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伟权 《浙江金融》2005,(8):63-63,35
计算机的运用与推广在给金融系统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银行金融系统的计算机犯罪已成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当今金融界计算机犯罪,已经引起我国立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新<刑法>中已将金融计算机犯罪列为重点.因此必须对金融计算机犯罪这一现代化、高智能化的犯罪形式进行深入调研,掌握其规律,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打击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安全成为金融信息系统的生命。本文详细阐述了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金融计算机犯罪的特点、计算机泄密的途径,并提出防范金融犯罪的措施,以更好地防止金融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即利用计算机进行高智能犯罪.高科技犯罪尤其是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将会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本文拟就我国金融领域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特点、成因及防范对策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金融电子化进程的突飞猛进,计算机已成为了当今世界金融业的主宰。然而计算机技术在使我们的金融理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使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一种新的犯罪形式-金融计算机犯罪。金融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或  相似文献   

5.
金融计算机犯罪是随着高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刑事犯罪现象,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我国近年来金融计算机犯罪较为突出,给金融行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防范金融计算机犯罪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本从金融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发展趋势、造成危害,阐述计算机犯罪的特征,找出犯罪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防范金融电脑犯罪之我见──兼与杜道菊、宋玉长同志商榷农业银行江苏省兴化市支行曹静华,邢晋1996年第6期《中国金融电脑》发表《防范金融电脑网络犯罪管见》一文,作者首先阐述了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形式和特点,然后提出防范电脑犯罪应该采取制订专门法律、领导重视...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双重的社会意义,一方面它能造福人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某些科技成果可能为犯罪分子所利用,从事高科技犯罪,带来负面效应。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金融事业的发展,计算机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金融业务的操作和管理越来越依赖计算机,金融的机密和财富也越来越集中在计算机上,因此,金融计算机领域成为犯罪分子觊觎的主要目标。本文就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9.
金融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为对象,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知识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目前这种犯罪形式的发生率在我国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严重威胁了我国的金融安全和政治经济的稳定,应及早预防和铲除。本文就金融计算机犯罪的特点、手段和应对策略进行一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应用范围已从柜台业务发展到储蓄、代发工资、联网通存通兑、信用卡使用、资金清算等诸多领域,并使工作流程高速、快捷。但与此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金融犯罪的暗流也在涌起,发案率不断递增。这使得金融业经营风险除了业务风险外,又增加的计算机带来的科技风险。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犯罪,通常指物理性地破坏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信息网络设施,或运用计算机技术以计算机为工具侵害有价值的程序、资料及数据形式存在的财产,例如电子货币等。这些犯罪活动严重影响金融业正常的业务运作,引发资金和信誉损失,影响客户利益,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与传统犯罪不同,金融业计算机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何江云  庞玮 《山西金融》2002,(10):45-46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等金融创新产品的日益发展和普及。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伴随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高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紧密结合,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犯罪案例日见凸现,与其他金融犯罪相比,金融系统人员利用计算机犯罪更具隐蔽性、便利性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省某地市行的一家储蓄所发生了一起利用银行计算机终端进行金融犯罪盗窃银行巨款的重大案件,引起了全省各级行处的高度重视和警觉,各行都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尤其是对银行计算机终端的使用控制制订了更多的规章制度:如规定储蓄柜员必须双人签到双人签退2储蓄柜员在完成当天业务后必须及时签退,如不签退将予以通报;各储蓄网点在营业结束后必须关闭modem和所有终端设备等等。虽然严格的规章制度能有效地杜绝一定的金融犯罪,但由于运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进行金融犯罪具有特殊的技巧性,必须抓住利用计算机作案…  相似文献   

13.
一、影响金融科技风险防范的主要因素 (一)管理滞后。由于大多数基层行只配备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甚至部分县行至今还未配备,导致计算机管理工作弱化、内控制度执行不严,为不法分子实施计算机犯罪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4.
一、金融电子化犯罪随着金融业电子化的发展,传统的以纸面货币和票据为基础的金融形式转变为以计算机电子数据的存储和交换为基础的金融形式后,金融业务效率和效益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即:金融电子化的犯罪问题。所谓金融电子化犯罪,粗...  相似文献   

15.
王玲 《西安金融》2007,(7):82-82
一、反洗钱工作现状 (一)反洗钱手段日益复杂。洗钱犯罪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简单的暴力犯罪,是典型的高智商和高科技犯罪,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隐蔽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反洗钱所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涵盖技术分析、经济金融、法律等多学科,不仅要懂金融知识、银行实务经验,还要懂计算机、税务等专业知识,以及经济、法律、贸易、英语等综合技能,反洗钱范围的大涵盖性更需要反洗钱工作者具备全面的金融知识以及对金融科技的跟踪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金融诈骗犯罪十分突出,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数额巨大,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秩序和金融管理的混乱,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全国金融诈骗犯罪案件10168起,涉案金额122亿元;1999年全国金融诈骗案件12221起,涉案金额172亿元,比1998年上升20.19%;计算机作案13起全部得逞,因此,预防、揭露、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金融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人民银行的发展和日益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如何防止金融计算机犯罪,保证金融计算机安全运行已成为央行工作的重点。一、网络建设情况按照上级行要求,主要应用以下网络系统:一是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金融系统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犯罪越来越猖獗。因此,借鉴美国司法培训中心的做法,在我国高等院校建立反金融欺诈专业势在必行。本文从师资、生源、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论洗钱犯罪与反洗钱金融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金融犯罪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加。而洗钱则是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内犯罪手段中比较突出的一种,亟需加强金融审计,有效防止和打击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立法现状和金融电子化过程中出现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对我国银行计算机犯罪的形式和原因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