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申俊喜  鞠颖 《经济纵横》2015,(4):110-114
韩国作为典型的后起发达国家,其开展技术寻求型FDI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从被动利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到主动"走出去"寻求技术转变,着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将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园区作为的主要目标区域,同时不断提高逆向技术溢出的消化吸收能力,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跨国服务企业已成为FDI主体和FDI动机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引入沟通成本因子在理论层面考察了不同投资动机的跨国服务企业的FDI学习效应,并利用美国跨国服务企业的样本数据,分别基于母国和东道国视角进行了动态面板GMM检验.研究表明:寻求效率的跨国服务企业存在显著的FDI学习效应,而市场寻求型FDI的学习效应不存在;企业自身及东道国较高的研发水平能够促进效率寻求型FDI的学习效应,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与制造业的比较发现,制造业跨国企业不存在FDI学习效应,但内外部因素对其FDI学习效应的现实影响与服务领域基本一致.文章结论对于我国政府今后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择以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关利欣 《经济》2011,(8):60-62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然而"走出去"的成功案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且已经形成境外经贸合作区等"集群式"走出去的方式。相比之下,商贸企业"走出去"多处于自发状态,不仅没有形成关系较为密切的产业集群,也没有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形成紧密的衔接。因此,我国商贸企业亟须创新"走出去"的方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出海",从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加快商贸行业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相比于招商引资,"海归"创业在产业技术效应方面更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前沿性和植根性。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大量海归创业主要发生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区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大量海外科技人才开始回国创业。但要吸引更多的海归创业,引领我国产业升级,当前还要做好从经营土地到经营土壤、从企业孵化到产业孵化、从政府主导到企业主导、从引进一般性人才到重点引进领军性人才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5.
翟伟峰  李启航  冯玫 《经济问题》2012,(4):28-31,48
获取技术溢出是技术寻求型FDI的主要目的,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是其成功的关键。利用寡头竞争模型,论证了一个技术寻求型FDI企业成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只有当获得技术溢出后整体生产效率高于发达国家企业时,以获取先进技术为目的的FDI才能成功。这对于我国企业成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后过渡期我国技术寻求型FDI企业的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  王强 《技术经济》2005,24(8):40-43
我国已进入WTO后过渡期。在后过渡期我国FDI企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在这一关键时期,研究我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了后过渡期加强我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技术寻求型FDI企业的竞争力衡量指标。同时,探讨了后过渡期提升我国技术寻求型FDI企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17个四位码行业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采用GMM方法分析了FDI的技术溢出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产生正的溢出效应,是以当地企业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为前提条件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存在"发展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正溢出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将中国企业推上了"走出去"的道路.目前,如何走好这条道路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中国企业FDI效率出发,指出了中国FDI存在流出总量过小、投资比率效率低、投资的产业结构单一及FDI的具体操作效率差的效率缺失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企业FDI的宏观环境、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策略,旨在改进中国企业FDI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金融机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践行者和服务"走出去"的主导力量。在"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走出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走出去"企业对支付结算、项目贷款、并购贷款、经营性贷款、结构化融资、全球现金和风险管理及信息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亟需一个更加国际化的金融体系。在该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全球布局应更加完善合理,参与国际大型信贷、并购和国际金融市场业务的能力大幅提高,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承接产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ODI)、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离岸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产业转移由垂直分工向垂直与水平复合型分工方式发展。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更加积极,由被动地接受边缘产业或环节向主动"走出去"转变。同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海外高新技术在我国市场形成垄断;重视独立自主研发,提高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