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如何选择舞蹈钢琴伴奏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歌 《价值工程》2014,33(33):306-307
乐为舞之声,舞为乐之容,可见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形象。舞蹈表演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不仅是简单的将舞蹈动作展现给观众,更应该将舞蹈的思想与情感传达给观众,与观众产生共鸣。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若想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就必须选择合适的音乐伴奏,充分激发观众的神经,为其带去一场场视听盛宴。目前在舞蹈表演中,常常会选择钢琴伴奏的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的钢琴伴奏,都隶属听觉艺术中的音响效果合作范围。那么对于不同的舞蹈作品及表演形式,如何选择恰当的钢琴音乐伴奏成为了舞蹈作品创作者与表演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的情感是紧密联系的,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的感知、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都受到自身和教师情感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重点强调把情感教育作为早期教育的重要领域,从理论到实践确立情感教育在早期教育中的特殊地位,这无疑是幼儿教育价值观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非常明显。情绪、情感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悦的情感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悦的情感就会导致他们做出各种消极行为。因此,情感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克罗齐的直觉理论中,直觉是表现、是创造,是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艺术是抒情的直觉。艺术直觉是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不自觉地迅速、直接把握创作对象的认知心理能力。艺术直觉具有情感性、整体性、直接性和非逻辑性的特征。绘画是视觉艺术,它通过构图、色彩、线条构成艺术形象,直接诉诸欣赏者的视觉感官。艺术家对线条、色彩、构图的运用处处有直觉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给人以美的视觉,听觉的享受,音乐还可以使人向善,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美学联系紧密,它充分的表现了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它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把艺术作品真实地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音乐表演的心理尤为重要,它和人类的任何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  相似文献   

5.
音乐艺术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时间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有组织的声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出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不同,它没有清晰明确的视觉形象,也不像语言艺术那样,用清晰的语言生动地描述生活.但音乐艺术研究是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种使情感充分体现的艺术,演唱者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现就情感在音乐表现力中的培养问题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设计已经成为文明和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如今的社会,我们需要设计师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要求设计作品不但实用,也要让人耳目一新.所以创新能力对设计师也尤为重要.设计思维过程异常复杂,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在艺术设计创作活动中,既有作者的心理定势和生活体验形成的思维认识内容,又有表象、直觉、记忆、个性和情感等心理内容,还包括无意识中艺术灵感的顿悟,是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之间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设计思维.本文围绕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第二度创造是音乐表演者在进行成功的音乐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艺术表演者,我们应如何着手培养?本文从心理学,文化修养,艺术想象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第二度创造是音乐表演者在进行成功的音乐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艺术表演者,我们应如何着手培养7本文从心理学,文化修养,艺术想象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郑书洁 《活力》2014,(10):44-45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且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综合各种艺术成分浑然一体的艺术。中职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在入校之前没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少有学生有机会接触正统的艺术知识和活动,有些学生甚至从小学开始就没有正规地上过音乐课。让戏曲艺术走进中职音乐课堂,不仅可以传承戏曲文化,促进对学生的素养教育,丰富中职音乐课堂的内涵,还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养,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第二度创造是音乐表演者在进行成功的音乐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艺术表演者,我们应如何着手培养?本文从心理学,文化修养,艺术想象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晓彬 《活力》2010,(12):303-303
文学是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客观地反映现实的艺术.文学包含的种类很广,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它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情感。情感则是反映心理活动的一种直面表现.文学作为一种品味高尚的心理情感就需要一种大众化媒介载体才能够被广泛传承。  相似文献   

13.
舞蹈不单纯是一门肢体艺术,它更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活动的产物。他不仅仅是舞蹈动作的表达,更是在发挥想象力表达情感的过程。缺乏想象力的舞蹈表演是没有生命力的。本文主要分析舞蹈与想象力的关系以及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并进而对如何培养想象力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想象能力非常重要,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科学与艺术。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可以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问、鼓励孩子独创、启发孩子思索、扩大孩子视野等多方面着手。而用打"卡片牌"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是笔者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直觉是灵感现象中的核心因素,是灵感洞察事物的一种特殊能力,正是这种洞察和对刺激物的直觉能力,使创造主体头脑中潜在的信息突然与显意识沟通而产生认识的飞跃,进入理性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直觉就没有灵感思维到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张哲 《活力》2014,(10):121-121
一、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通过节奏、节拍限定舞蹈动作的时值和速度,更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及其包含的思想内容成为演员进入角色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音乐展开的过程也是舞蹈演员情绪展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杨姝荣 《活力》2006,(3):195-19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之中。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之一。在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和音乐表现应当是弹奏技能培养的结果。感受音乐是指每个人内心的音乐感受,而表达音乐是指音乐感与音乐理解在演奏中的体现。教学实践发现,许多钢琴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善于领会音乐语言,弹出来的作品平淡机械,了无生趣,音乐感觉严重滞后于音乐技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钢琴教学多数只注重了纯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感觉的综合培养。学生缺乏深厚的音乐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灵魂,更无从触类旁通地进行钢琴独奏之外的即兴伴奏、乐曲配编、简谱伴奏等话动。  相似文献   

18.
陆萍 《价值工程》2011,30(10):211-211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直观,给予人以教益,或者说是将教育寓于情感之中、趣味之中和娱乐之中,潜移默化地使人在情操上得到陶冶、道德上得到修炼、心灵上得到震撼。因此,音乐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审美的感受、表达和创造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戏曲中色彩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好文 《活力》2014,(24):35-3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在原始社会已经开始萌芽,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为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等诸多表演艺术的完整戏曲体系。戏曲在舞台的表演中演绎了动人的情感以及时代的内涵,色彩是戏曲舞台上对观众感观产生的最直接影响,通过色彩对视觉的冲击,直接准确的传递出艺术世界里微妙的感情,实现在艺术与欣赏之间搭一座桥梁,引发观众心理上与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情景教学和情感的运用,本文结合中学音乐课程的特点,对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情感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