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04年,乐亭县作为农业大县和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科学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立足乐亭实际,加快果品,蔬菜,畜禽和海水养殖四大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业、溶化农村经济改革之路,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5.9%;农业增加值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3元,增长8.8%,连续11年保持5%以上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出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生产资料供给,农产品销售、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农业金融方面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实践证明,在稳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单家独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能较好的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主导作用的农村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广大农牧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又面临着农业丰收带来的大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粮食、棉花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是主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是主力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深化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组织载体和有效中介。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是实现农村经济组织战略调整的迫切需要,是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也是供  相似文献   

6.
迂安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后,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钢铁迁安、中等城市”总体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4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7%。全市农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民增收途径由过去的主要依靠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增产和提价,转向主要依靠多种经营和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7.
泰安市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近年来,全市各级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发展边提高”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把合作的理念引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共发展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1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566个,占62%;专业协会952个,占38%。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员10.05万人,带动农户35.9万户。按组建类型分为专业大户(能人)带动型、龙头企业依托型、村委(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型、农业技术部门(机构)引导型、基层供销社兴办型和农民自发组织型六大类,效果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李学春 《发展》2003,(6):46-47
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要探索新途径,采取新举措。当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如何解决农产品销售不畅,使分散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适应等问题,是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和壮大,为解决农民进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为此,有必要探索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兴办多种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就甘肃省武威市而言,虽然是全省的主要商…  相似文献   

9.
何文 《广西经济》2006,(3):48-49
一、科技创新对梧州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一)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方面,围绕服务“三农”构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目前梧州市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各县均建有科技信息中心、星火学校、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乡(镇),部分乡镇开设了星火课堂,苍梧县还建立实用技术配送:示范点。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立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86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2个,现有会员79763人,占总农户数的17.5%,辐射带动农户272450户,占总农户数的59.7%。此外,梧州市还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新体系,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到目前为止,全市已下派三批共259名科技特派员到村、户、基地,直接为农民解决种养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内黄县是个农业县,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事关大局。近年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因此,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突出市场导向作用。效益最好的,是我们调整的方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种什么效益最好,不是哪个领导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掌握市场规  相似文献   

11.
王廷琦 《乡镇经济》2001,(11):29-30
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山东省乳山市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走出了一条“技术能人+农技协会+产业化”的新路子,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00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89.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3320元。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体经济》2006,(3):38-4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正在苏州农村兴起。到2005年底的统计,全市这类合作组织共有916个,入社农户23.59万户,占总户数的21.57%;年收益总金额10.6亿元,户均4493元。尽管就总体而言,这一新生事物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然而它们已在探索农村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戴和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由此也显示了它们得以生存发展的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泰安是一个农业大市和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历届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近年来,各级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农村稳定,突出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劳动力转移、科教兴农、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政策落实等重点,加大措施,创新思路,强力推进,全市“三农”工作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2003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80.9亿元,比上年增长8.6%;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是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农民进入市场需借助适当的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适应了这一需求,在顺应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有效解决了市场化进程中“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入手,阐述了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狭小、分散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把家庭经营的灵活性与合作经济组织规模经营的竞争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扶持农民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发展商品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加入WTO之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经营体制中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显露。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单独经营的农户经营规模小,规模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受到制约;二是由于千家万户的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难以对接,形不成市场主体;三是由于农户产业链条短,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十分困难。这些问题和矛盾,是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是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在新阶段的集中表现。这些情况表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期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适应新阶段的要求,以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依靠体制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保定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摆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农民自愿互利为前提,以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积极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8.
《唐山经济》2007,(5):26-27
乐亭县有耕地95万亩,人口49.3万,素有“冀东粮仓”之称。近年来,这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历经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产品品质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四个阶段,全面完成了传统农业的改造,促进了农业发展的提质升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开始步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66.4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4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0元,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达到66%,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2年保持8%以上的增幅。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果菜十强县”、  相似文献   

19.
王昭辉 《乡镇经济》2000,(3):5-5,10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针对农村发展新阶段提出来的,这次调整的背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八十年代进行的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短缺情况下进行的,主要是改变“以粮为纲”,提出“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实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发展乡镇企业。那次调整对于实现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起了重要作用。这次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又一次经营体制创新,不仅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且更是加快推进威海市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引导农民改变“弱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为准确判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增收中的作用和地位,找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最近,我们对威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