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贿赂行为是一种严重危害市场竞争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为我国法律所禁止.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商业贿赂行为层见叠出,手段繁多,而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准确地界定当事人的行为性质,对打击商业贿赂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商业贿赂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分析,是行为界定的出发点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张志  陈稳 《企业世界》2007,(10):25-25,37
四川一家公司按照市场潜规则支付“进场费”,受到了工商部门以商业贿赂为名的惩处。不正当竞争固然应当制止.然而什么是商业贿赂?商业贿赂和业内规则究竞如何界定?以业内规则为掩饰的商业贿赂如何制止?这一切成为了摆在立法者们面前的一大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酒类市场涉及民生问题,关乎百姓生活,为了维护酒类市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辽宁省工商局专门下发通知在全省组织开展酒类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目前酒类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有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不当促销、假冒仿冒等,但存在最为普遍的是商业贿赂行为。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贿赂界定标准的分歧,根源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有关交易对方单位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以受贿论处的规定。工商总局从不当利益引诱交易角度界定商业贿赂,将交易对方单位由回扣收受主体之一扩张到其他商业贿赂受贿主体之一,导致执法实务中容易忽视受贿方之所以愿意、能够被收买,是因为其出卖的是他人利益而非自身利益,并导致商业贿赂行为与同样具有利诱属性的有奖销售尤其是附赠行为之间纠缠不清。重构商业贿赂界定标准时,既要考量行贿方以不当利益引诱交易的属性,更要考量受贿方出卖他人利益换得不当利益的属性,以及受贿方利用身份便利为行贿方提供商业竞争优势的属性,还要考量行纪人、公立医院等虽以自己名义参与市场交易,但实质上是相关利益方的代理人、受托人或代表人等特定情形。  相似文献   

5.
政策法规     
为保证有一个公平的商业竞争环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施行了《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商业贿赂行为是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采用给付财物或者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明文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6.
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有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在市场交易中,商业贿赂现象较为普遍,问题十分突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妨碍经济健康发展,是一种影响恶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引起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禁止商业贿赂的法律规范和执法实践来看,其中涉及的有关法律问题又相对复杂。现就禁止商业贿赂行为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淑敏  宋彭 《上海企业》2006,(12):25-28
一、商业贿赂的法律内涵与界定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与经济前进的原动力,但由于竞争本身优胜劣汰的残酷性,某些经营者为了争取到将来的交易机会,或为了取得交易中较之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地位,采取种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商业贿赂就是一种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概念界定“商业贿赂”是竞争法术语。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把商业贿赂定义为“贿赂的一种形式,是指竞争者通过秘密收买对方的雇员或者代理人的方式,获取优于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在我国,根据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  相似文献   

8.
商业贿赂立法的制度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商业贿赂是竞争法上的一个专门术语。根据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商业贿赂是贿赂的一种形式,是竞争者通过腐败收买预期交易对方的雇员或者代理人而获取优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商业贿赂作为市场经济中常见且危害较大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各国的竞争法都明令禁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对商业贿赂行为也作出了禁止性规定,即:“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  相似文献   

9.
整治药品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是当前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治理医药流通领域商业贿赂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药品流通领域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特点、滋生蔓延的原因和对策作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3年2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2002)湘行再字第13号行政判决书以“保险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含商业贿赂行为)是保险业违法行为的一部分,应由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查处”,而工商局依《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保险公司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属于“处罚不妥”,从而维持了分别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商业贿赂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几乎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引发了市场主体之间的恶性竞争,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从历年查处的经济违法行为情况来看,查处商业贿赂行为是工商部门竞争执法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商业贿赂多发领域及其表现形式和查处方法进行分析研讨,为工商部门查处商业贿赂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在华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事件回放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关人员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直面"商业贿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今年反腐倡廉的重点。这一决策可谓大快人心,但同时,也使不少商家开始提心吊胆,因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商业贿赂”行为的界定不够明确。商家如果不能明确什么是商业贿赂,就无法放开手脚开展商业活动。本专题意在:介绍有关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分析和一些我国现在执法过程中对商业贿赂行为处理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4.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不得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因此,商业贿赂的法律特征:一是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是经营,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二是商业贿赂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销售商品或购买商品,即为了达到争取交易机会或交易  相似文献   

15.
一般商业贿赂受《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但知识产权领域的商业贿赂与一般商业贿赂手段、形式、侵害后果有着根本的区别,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在司法实践、行政执法中往往难以掌控,因此,有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商业贿赂与一般商业贿赂进行比较之必要。一、商业秘密领域的商业贿赂与一般商业贿赂的比较商业秘密领域的商业贿赂与一般商业贿赂目标与行为手段的明显不同是,行为人并非为争取交易机会以“回扣”等财物形式于账外暗中向对方经营者行贿,而往往表现为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理论探讨具有重要的立法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中,建议通过立法目的条款、基本原则条款以及"经营者"、"不正当竞争"概念条款的修订以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能够对所有的市场竞争行为进行正当和不正当的法律判断。建议通过增加关于"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或弹性条款,删除或修改相应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增加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来实现《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列举的准确性和典型性,并妥善处理《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建议修改市场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行为、不正当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的条款,以实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要件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反商业贿赂立法已引起各国关注。早在1997年美国议会在批准《公司非法支付法令》的立法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商业贿赂行为不仅违反了美国公众的道德常识和价值观,……它通过把交易机会引向那些低效而无法应对价格、质量和服务之竞争,懒惰而不愿从事诚实经营的企业,………从而使整个市场显得短期化………使腐败代替了效率………”①。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理论和实践还相对滞后。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对商业贿赂行为有所规制,但很不完善,以至近年在中国发生的朗讯、德普嗜涉外商业贿赂案件竟然由其母国的相关法律而事发,这是对我国反商业贿赂司法现状的极大讽刺。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全国上下治理商业贿赂的进程中.审计机关应如何发挥作用呢?我们认为,应当: 一、深刻认识商业贿赂的危害 1.商业贿赂影响社会公平。商业贿赂.是以获得商业交易机会为目的,在交易之外以回扣、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报销各种费用、提供境内外旅游等各种名义直接或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实物和其他利益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这种行为使交易的天平向行贿者一方倾斜.从而会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技术、生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目前,商业贿赂作为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排挤经营者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增加交易成本、弱化经济增长动力、助长腐败、毒化社会风气,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全国上下深恶痛绝。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整治商业贿赂的重大决策。作为国家市场监管执法的工商部门,承担着查处商业贿赂的重要职责。根据执法实践,笔者认为从检查账目人手辨认商业贿赂行为,是查处商业贿赂的切人点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商业贿赂的界定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通病,是制约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冻疮,是世界性的毒瘤。自2005年底以来,中央非常重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并在2005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将治理商业贿赂作为2006年反腐败工作的重点。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给商业贿赂下的定义是“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