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中国股票发行制度变革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建立10多周年,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   ——自1990年我国证券市场建立,直到2000年,我国股票发行制度一直实施的是行政审批制度.   ……  相似文献   

2.
<正> 从2000年开始,监管层陆续推出一系列有关新股发行的政策法规,大大推动了我国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特别是自2001年3月17日起,我国股票发行取消了额度管理和指标控制,正式实施核准制,以取代以往多年实行的审批制。核准制的实施是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朝着股票发行机制市场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它对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稳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深远影响。股票发行制度的三种模式一般来说,国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发行制度通常可以分为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模式。我国除此之外,则还有过去长期实行的审批制。注册制是指证券监管机  相似文献   

3.
一国的制度安排具有互补性,即每种制度都 与其他制度保持着相互依存性。股票发行制度 同样需要其他制度的配合。在大的体制环境未 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现行股票发行制度的改 革就只能是一种过渡性安排。从根本方向上讲, 股票发行制度改革要与政府体制改革相配套和 相一致。从具体内容上讲,股票发行制度要逐步 减少行政干预色彩并向注册制过渡。目前,我国 证券市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实施核准制符合 我们渐进改革的要求,我们切不可拔苗助长,要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4.
股票发行市场又称股票“一级市场”,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和程序,向不特定的投资者出售新证券而形成的市场。股票发行市场是建立股票流通市场的前提和基础,发行市场的健康发展与否直接影响着流通市场。但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了一级市场上有些新股存在着严重过度包装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大量的夸大性陈述,误导一些易轻信的投资者,致使他们在证券交易中盲目出击,蒙受损失。当前,规范股票发行市场已是当务之急规范股票发行市场首先要转变发行机制,完善发行制度。近年来,我国股票发…  相似文献   

5.
股票发行核准制的制度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立 《生产力研究》2006,(3):69-70,79
2001年3月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由核准制取代了审批制,是证券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但这种制度存在较多缺陷,如极易导致权力寻租;激发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干扰了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等。只有实现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变才能真正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发行制度演进过程 一般地,我们以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12月成立及其1991年7月正式运作作为中国证券市场建立的标志。在1992年国家证券委和中国证券会成立之前,全国没有统一的证券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兼负责证券发行市场主要管理工作;1993年4月,国务院发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股票发行实行审批制度;1996年12月,中央发布《关于股票发行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发行原则由单纯的额度控制改为“控制总量,限报家数”;1998年12月通过《证券法》,证券发行审批制度改为核准制,2003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规定2004年2月1日起证券发行实行保荐制度,让券商和责任人对其承销发行的股票,负有一定的持续性连带担保责任。保荐人制度的实施,是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型工业化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产生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定历史阶段,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及阶段转型密切相关。建国之后我国一直实行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明显,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而韩国是这种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典型,也因实施这种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众人皆知的“汉江奇迹”,因此重新认识并对比中韩的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政策是大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推进金融创新 发展证券市场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分行张流泉近几年,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很快。自1981年到1992年底,我国已发行各种有价证券2640亿元(其中各种债券2562亿元,股票近80亿元);上海、深圳还发行了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并开始试行以基金方...  相似文献   

