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本文着重分析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税收障碍,提出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税收原则及地方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税收障碍,提出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税收原则及地方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军 《河南经济》2001,(5):54-55
作为河南的省会,改革开放20年来,郑州市的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带来子税收的超常规发展。近几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郑州市的税源状况也发生了变革,税源大户连年大幅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提供的收份额有所下降,个体、私营经济提供的税收比重上升较快,股份制经济增长幅度十分惊人;工业税收略有下降,商业税收稳中有升;产业税收略有下降,商业税收稳中有升;产业结构朝着高层次的“三、二、一”序列演变。税源状况的变化,必然对税收收入带来影响。同时,新出台的税收政策对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也将对税收的征收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一系列理论、方针、政策和制度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论断,并在宪法修正案中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以来,我区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壮大,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1333.6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4.9%,上缴税收96.6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21%,主营业务收入3041.6亿元,占全区48.8%,为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充分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发展的要求和潜力相比,我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是:经济规模小,影响力不强;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企业素质参差不齐。在思想观念和工作力度上,仍有不少地方和不少同志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重视不够甚至存有偏见。  相似文献   

5.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第二产业经济税收快速发展。为了达此目的,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培育壮大特色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培植税源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民营经济三十六条的提出更显示出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其相应的税收思路未能转变,管理不当,税收监控措施不完善,因此造成了当今对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的漏洞,就此笔者提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税务管理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山区贫困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桐柏县地税局有效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严年,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到全国税收总额近一半。去年一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46%,达到4180多亿元。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税收年均16%的增长速度。其中,主要来源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涉外税收增加了600多倍,1998年达1233亿元。同时,股份制经济、联营经济税收以每年引.9%的速度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税收也保持了年均ZI%的增长速度c国有经济在全国税收总额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在过去20年间,国有经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份额下降了20个白分点,从1978年的74.5%下降到1998年的54%。非…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建设的总体方略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短短20多年间,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由弱而强,成为不断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众多资料表明,无论是对GDP的贡献率,还是在税收、就业、出口等各个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并还将继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正是因为正确地认识到了非公有制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其发挥的作用,高层决策者审时度势地做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断。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民营经济三十六条的提出更显示出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其相应的税收思路未能转变,管理不当,税收监控措施不完善,因此造成了当今对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的漏洞,就此笔者提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税务管理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张明  张新 《辽宁经济》2009,(2):48-49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民营经济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促进税收增长、安置百姓就业、提升经济总量以及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丽萍 《河南经济》1997,(12):33-33
随着新税制的建立和运行,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税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税部门作为税收的管理,执法和服务部门,在新的形势下,要更新观念,正确认识税收服务经济的观点,强化服务意识,以高效,及时,到位的服务,引导,保护地方经济沿着正确轨道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31%上升到2006年的45%左右,平均每年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占税收总额的比重接近50%,占地税收入的55%以上。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陕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建设西部强省的生力军。尽管发展提速、成绩斐然,但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仍比全国平均水平65%低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刘志栋 《中国经贸》2013,(14):267-268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产业中的餐饮行业也在不断地扩大规模,每年都要为国家上缴大量的税收,随着日渐增多的税收,也出现了大量税收的流失现象。本文从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为根基,对餐饮行业在缴纳税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了分析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税收筹划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科学的论断,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发展。就我们苏仙区来看,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势头强劲,到2000年,全区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2833家,从业人数达到13565人,年创产值89596万元,利税4119万元,分别占全区社会总产值、税收总收入的35.2%和55.9%。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给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已经成为全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  相似文献   

16.
李广舜 《山东经济》2008,24(5):121-124
税收负担既影响微观经济活动,又影响宏观经济发展,同时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物业税是对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在其保有阶段征收的一种税,要求所有者和承租人每年缴纳一定的税款。从物业税的税收负担与政府经济的关系来看,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直接涉及政府的收入规模,从而影响政府的活动范围和经济的规模。本文从对税收负担的理论评价入手,进而分析物业税开征前后的税收负担、全国统一物业税的负担,最后对不同辖区不同税率的税收效应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曾指出:“税收是国家机器的经济基础”。我国的税收概念中也写道,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税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非同寻常。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收取和支出都是用于社会建设和保证人民的生活。在新时代的形势下,如何做好现阶段的税收工作,提高征税的效率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强化企业税收的筹划工作,对于我国税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4年,内蒙古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加快内蒙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采取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初步测算,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为3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0%以上。为促进内蒙古经济增长、繁荣城乡市场、拉动社会投资、增加税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税制改革以来,地方税收作为独立完整的税收体系,与地方经济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地方税收的多寡,同时,地方税收完成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的成败,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地方税收只有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二者相辅相成。从经济与税收的辨证关系入手,正确分析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因素阀的关系,充分利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的调控功能,促进地方经济良性有序发展,构建地方税收增长长效机制,确保巴彦淖尔地方经济税收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