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均少于/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疗效良好,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88例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缩宫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用药后30、60 min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用药后30 min比较组收缩压与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60 min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和缩宫素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下及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各5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及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对术中及术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48)和经腹组(n=52),观察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肌瘤最大直径、剔除的肌瘤个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情况、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很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经腹组(P〈0.05),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经腹组(P〈0.05),两组患者剔除的肌瘤个数及肌瘤最大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剥除和开腹剥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腹腔镜剥除手术治疗和开腹剥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剥除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手术效果明显,但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3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使用药物相同,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然后以0.2μg/(kg·h)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5 min、麻醉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检测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2 h以及术后1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水平,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2 h和术后1 d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5 min、麻醉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HR和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效果,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88例,腹腔镜组94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剖腹组94例剖腹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剖腹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下腹痛症状好转和缓减情况都高于剖腹组患者,但是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剖腹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剖腹手术具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疗效确切、术后妊娠率较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随访6、12个月比较再次复发及子宫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均较好,但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经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子宫恢复较快,但复发率较高。结论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均较好,但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15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开腹组、经阴道组、腹腔镜组,观察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阴道组、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1)。结论经阴道、腹腔镜手术均为微创手术,但腹腔镜手术微创、快捷、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更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6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54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4.4%(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4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与传统意义上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腹腔镜切除结直肠癌,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8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8例传统开腹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综合护理。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可减轻患者伤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拔管后10、20、30 min,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观察组数字镇静评分量表(NS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T0)、气腹后20 min(T3)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插管时(T1)、气腹时(T2)、拔管时(T4),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 d,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且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于T2期肾癌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66例T2期肾癌患者,根据患者施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照组33例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等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83±29)min,对照组患者为(162±24)min,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76±203)ml,对照组为(443±237)ml;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为(8.7±1.0)d,对照组为(11.3±2.2)d;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方面均显著由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治疗T2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救治胃穿孔患者8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并对两种术后的各项指标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研究组的总并发症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需手术治疗的48例肝囊肿患者完全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开窗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开窗术治疗肝囊肿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腹膜外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效果分析。方法选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5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行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29例患者行腹腔镜腹膜外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等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引流时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感染率等指标比较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腹膜外手术在治疗局限性前列癌时,具有失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等特点,且治疗效果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12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局部注射肾上腺素;对照组也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术,但不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行、简单易行、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辽宁省沈阳七三九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或胆囊炎需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麻醉医师经验麻醉维持行静吸复合方式,观察组在BIS监护下采用TCI-III型靶控输注泵进行丙泊酚闭环输注环路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返回病房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生命体征、围术期呛咳反射发生情况及呛咳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返回病房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拔除气管导管时心率、呼吸均慢于对照组(均P<0.05),拔管后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呛咳反射发生率、呛咳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行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能有效促进患者麻醉恢复,维持其生命体征平稳,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传统术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复发率、术后发热率、术后镇痛情况的不同。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后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物使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疼痛小等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