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加快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国务院1983年4月批准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这是有色金属工业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但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从国家机关脱离出来以后,仍然部分地(或较多地)行使着政府管理机构的职能.如何尽快完成向经济实体的过渡,真正成为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性业务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能承担经济责任的企业,尚需不断探索前进.本文试图就总公司管理组织现代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总公司进一步改革管理机构有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1983年4月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成立,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的起点。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遍布全国的大中型有色企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到1988年4月1日,有色总公司成立满5年了。5年中各方面的改革没有停顿。5年中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一直处于持续协调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至今已近10年。过去的10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历史上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10年,是以市场为取向不断深化改革的10年,是企业活力增强、职工生活明显改善的10年。 1 新的管理体制激发出新的活力 1983年4月正式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是我国改革传统的有色金属工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探索新型工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年来,有色金属工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 产量和利税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10年来有色金属工业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有色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如何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完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体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自去年3月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国务院决定将各军工总公司改组为若干企业集团。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次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十分关心,有关领导多次批示和研究我们的组建方案。总公司党组遵照国务院领导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包装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 组成部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 我国包装工业的迅速崛起而发展起来 的。20年来,经过包装行业广大教育工 作者的辛勤努力,体系逐步完整,结构 日趋完善。目前已形成包装高等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职工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互配套的包装教育体系,为我国包 装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包装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给包装行 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80 年代初期中国包装总公司和中国包装 技术协会成立时,就十分重视包装专 业人才的培养,把抓好包装教育作为 …  相似文献   

7.
改革促进发展发展需要改革──祝贺中国包装总公司成立十五周年安志文我国包装工业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在包装行业进行行业管理试点工作也走过了不平凡的15年。15年前,包装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行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科技落后,人...  相似文献   

8.
最近,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及中国有色金属企业管理协会共同举办的有色行业第二届优秀企业家评选揭晓。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十一建设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傅贻谷同志获“优秀企业家”称号,并荣获“金牛奖”和证书。现年55岁的傅贻谷同志自1987年9月担任公司经理以来,适值全国进行治理整顿,压缩固定资产投资,施工企业面临重重困难。在这种严峻形势面前,他领  相似文献   

9.
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基本状况近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下属的有色金属进出’口总公司、有色金属工业对外工程公司、有色金属科研院所及部分有色金属生产企化等.在开展跨国经营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获得了很多宝贵经验。近期有色金属工业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经济管理学术委员会第五次年会于1993年5月17日至20日在江西铜业公司所在地江西贵溪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经济管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则杲致开幕词。江西铜业公司副总经济师邴文政向到会代表详细介绍了江西铜业公司创建十几年来的生产发展情况和奋斗目标。与会代表深为江铜在改革开放中加速发展,使老企业焕发青春,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业迹所鼓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政研室费铭堂同志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机制》的讲话。  相似文献   

11.
有色金属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原材料工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这一产业的投资倾斜政策,有色总公司成立13年多,实现了产量的大突破,1995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全国总产量达到496.62万吨,市场上有色金属多数品种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为  相似文献   

12.
到目前,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产量、利税、固定资产、企业留利和职工收入均比10年前翻了一番,去年总产量达286万吨,已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大国。中国有色金屑工业总公司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与资料     
由有色金属行业的葫芦岛锌厂、沈阳冶炼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合并组成的“葫芦岛东北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7月18日在葫芦岛锌厂挂牌成立。这家有40亿元固定资产、6万名职工、500多万米‘厂区的特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的建立,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为了尽早实现存量资产  相似文献   

14.
即将过去的199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核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7月1日,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标志着核工业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年来,核电和重大核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铀地质勘查、矿冶、核燃料、核电和民品生产可实现预定计划目标;国防科研、国家重点项目攻关、核能开发、863计划等取  相似文献   

15.
创新集结号     
从2005年开始,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评选就见证了大量中国纺织行业自主创新的成就。7年来,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评选活动也见证了我国纺织事业中坚力量的崛起。这是一声品牌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集结号。中国纺织工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也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摸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结合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工业十大集团公司于7月1日在京宣告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成立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朱镕基总理指出,各军工总公司改组为若干集团公司是改革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国防科技工  相似文献   

17.
1984年,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要办成经济实体,总公司对财政部实行定比包干,全额分成。3年多来.我们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在处理好总公司与企业分配关系的前提下,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对挖掘大中型企业潜力,增强企业活力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1986年与承包前的1983年相比,有色金属产量增长29.8%,平均年递增9.08%;总产值增长40.3%,平均年递增11.96%;实现利税增长57.88%,平均年递增16.44%。同期,直属企业留利增长177.8%,平均年递增40.6%。如果包括企业税前提的维简费、折旧费等,企业总留利增长得就更多了。与此同时,企  相似文献   

18.
苏州、无锡、常州经济发展区,号称江苏的“金三角”.近几年来,在“改革、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鼓舞下,出现了一个乡镇冶金企业崛起的新势头.现在,苏锡常三市所管辖的12个县(市)中,乡镇兴办的冶金企业,每个县(市)少则有十几家,多的有二三十家(不包括村办的).冶炼、轧制、金属制品、耐火材料、稀土材料和有色金属加工等,门类齐全,规格繁多.据张家港、无锡、江阴、宜兴、武进、常熟等县(市)统计,1985年这6县(市)完成工业总产值,少的有18亿元,多的达42亿元,平均在30亿元的水平.冶金工业产值基本上占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迎来了一个意义不同凡响的历史性时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正式挂牌。履职三年的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同时宣告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据悉,国家经贸委委管的轻工、冶金、机械、纺织、化工、有色金属、煤炭、建材等7个国家工业局也同时宣告撤销。  在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决定,撤销化学工业部,成立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三年来,国家石化局一手抓自身改革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手抓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成功地实施了总量调控的…  相似文献   

20.
1 我国1983年以来铝工业发展的回顾与分析 1983年成立了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十几年来铝工业作为最重要的有色金属行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既有令人振奋的一面,也有使人忧虑之处。 1.1 产量增长迅速,供求紧张状况大为改观 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时的1983年,国内原铝产量仅为44.5万吨,到1991年已达95.6万吨,1992年的产量则超过100万吨。八九年之间,铝的产量翻了一番多。1983~1991年原铝产量年均增长率达10.03%,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率。铝的产销由1983年短缺28.3万吨,到1990年以后的产销平衡,并略有剩余。进口率也由1983年的39%下降到1990年的9%和1991年的5%,到1992年基本不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