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财政部2012年4月印发《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明确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金融企业动态拨备管理,将金融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准备比例由此前的1%提高至1.5%,金融企业信贷资产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也相应调整。本文拟从新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的主要变化出发,简要分析其对银行业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关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现行规定,银行及同类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不良贷款情况适当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但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中,如计提比例过高将不当影响当年利润且不当夸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如计提比例过低则扩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根据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近三年的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的比较,笔者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应当适当参考中国农业银行关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标准,以适当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计提。  相似文献   

3.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企业会计制度》还规定,企业坏账损失,一律采用备抵法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4.
一、资产1.《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制度和准则)规定,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1)企业认为制度和准则规定的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是否合理?企业选用了何种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如何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企业选择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的主要依据或判断因素是什么?在采用账龄法分析时,是如何确定应收款项账龄的?(2)实务中,企业在何种情况下将应收款项确认为坏账?判断依据是什么?(3)在计提坏账准备时,除…  相似文献   

5.
<正> 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按照规定计提八项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规定的目的在于要求所有的企业(上市公司)都能根据实际情况更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有利于提高资产的质量、消化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这对于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规范证券市场信息的披露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一、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面临的问题 (一)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上存在差异的问题会计与税收处理上都允许计提坏账准备,但双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不完全一样。《企业会计制度》第53条明文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相似文献   

7.
刘霞玲  程呈 《商场现代化》2006,(26):172-173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避免制度性虚盈实亏,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为经营者的审慎经营以及投资者的谨慎决策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信息。长期资产(包含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是《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后要求反映的项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均按单个项目计提,但是很少有市场参考价值作为计提依据,这在客观上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企业既可以通过少提资产减值准备掩盖风险、虚增利润,也可以通过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少利润或加大亏损。目前,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实…  相似文献   

8.
在贷款准备金制度上应坚持会计规定与监管规定相分离.新会计准则采用IAS39对贷款减值准备问题做出明确规定;而监管部门可以结合银行风险等级设定一般风险准备计提标准,并可设立"动态准备金"制度,以解决贷款准备金充足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郑梅莲  姜坤 《商业会计》2003,(11):30-3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对坏账准备提取方法、计提范围、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具有较大的弹性。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坏账的估计有较大的差别,因而也就为企业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创造了条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时,应关注企业采用的坏账准备政策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并判断企业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本文结合审计实务,着重探讨审计坏账准备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会计谨慎性原则运用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实施,为防止资产计量不实造成虚夸资产和利润,规避企业经营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我国实际运用情况来看,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企业计提各种准备不规范且比例随意性总的来说,大多数企业基本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计提准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一些企业有选择地计提部分准备或甚至不计提准备;一些企业计提准备时未能给出足够的信息,从而使人们对报表中的数据来源和可靠性产生质疑。2.计提准备比例有随意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  相似文献   

11.
信息窗     
本栏要目  ○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有调整  ○亏损上市公司有了退出机制  ○境内居民获准投资B股市场  ○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需申请临时许可证主持人 :云帅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有调整  为不断提高金融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逐步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财政部近日发布《财政部关于调整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的通知》 ,决定调整金融企业应收利息核算办法 ,有关内容为 :贷款利息自结息日起 ,逾期 1 80天 (含 1 80天 )以内的应收未收利息 ,应继续计入当期损益 ;贷款利息逾期 1 80天 (不含 1 80天 )以上…  相似文献   

12.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企业会计制度>还规定,企业坏账损失,一律采用备抵法进行核算,而按备抵法提取坏账准备的依据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企业大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相似文献   

13.
<正>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除应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外,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可见,国家对企业资产质量计价的规范性提高了。  相似文献   

14.
浅谈计提坏账准备的税务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在坏账核算方法、计提的范围、比例上存在的差异(一 )坏账损失核算方法的差异 1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 :“企业只能采取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也就是说企业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必须先计提坏账准备 ,在确认发生坏账损失时 ,再冲坏账准备。 2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则规定 :“纳税人发生的坏账 ,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 ,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也可选择采用计提坏账准备金。”所得税允许企业自己自主选择采用直接转销法还是备抵法。(二 )计提坏账准备范围上的差异 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具体包括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如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不大时 ,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 ,并计提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2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则规定 ,计提坏账准备的年末应收账款是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 ,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 ,包括代垫的运杂费 ,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可以看出会计制度和税法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范围的差别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确定已经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由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集团内部的成员将自身的产品销售给企业集团内部的其他企业的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现行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并没具体规定。本文  相似文献   

16.
<正> 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商榷。一、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核算的问题新的《食业会计制度》中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资产的确认、计量共计提8项减值准备,其他7项都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准备科目,惟有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核算没有设“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总账科目,对该项计提的准备仅在“委托贷款”总账科目下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再建工程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企业要遵循谨慎性原则,正确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8.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其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果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结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就企业存货减值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税务会计处理分别介绍如下:一、存货减值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企业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1.金融企业依据规定计提的呆账准备,其按提取呆账准备资产期末余额1%计提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2.金融企业凡符合规定核销条件的呆账损失,首先应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准备,不足冲减部分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3.金融企业收回已核销的呆账损失时,应相应调增其应纳税所得额。4.本通知所述的金融企业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境内各类金融企业(不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5.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的具体审核确认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6.本通知…  相似文献   

20.
2012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对公整施工行业安全费用的计提、使用做出详细的规定,为会计实务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本文针对专项储备在计提标准、报表列示、使用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以期为今后专项储备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