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奔小康”与“闹饥荒”周云龙一位有识之士说:"如今在农村,多一个能歌善的,就少一个打架赌博的;多建一个文化站,就等于少建一所监狱。"十几年改革开放,农村发展日新月异,不容忽视的一面是:有些乡村文化站不是被出租办实体、开商店,便是让"铁将军"把门;农民...  相似文献   

2.
要正确区分“税”和“费”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基层,常遇到一些"税"和"费"混淆不清的现象,其实"税"和"费"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是两回事。其主要区别是:一、征收的单位不同。"税"是由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各自分管的税收...  相似文献   

3.
“四重”、“四轻”不可取当前,在村级班子建设中,乡镇党委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倾向:1、重"一把手"素质,轻群体素质;主要表现为:在言谈上,有些乡镇领导于部在公开场合讲话时,一讲到村级帮子建设,就片面强调"一把手"如何重要,只字不讲班子群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叶静 《财会月刊》2012,(11):I0010-I0010
在埃及首都开罗的东南老城区,有一处令人称奇的地方——“死人城”。那里原是成片成片的坟墓,地面上的低矮建筑(其实是有钱人家盖的墓室)里却住着活人,因格局和分布酷似城区,故称“死人城”。  相似文献   

5.
一个大活人怎能被"苍蝇"击倒呢?且听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9月,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已经暂时领先对手,胜利在望,他只要再有一次击球,就可以登上冠军的宝座,多年的努力将获得丰厚的回报,他要用这块金牌回报父母和亲人,从此他将衣食无忧,富贵终生。  相似文献   

6.
刹一刹“死人”吃喝风给死者供饭的形式,本来就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民间借此祭奠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亦未尝不可。但是,遍观今日之城乡各地,许多人热衷于“供饭”,而且档次越来越高,甚至模仿活人样式在饭馆酒楼公然摆起豪华的“死宴”。“死宴”之风来势凶猛,危...  相似文献   

7.
撰写财政审计报告遵循“二不”“三体现”北京市宣武区审计局撰写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报告,遵循"二不""三体现"的指导思想。"二不":不求厚重求适度,不求详尽求精炼。即:不追求篇幅长、内容面面俱到、问题罗列过多,而要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论述...  相似文献   

8.
放宽“酒政策” 莫树“酒形象”笔者偶染小疾,走进医院。遇上几个认识的人,张三问:"怎么啦,是不是酒喝多了?"李四也问:"不能喝酒了么,来找医生?'哪个"酒"字,说得特别重。我真想和他们吵一架,但忍住了。我素不贪酒,不攀酒,也不会斟酒、劝酒,更不会、也...  相似文献   

9.
“刁民”斗得过“李鬼”吗?被某些商家称作"刁民"的王海购假索赔的新闻被媒介炒得沸漠扬扬,对其评价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无论结论如何,有一点是青定的,即:"刁民"已令"李鬼"们闻名丧胆,王海给向来逆来顺受的中国消费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制...  相似文献   

10.
听“爹爹”的与听“老子”的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广大农民无不拍手称快。不少农民将这些文件抄录,剪贴在家中,视为"尚方宝剑"。然而,文件好,政策好,还要执行好。耳闻一村干部在收款遇阻时,公然对农户声言:"你是听爹爹的(当地为祖父辈),...  相似文献   

11.
到底什么是“正宗”妻子买回一只德州扒鸡,据说是"正宗"的,一尝却大失所望。她无可奈何地说:"现在的东西真难买,许多商品都标着'正宗',真分不清真假。"说起正宗,我也深有感触,不知从何时开始,"正宗"标记如雨后春笋在许多店铺摊档亮相:什么正宗牛仔裤、正...  相似文献   

12.
“官老爷”戏解夏光明"官老爷",灵长目,官科、老属、爷种。陆生哺乳类;体呈圆形,长约七尺,嘴尖皮厚,胃分多室。头戴精致"乌纱帽",脚穿锃亮皮鞋,身着五彩缤纷的"花架子";其生活习性:一是高高在上。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层少,善于"文山"避暑纳凉、"会海"...  相似文献   

13.
“开后门”     
“开后门”小时候,常听大人讲些有关"开后门"的人和事,其语气里自然有愤怒与不满。参加了工作,家人及亲朋友好有时也来要求为他们"开后门"。对此反感,很不情愿,总是按兵未动。但在拒绝他们的诸多要求中,既悔又愧于几年来都没开一次这道"后门":托熟人买到他们...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危害大扬立稳,王东明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在销售紧俏商品物资时,价外加价,不开销售发票,将这部分收入不作"销售"处理,挂在"其他应付款"帐上,井从中支付一些不合规的开支,我们将这种作弊手法叫作"体外循环",也有人叫它:"大帐上的小...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三讲”活动 总结“三讲”经验熊茶根樟树市审计局把"三讲"活动列入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有组织领导,有计划安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交流,抓得扎实,抓出了成效。其主要做法:1、坚持"三个集中"。即集中内容、集中人员、集中时间。该局每月集中...  相似文献   

16.
警惕“小康村”建设中的“大跃进”我们深入乡村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在小康村建设上,存有不同程度的浮夸、虚假现象,搞小康建设"大跃进",其主要表现是:一、行政强制办企业。有些地方为了督促农村办企业,制订出台了一些过激性的发展政策,多以党纪、政纪处分为...  相似文献   

17.
“农盲”现象不可忽视在田间劳作,常听老农们唉声叹息:"现在青年人不会种田了,将来怎么得了!"笔者身在农村,根据本人的耳闻目睹,对老农们的叹息深有同感:下懂农业、不会做农活的"农盲"增多,农村劳力严重断层,农业接班人是个值得引起重视的大问题。只要稍微留...  相似文献   

18.
“攀穷”与“镀金”近年来,领导干部"攀穷"蔚然成风。许多领导干部主动与困难户结对子,真帮实扶,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但是,也有把"攀穷"当"镀金"的现象,有的"攀穷"填在表上,叫在口上,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上,帮扶不见效;有的不是真情实意地扶贫,而是利用职...  相似文献   

19.
“厅级”干部与“窑洞”干部时下,有这样两种干部对比鲜明,反差强烈。一曰"厅级"干部,二日"窑洞"干部。何谓"厅级"干部?就是在餐厅大吃大喝,在舞厅大跳大舞,在歌厅大歌大唱的一些"酒精"考验的"油袖"干部,人们戏称其为"厅级"干部。何为"窑洞"干部?就...  相似文献   

20.
“扶贫点”不应是“度假村”近期下乡工作,听到群众议论这样一件事:某单位驻该村扶贫工作组名不符实。农村抢种抢收,抗旱救灾时见不到他们的身影,而每逢节假日,却常见他们携妻带女、蜂拥而至,打扑克、搓麻将、钓鱼、划船……酒醉饭饱后尽兴而归。"扶贫点"成了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