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垦系统产值翻番问题是关系到农垦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必然涉及到国家对国营农场的基本方针及基本政策。本文拟就这个题目对国营农场与国家的经济关系作进一步探讨,作为前两论的续篇。(前两论已于“经济研究参考资料”83年第70期发表,请参阅。)  相似文献   

2.
一  1952年,共和国元帅叶剑英指挥解放军两个林业工程师在海南、雷州半岛拉开中国大规模种植橡胶战役序幕,谱写南国建设史不朽拓荒篇章至今,广东农垦历经近五十载。瞻望波涛滚滚的新世纪入口,回溯广东农垦历史长河潮涨潮落,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推进农垦事业跨世纪发展,意义非同凡响。毋庸置疑,五、六十年代国营农场的创建,为共和国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入风起云涌的改革开放时代,沿袭苏联国营农场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产品经济模式的农垦国营农场,陷入单一全民所有制,国家包…  相似文献   

3.
农垦企业是由国家投资和靠企业自身积累建设的商品基地。中央赋予农垦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将农垦建成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大中城市副食品基地、农产品商品基地,把国营农场建成为周围农村提供优质服务的中心。根据中央的这一指示精神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布署,农垦近期发展规划设想如下:  相似文献   

4.
农垦司机务处于1989年11月17日至22日在昆明市召开了全国农垦农机更新改造及农机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对国营农场农机化发展问题,农机更新及技术改造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国营农场农机化发展战略 国营农场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应当是:1.坚持为农垦企业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就全民所有制国营农场在改革中出现的“合作现象”探讨合作制理论在国营农场深化改革中的生命力。 一、农场改革的步履——双屡经营与合作制 国营农场的改革从1979年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起步,初步解决了企业吃国家  相似文献   

6.
农垦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前,国营农场盈亏是指国营农场职工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财务成果,是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自筹资金的来源。国营农场盈利额由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销售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等组成。改革后,随着统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国家对国营农场实行财务包干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扭转了农垦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农垦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上交国家的利税显著  相似文献   

8.
现行国营农场财务会计制度是1986年由财政部和原农牧渔业部制定颁发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营农场经济环境和经济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财务会计制度已不适应需要,必须改革与完善。一、财会制度体系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要转变,农垦企业完全依据统一的财会制度组织财会工作,已不适应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满足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农垦企业微观经济管理的双重要求,我认为在财会制度体系上,应作如下调整:第一,确立行业统一会计制度与农垦企业会计制度相结合的会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的通知以后,农村的多种经营有了可喜的发展。最近,农垦部党组讨论了国营农场多种经营问题。根据部党组的意见,我们就国营农场如何发展多种经营的问题,写了《国营农场要将多种经营和多层次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发展(初稿)》一文,对农场开展多种经 营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应遵循的原则,作了些论述,供各地农场研究讨论。建议各级农垦部门和农场制定发展多种经营的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地把多种经营开展起来。讨论中有什么不同意见,遇到了什么问题和困难,以及各地出现的一些好经验,望能及时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0.
率,把国营农场建成高额商品生产基地。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四、五、八指标,大力提高劳动生产亩,争取达到五千万亩;号召农垦战线一百四十九万职工提前会议决定一九六○年超额完成国家规定开荒指标三千五百万全国农垦会议从二月十三日开始到二月二十日胜利闭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邓小平农垦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农垦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武器,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农垦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我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关于建立和发展国营农场的理论。我国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以生产粮食和肉食品为主要任务之一的我省国营农场,如今形势如何?有人用一句话来概括:“农垦形势大好,农业形势严峻”。 从整个农垦形势来看,形势是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级加强了对国营农场的领导,农垦  相似文献   

13.
完善国营农场的经济结构和双层经营结构,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垦干部职工的经营积极性。促进了农垦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我们通过对部分国营农场的调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农垦工作基本情况。我国的国营农场(包括牧场,以下略),是解放后的新兴农业企业,它的发展过程一般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古生荒地上建立起来的。到1957年农垦系统的国营农场已发展到710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所有国营农场耕地面积达到1,687万亩,1957年农垦系统的国营农场耕地面积已达到1,800万亩(包括橡胶园等),超额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开荒建场任务。其中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垦的1,300万亩。拖拉机达1万标准台;房屋建筑7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垦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拓性事业。经过四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发展,农垦系统建立了2000多个国营农场和10000多家工商建运服等企业,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商贸为纽带的农工商综合经营格局。农垦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工农业产品和利税,而且在示范农村、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  相似文献   

16.
一、农垦改革的基本任务任何改革都有明确的目的。农垦改革的目的应是围绕加快实现“四化”这个总目标并分担其本身的任务。具体讲农垦的基本任务有如下几点: 农垦,顾名思义,是农业方面的垦殖开拓。西方国家叫土地开发利用和国营农场管理。因此,有土地的地方就有农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低的地方,农垦应大显身手,土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垦系统食品工业是随着国营农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建国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农垦食品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1 981年统计,全国农垦系统拥有食品工业企业2,300个,职工总数15.6万人,食品工业产值为15.73亿元,占同年度农垦工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农垦土地租凭制改革董林生研究农垦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实际上是研究农垦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问题,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条例规定:国营农场“对依法划定的场区内国家所有的土地、森林、草原、水面等自然资源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这就是说,在农垦企业...  相似文献   

19.
改革农垦企业基本建设投资核算的探讨孟宪典,倪新兰,刘洪,刘志友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国营农场基本建设投资体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单一的国家投资向国家、主管部门、国营农场、国外各界、家庭农场、个人等多元化投资转变;投资资金由无偿拨款向无偿、有...  相似文献   

20.
农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探析刘宗桃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营农垦企业在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农垦企业集团的经营模式。农垦企业集团除了具有一般企业集团共同特点以外,还有两个不同特点:第一是在原有国营农场、垦殖场基础上组建的企业集团,其所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