9.
韩萌萌 《现代经济信息》2012,(9):220-221,223
证券发行实质上是产生证券市场的源头,证券市场能否健康有序运行,证券发行环节至关重要,且证券发行行为蕴含着巨大的信用和投资风险,因此,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世界各国政府对证券发行均实行一定方式的监督管理,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就成为证券市场的第一道防火墙。本文以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为研究对象,将国外一些代表性国家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与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审核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各国政府为了实现知识产权战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制定干预政策以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基于我国国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应逐步“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价值取向应逐步“从安全优先兼顾效率向效率优先兼顾安全转向”。基于以上两个“转向”,进一步从制度、政府、信息、技术、风险5个层面重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1.
证券市场税收制度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茆晓颖 《经济论坛》2005,(13):40-42
证券市场税收制度是指与证券市场的行为主体或其行为相关的税收政策及制度规定。具体而言,它是指对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发行、转让、投资、赠与以及继承所课征的各种税收。从共性方面看,它们都具有聚集税收收入、调控证券市场、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作用。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税收制度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日臻完善。由于证券税制所具有的独特的管理证券市场的政策功能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练 《发展研究》2004,(10):24-25
民营上市公司发展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股票上市行政审批制,政府将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指标大部分给了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难以争取上市资格。直到2001年3月1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股票发行核准制正式实施,随后短短的四个月内.就有天通、康美等五家民营企业直接上市,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问题也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当下中国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伴随区域发展由不均衡发展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统筹协调发展、制度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的新特点,我国法治建设发展在切实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需要扎实推进空白领域立法工作、法律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规范体系主导型规范的新特点。正是区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上述新特点与中央政府对于法律和法治在区域发展制度上的新期待,使得区域发展制度模式由政策主导型向法律主导的法治化模式转型具有了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新股发行市场即通称的IPO市场,我国称之为股票发行一级市场,公司首次向公众发售股票称为首次公开发行(IPO)。由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法律经济制度背景、文化传统、证券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等参差不齐,导致各国新股发行制度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取得进入IPO市场资格之后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新股发行价格,即IPO定价,IPO定价恰当与否是目前国际财务界公认的难题之一。IPO市场的准入机制及定价模式决定着一级市场的运行效率,当前,我国股票发行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快,比较国际成熟市场机制并结合我国实际从中得到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路曲 《经济问题》2000,(11):46-49
东亚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政府主导型的政治--经济模式,政府在制定发展计划、实行宏观调控、控制金融业、依靠国有企业甚至干预私有企业方面都深深地卷入了。这种模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留下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各国都在程度不同地进行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主要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经济接轨为目标。但政府主导型是东亚各国习惯性的管理方式,它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因此,目前东亚深层次的改革还有待于下大力气推进。  相似文献   

16.
融资制度模式选择有其内在逻辑,既不全是自发的随意的,又不全是受制于政府意图;既有历史继承性(受现存的融资制度的影响),又深受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在因素对融资制度需求的影响。中国转型经济中之所以依然将融资制度模式选定为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有两个原因:历史继承和实体经济发展对融资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股票市场格外受到关注,从初期稚嫩的发行制度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逐步向更为成熟的发行制度迈进.我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由最初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审核制,变革为如今核准制,正要向交由市场管理的注册制迈进.本篇文章通过研究我国股票发行的历程,立足于我国的特点和目前的国情以及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指出实行注册制所面临的困难,为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向注册制推进提出合适可行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蒋涛 《经济师》2013,(1):66-67
中国股票的发行制度由最开始的审批制到核准制到最后的保荐制,体现了中国市场经济进程中证券市场发展的变化。为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生态城市规划的难点及法律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生态城市规划中,很多情形下的公众参与都是在政府推动和倡导下进行的,而不是有关组织和公民的自觉行动,因此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是我国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但是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这种形式使政府和公众身处困境,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政府对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抉择的困境;二是公众实质参与权缺失的困境.政府主导型公众参与的困境有着深刻的法律根源,当然也有解决此困境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1981年发行国库券算起,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历了十四年的实践。目前,我国的国债发行余额约3,000亿人民币,股票发行总量为300亿人民币左右,沪深两地股票市值达约4,000亿元人民币。300余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已占到我国工业资产总额的十分之一。股票二级市场最高日成交额曾达到150多亿元人民币,而国债二级市场日成交额更高达600亿元人民币。1994年是中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一年,共发行国债1,029亿元、金融债券1,000亿元、企业债券45亿元、股票约20亿元,其规模之大为1993年的5倍以上,基本上形成了以债券市场为主、股票市场为辅的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