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3年2月12日,京东方科技集团(中文简称“京东方”,英文简称“BOE”)在位于北京酒仙桥的集团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资产交割已于2003年1月22日全部完成。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产业海外收购。京东方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TFT-LCD核心技术与业务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2003,(4)
1.中海油、中石化收购里海项目油田股权 [得分92] 3月7日和3月11日,中海油、中石化都以6.15亿美元各收购英国天然气在哈萨克斯坦里海北部项目的1/12的权益。 2.高盛收购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 [得分91] 2003年2月28日,高盛公司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收购了价值19.7亿元的不良贷款和房地产资产的组合。收购金额为贷款面值的10%左右,投资回报率大约为20%。 3.上海民企19亿元收购“合巢芜高速”经营权 [得分89] 2003年2月27日,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与东方控股有限公司签订高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2003,(9)
并购事件TOP5(2003年7月15日——2003年8月15日) 1.京东方斥资10.5亿港币收购冠捷科技 2003年8月6日,京东方斥资10.5亿港元收购冠捷科技有限公司26.36%股份(共计3.56亿多股)。成为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全球第二大显示器生产商冠捷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2.北京民企12亿收购国有能源资产——黄河尼那水电站 2003年7月20日,华睿集团出资12亿元人民币,完成了对黄河上游尼那水电站整体资产的收购。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一宗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能源资产的交易。 3.汤姆逊巨资收购福地彩管争夺中国彩电制空权 2003年7月18日,法国彩电巨头汤姆逊以6.68亿元受让福地科技  相似文献   

4.
跨国大收购     
继华立集团完成了对飞利浦集团CDMA移动通讯部门的收购和TCL收购德国电视机制造商施耐德之后,2月12日,中国企业跨国收购的资本战刀再次举起,京东方科技集团(简称“京东方”)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TFT-LCD业务,标志着中国大陆企业第一次掌握了TFT-LCD的核心技术。如今,为了实现快速扩张,抢占世界技术、市场制高点,不少中国企业选择了跨国收购的途径。据了解,联想、春兰、创维等我国著名电器企业也都在酝酿跨国收购。 华立集团、TCL、京东方等国内企业的跨国收购,表面看来似乎很顺利,实际上不论他们与外方谈判的过程,还是今后企业的发展,都充满了很多变数,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有很多条道路,如自行研发,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创新,合资合作等,为什么这些企业要选择跨国收购?怎样的企业适于跨国收购?跨国收购要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收购成功后在企业管理方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5.
并购事件TOP5(2003年2月15日--2003年3月15日) 1.中海油、中石化收购里海项目油田股权[得分92]3月7日和3月11日,中海油、中石化都以6.15亿美元各收购英国天然气在哈萨克斯坦里海北部项目的1/12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财经界(学术)》2003,(9):48-49
并购事件 TOP5 (2003年7月15日--2003年8月15日) 1.京东方斥资10.5亿港币收购冠捷科技 2003年8月6日,京东方斥资10.5亿港元收购冠捷科技有限公司26.36%股份(共计3.56亿多股).成为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全球第二大显示器生产商冠捷科技的第一大股东.  相似文献   

7.
继5月宣布收购英国第二大的谷物类和谷物条食品生产商维他麦60%股份后,近日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再度出手海外收购。 据悉,光明相关人士将于近期赴法国,就波尔多葡萄酒出口商Diva70%股权收购案进行交割,进军葡萄酒行业,扩张其多酒种布局。去年1月,光明旗下上海糖酒集团与全兴酒业原股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投资2.4亿元收购了全兴67%股权,从而完成了白酒的布局。  相似文献   

8.
汪姜维  魏巍 《新财富》2004,(12):68-76
京东方让我们看到了目前中国最具规模通过收购进行包括核心技术在内的产业链整合案例。从计划收购TFT—LCD业务,转而通过相对控股的海外子公司收购成本较低的STN—LCD及OLED业务,再通过100%控股的海外子公司收购拥有核心技术的TFT—LCD业务,最后直接收购拥有分销渠道的冠捷科技,并在收购基础上转向国内投入巨资设立第五代TFT—LCD生产基地。从技术到市场、从相对控股到绝对控股、从海外到国内,京东方已共计投入75亿元进行这一并购整合之旅。如果加上第五代生产基地进一步7.49亿美元的投入,总的投入将高达137亿元。收购效果立竿见影。京东方2003年度和2004年第1季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134%、387%和64%、695%,2003年度净利润高达4.03亿元,2004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更高达5.21亿元,这相当于其2000—2002年净利润合计的2倍。但收购融资所致的高财务杠杆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虽然通过增发B股、出售部分非主业资产,京东方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其今年第3季末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66.3%,破产风险指标已降至1.21的破产线边缘。更为严重的是,收入和利润增长似乎难以持续。2004年4—11月,TFT—LCD面板价格大幅下降约40%,第3季度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67%,相关产品市场占用率也不断下滑,第3季度京东方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这距离TFT—LCD业务并购完成还不到2年。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学术)》2003,(10):44-45
并购事件TOP5(2003年8月15日--2003年9月15日) 1.上港集箱收购外高桥(600648)资产2003年9月6日,上港集箱(600018)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耗资23亿收购控股股东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所属的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期资产. 2.中化国际整合优势资源2003年9月8日,中化国际(600500)斥资17.04亿元向母公司收购化肥业务,完善其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摆脱其单一依靠化工业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2003,(10)
并购事件TOP5 (2003年8月15日——2003年9月15日) 1.上港集箱收购外高桥(600648)资产 2003年9月6日,上港集箱(600018)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耗资23亿收购控股股东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所属的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期资产。 2.中化国际整合优势资源 2003年9月8日,中化国际(600500)斥资17.04亿元向母公司收购化肥业务,完善其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摆脱其单一依靠化工业务的局面。 3.德隆加速扩充汽车制造业 2003年8月15日,德隆旗下湘火炬(000549)收购珠海华晨持有的航天华晨50%的股权,收购价格为35971万元。 4.聊城政府亲自操刀重组华润闪电入主东阿阿胶 2003年  相似文献   

