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告别"短缺时代",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求约束"取代"供给约束",结构调整和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与此同时,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事关调整和改革大局。外贸净出口和消费需求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和居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短期内将有所减弱,速度问题开始突出起来,并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年初,党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医疗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卫生经费投入不足,药费居高不下,政府、企业不堪重负,医疗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医保制度改革迫使医院必须按卫生经济规律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疗服务市场的新环境。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杨文杰 《经济师》1999,(9):15-16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经过了20年的持续调整增长。但是,随着中国告别短缺,步入买方市场,中国经济走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谷底。东亚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深入,这给中国的经济复苏罩上了一层阴影。中国能否在一定时期(10到20年)内继续保持高增长?目前,这一问题在经济学界和政府决策部门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1)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调整期,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维持在8%~9%,而会降低到4%~5%。(2)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还在,在今后1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较高的…  相似文献   

4.
都兴才 《经济纵横》1990,(1):42-44,35
<正> 一、经济增长速度问题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着急于求成、急于求快的思想。十年改革中,这种思想并没有根本扭转。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经济建设规模过大,经济发展过热,仍成为我们经济建设中反复出现的老问题。一般来说,正常的经济增长应该是有资源保障的增长。根据我国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建设的历史教训。我们认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农业生产增长速度保持在4%左右是适宜的。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果是由货币的过量发行所支撑的,则必定是超过了社会资源供给所能承担,只能是一种虚假的增长。这种经济的虚伪增长会经常造成物价普遍上涨、“瓶颈”部门增加、产业结构扭曲、经济效益下降。显然,这种经济的超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基础又差。每年新增国民收入也只有1000亿元左右。这1000亿元绝大多数要用于现有人口的生活改善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而近几年,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并趋于平稳,这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 产业结构优化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解读新常态的内涵机制,结合中国当前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适应并引领新常态下实际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九五”以来,河北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从近几年来看,河北经济中仍存在着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双向不足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河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河北省要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下大力量刺激有效需求,优化有效供给,以有效需求刺激供给,以有效供给打开市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推动河北经济稳定、快速增长。这就需要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依靠名牌战略扩大有效需求,调整供给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增长。有效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货币支付能…  相似文献   

7.
消费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康 《经济与管理》2010,24(4):18-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但在这一增长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要保持平稳、扎实、高效地增长,就必须把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移到增加消费需求上来。  相似文献   

8.
当前宏观经济中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判断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应该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经济?这些是我国经济决策科学化所必须回答的问题。以下试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较为令人关注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一、紧缩政策的回顾与思考我国经济发展近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83、1984和1985年社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0.3%、14.7%和16.5%,工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0.5%、14.0%和18.0%。针对工业超高速增长引起的投资、消费双膨胀和外汇、信贷双失控等宏观经济失衡问题,1985年春季以后中央采取了紧缩信贷和财政支出的宏观控制政策,以使国民经济摆脱“过热”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增长速度放缓的问题,必须转化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而对新时代的高中生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任务,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适当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接下来就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特点着手,探讨其转变的策略,以促使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宏观调控中亟待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能够抵御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持住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取得骄的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及时地,坚定不移地实施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今年,我们面临着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的国际形势;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前景未卜,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泥潭不能自拔,欧盟经济艰难爬行,全球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甚至负增长,使我国出口增长的困难加大,同时,由于加入WTO后关税水平降低,进口配额增加,进口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进口增长速度有可能快于出口增长速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降低甚至可能会出现负拉动。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要把目前良好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必须加大扩大内需的力度,围绕扩大内需,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当前在宏观调控中有以下五个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投资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5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4%,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相近。但是能够在较长时期保持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还是罕见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的学者普遍认为资本的快速积累是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投资率也持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近年来投资增长很快,投资率逐年上升,围绕“高投资  相似文献   

12.
青海如何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经济导刊》2010,(5):90-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多数行业延用的仍然是“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已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民营企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毛健 《经济纵横》2004,(8):40-4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必须解决市场化程度低、所有制结构单一的问题 ,因而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更新观念、加强引导、营造环境、依法监督 ,加快发展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4.
试论在我国实行不平衡增长发展战略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作为一个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不平衡增长应该是我们的现实选择,而不平衡增长应该依照什么样的原则进行投资才能达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市场经济中怎样才能确保这些原则实现,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发展战略与投资原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是经济起飞和持续爬高的基本动力。在囊中羞涩的情况下谋求较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在政府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中国既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避免了“硬着陆“风险.分析2005年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趋势,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虽然与2004年相比经济增长幅度会有所回落,但经济从总体上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6.
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增长□王兰丽综观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的背景及对其的治理,我们看到,这里有一种现象:货币供给增长率较高的年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货币供给增长率较低的年份经济增长速度较慢。有人因而得出一个结论,即中国要想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就要保持货币...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要实现1998年9%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九五"后3年奋斗目标,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根本出路就在于认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调整步伐,保持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增长速度。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即投资、消费需求和出口。如今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要通过结构调整的优化来实现,消费需求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要依靠合理的经济结构来实现。合理的经济结构是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目前国内市场需求不旺,部分商品的生产能力过剩,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减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水平不高且雷同,经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在政府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中国既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避免了"硬着陆"风险.分析2005年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趋势,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虽然与2004年相比经济增长幅度会有所回落,但经济从总体上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趋势和政策取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积极变化 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近五十年的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里,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见图1、2、3和4)。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在政府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中国既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避免了“硬着陆”风险。分析2005年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趋势,比较一致的看法足,虽然与2004年相比经济增长幅度会有所回落,但经济从总体上仍然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