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高质量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条件,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经贸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该课程设计与职业标准对接,会极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具体讲,对接职业能力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对接职业考核要求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对接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农产品有害物质检测》课程的方案设计包括选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课程改革成效显著:校外专家评价高,用人单位评价好,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高,学生学习质量好,就业率高。本课程改革特色包括工学结合,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制定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校企合作,打破传统教材格式,编写了"项目驱动、学做合一"的特色教材;考评统一,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建立了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考核体系;仿真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了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语言能力是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课程,满足了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需求,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的需要,是人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以高职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语言项目训练为载体,以"用中学、学中用"为教学模式,以主干课+选修课构建主辅双修大学语文课程群,以学生活动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积极推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一体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是高职课程发展趋势,统计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与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实训环节,以利于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重心"的高职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将形成性评价的理,念引入高职院校《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以评价方式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表明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应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急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目标出发,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本校优质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强调形成学生的专业能力、基本发展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实施课证融通项目式课程改革对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适应就业岗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验光课程进行项目式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改革措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公安教育的改革发展,如何提高职业能力、增强课程的实战性成为公安专业课程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将基于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引入公安职业教育,则为警务技战术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课程秩序的解构与重构。"核心素养本位"的重心指向了信息时代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所需求的能力或素质等领域,并承担了课程目标和课程观的双重角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知识选择、课程权力与课程文化等多方面的失序,基于此,需要促进核心要素向学科课程转化,建立"核心素养本位"的课程范式;促使课程权力向学生下放,提升学生个人知识的建构能力;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以学生的生活需要规范课程的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11.
张惠英 《企业家天地》2013,(10):125-126
高职语文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听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四种主要的职业核心能力.通过对高职学生现状分析,发现学生四种职业核心能力存在严重不足.探索了高职学生四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一门操作性、使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餐厅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基础。文章拟制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标准,用以指导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是通过对真实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与流程的解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研讨、课程内容的重构,设置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岗位课程,设计"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营造"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实现财务管理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15.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是:基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设置,基于教学模块的教学方法改进,基于互联网和校内资源充分利用的教学手段拓展,基于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的推进等。旨在增进学生对导游工作和导游职业的体会和感悟,提高其人文修养、职业能力和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符合高星级酒店企业从事前厅服务与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课程改革中引入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实训课程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实施“专业技能+真实项目”的实训课程改革可使学生及时把握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不但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考取土建施工员证、土建质检员证、资料员证等建筑业关键岗位证书的核心课程,是支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能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一门课程。一体化课程改革既要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依据职业能力,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及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改变原有的课程教学和章节式教学,通过设置工程项目和职业工作情境,完成建筑施工知识、技能、素质和岗位要求的培养,促进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强调和倡导的是"技能运用"模式,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报关实务》课是培养学生报关技能的核心课程,通过对《报关实务》课的课程教学改革,改革"老师教,学生听"的应试教育的模式,提升学生报关职业技能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欠缺,造成行业和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降低的现状,分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开发。该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知识方面熟悉掌握职业岗位工作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现代汽车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