11.
陈福 《新财富》2007,(6):98-104
以盈盛投资为载体,全兴集团管理层于2003年完成了MBO,但购买国有股权所支付的4.126亿元却让其背负了巨额债务。分析显示,为了还债,盈盛投资涉嫌以做亏全兴股份(现已更名为“水井坊”)业绩的方式套用上市公司资金、私有化上市公司资产并套现、高比例分红、注入资产套现、股权抵押等种种手法腾挪资金。为了彻底解决债务问题,盈盛投资于2007年初将所持全兴集团43%的股权转让给帝亚吉欧,自己仍持51%股权保持对全兴集团的绝对控股地位。这一安排无疑为外资直接谋取上市公司控制权加设了一道“防火墙”,看似高妙,然而隐患仍存。分析水井坊的股权架构,我们发现,帝亚吉欧只需从二级市场获得5.42%的股权,就可成为水井坊的第一大股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财经界》2003,(8)
1.东盛集团并购潜江制药 2003年6月19日,东盛集团、西安风华医科以6.44元/股的价格“接管”潜江制药原三股东持有的所有国有法人股3691.20万股。东盛集团收购潜江制药2150万股,占其股份的29%,交易金额为1.3亿元人民币。 2.德隆收购仙童多尼尔飞机公司 2003年6月26日,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德国仙童多尼尔(Fairchild-Dornier)拥有的728型新款客机制造项目。使德隆拥有了世界支线飞机制造的领先技术,也使中国在这一制造技术上一举飞跃15年。 3.TOM收购华娱64%股权 2003年7月3日,TOM将以每股2.535港元的价格发行约2100万TOM新股,收购华娱电视约64%股权,成为最大股东。 4.三九集团收购日本东亚制药 2003年7月6日,三九集团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11日,全兴集团第一大股东——成都盈盛投资控股公司(股份转让前持有全兴集团94%股份)142名股东以全票通过,批准盈盛将全兴集团43%的股份转让给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全球第一大酒商帝亚吉欧(2005年营业额达1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商场现代化》2014,(13):10-10
迈点网5月7日报道,国内最大的酒店集团——如家酒店集团今日在上海宣布,公司于5月1日完成收购昆明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公司)旗下云南云上四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股份的正式交割。此项收购现金价格为2.3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财经界》2003,(11)
1.美国国际集团收购中国人保股份 2003年10月9日,保险及金融服务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协议收购中国最大的综合保险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9%的股份。 2.中旅集团并购哈尔滨中国旅行社 2003年9月15日,中旅集团与哈尔滨中国旅行社组建哈尔滨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中旅集团股本占51%,绝对控股。从而中国中旅集团成功重组了哈尔滨中国旅行社。 3.华强集团完成管理层收购 2003年9月29日,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将46%和45%的国有股分别转让给集团的员工与管理层和深圳华强合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转让价格  相似文献   

16.
2013年9月,双汇国际耗资71美元完成对全球最大猪肉加工商及生猪养殖商史密斯菲尔德(简称SFD)公司的收购。这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一桩收购案,联想集团收购IBMPC业务也不过是12.5亿美元的标的额。中国企业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案例也发生在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宣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总对价约15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2003,(7)
1.北大方正收购苏钢集团 2003年5月29日,北大方正集团对苏州市苏钢集团进行全资收购,将在3~5年内对苏钢集团注入27亿元巨资。 2.沃尔沃16亿合资中国重汽公司 2003年6月9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瑞典沃尔沃卡车公司成立合资的“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公司合资期限为30年,总投资额为16亿元人民币,双方出资比例各为50%。 3.民营控股华安获准内地首家民营财险公司诞生 2003年5月27日,华安保险公司59%的股份由特华投资及其他民  相似文献   

18.
建兵 《商界名家》2006,(5):36-38
外资啤酒的攻势如潮。2006年1月.世界第一大啤酒集团比利时英博啤酒以超过58亿成功收购净资产5亿的福建雪津啤酒.除此之外.英博还收购了珠江啤酒25.31%股权。浙江KK、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中国的啤酒业务等。  相似文献   

19.
海航集团近日宣布,集团以10.5亿美元价格正式完成对GE SEACO公司100%股权收购,收购完成后,GESeaCo将会成为海航集团现有物流及金融业务的核心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闻背景:2006年12月11,水井坊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的控股股东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帝亚吉欧高地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其所持全兴集团43%的股权转让给帝亚吉欧。转让后,按照全兴集团持有水井坊38.71%股份计算。帝亚吉欧将间接控制水井坊16.64%股份.持股比例仅次于全兴集团,成为水井坊的第二大股东。在股权转让经有关商务部门批准后,水井坊将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该协议的签署,被业界解读为“外资在中国唯一没有涉足的最后一个产业——白酒行业的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