女企业家走进汕头·共创美好未来"主题活动的嘉宾,来到汕头小公园开埠区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汕头路线,并前往南澳县、亚青会场馆和多家企业,对汕头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观摩考察.  相似文献   

10.
由汕头市发改局牵头研究编制的《汕头市临港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在这个推动汕头"蓝色崛起"的大规划中,出现了"绿色能源港"、"阳光海岸带"、"五彩明珠湾"等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词汇,其依托汕头港广澳港区,按照"港、产、城"融合、"前港、中区、后城"的思路统筹谋划临港经济区的发展布局,对汕头加快形成大汕头湾区城市格局,引领粤东地区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潮商》2021,(2):17-30
开年就是开局,开局就要奔跑.今年是辛丑牛年,亦是汕头的"亚青年"——11月21日,第三届亚洲青年会将在汕头举办. 乘风破浪正当时,在办好亚青会的大背景下,汕头交通、产业、民生等工程项目全面提速,传递着时不我待的急迫感和使命感,也蕴藏着迎头赶上的劲头和冲劲.汕头正全面起势、加速崛起,汇聚起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澎湃动力.  相似文献   

12.
就在汕头人纷纷北上看雪的当儿,很多北方人却南下汕头过暖冬.不少北方游客在每年12月初来到汕头,发现汕头在这个季节还可以海边度假,出海捕鱼,都惊奇无比. 渔获现场烹煮渔家乐最受青睐 "冬天去潮汕捕鱼是怎样的体验?你在北方穿着貂,我在南方露着腰!这季节来汕头出海捕鱼,这感觉简直太棒了!"北方姑娘千千最近来汕头旅游,在南澳体验了出海捕鱼,汕头的暖冬让她感觉特别新奇.她将旅游视频发上网络,并招呼大家都要来体验一把.  相似文献   

13.
罗堃 《潮商》2015,(4):16-18
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获批准设立一周年之际,汕头再度引起海内外关注.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51家华文媒体云集汕头,参加"行走中国·海上丝路新启航——2015年世界华文传媒汕头行考察采访活动",用笔墨和镜头展示汕头良好发展态势.2015年8月25日下午,汕头市委、市政府在汕头迎宾馆举行欢迎宴会,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朋友.  相似文献   

14.
2017年春节,汕头朋友圈一篇致陈良贤书记的《贤哥,我们挺你!》的微信让作者洪峰成了网红.一时间,微信圈都在谈洪峰,谈出外没有回来的汕头子女,谈汕头新来的陈书记,谈最近汕头的创文,谈汕头的未来…… 殷殷嘱托:不管身处何方不忘根本记住父老乡亲 获悉此事后,记者第一时间找到了洪峰在汕头的爸爸洪先生,他说,儿子已经带着妻儿回到工作单位的所在地上海了.这次回来10天,被父亲拉着看着一圈汕头后,感触很大,回到家里,还特别开了家庭会议,评说看到的汕头新变化,大家对最近市委市政府"创文强管"所取得的成就很感动,很欣慰,他们改变了对汕头的看法,也很想给正在奋起的故乡一些力量.  相似文献   

15.
杨立轩 《潮商》2021,(5):48-49
早在1981年,来自汕头的李宏平在第二届世界杯跳水比赛中获得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开启了汕头跳水运动的辉煌时代.40年来,汕头跳水事业人才辈出,世界冠军不计其数,跳水运动成为这座城市的"金牌名片".如今,随着谢思埸再攀高峰,作为输出基层跳水人才的"摇篮",汕头又一次引发各方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16.
冯伯仲 《潮商》2015,(4):24-25
汕头是著名侨乡,有吸引外资的优势,同时汕头也是民营企业占比较高的城市,民间资本活跃,企业有走出去进行跨境并购的需求,企业"请进来、走出去"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本流动的便利性.近年来,汕头中行"根植汕头、给力汕头,支持发展、服务民生",在为企业提供资本项目项下的各类金融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依托中国银行遍布全球的海外渠道,汇集全球优势金融资源并有效与境内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针对不同类型"请进来、走出去"企业的业务特点,为客户量身定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便利收付款结算、丰富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兼具"侨"和"文化"特色的国家级战略平台,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又传来重磅喜讯!2017年10月22日记者从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了解到,近日,国务院侨办批复同意在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设立"侨梦苑".据悉,汕头"侨梦苑"将打造成为华侨华人聚集发展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8.
杨舒佳 《潮商》2021,(5):16-17
"坚定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是汕头高质量发展明确而具体的发力方向.立足于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这是非常现实和紧迫的."广东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汕头市委高位谋划推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意义重大,凸显了汕头在新时期乘势而上打硬仗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9.
汕头,一个开埠还不到两百年历史,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汕头是近代以来中国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汕头既传承了潮汕传统优秀文化,又博采众长吸取了西方先进文化,形成"开放兼容、创新争先"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之后,在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已经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的今天,汕头提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是经过深刻反思和对汕头发展的准确剖析后做出的决策,也是符合当前汕头的发展实际."汕头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汕头市青年博士联合会会长王宋涛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分析了汕头如何发力,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