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厨房食用级""100%天然无合成的润肤霜"关于护肤,总有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冒出来,如今,"可食用"俨然已成为最热门的概念。与其他化妆品相比,"可食用"级护肤品标榜产品成分的天然性及安全性,强调其成分甚至达到可食用级别。那么这些"能吃"的护肤品真的更好吗?(6月3日《科技日报》)一提到"可食用",就会给人一种绿色、健康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100%纯天然美白”、“无化学成分添加”等类似的宣传语经常出现在化妆品广告中,很多消费者也认为“纯天然”就是完全无害,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中国消费者协会2011年11月初发布的《美白类美容护肤品消费指引》明确指出,凡是宣称纯天然植物成分的美白产品,均不符合基本的化妆品科学常识。  相似文献   

3.
"无刺激,无过敏,含天然成分100%。"打着"纯植物"旗号的化妆品比比皆是,女性朋友普遍认为只要是天然的、植物的,就是最安全的。据了解,目前根本没有什么百分之百纯植物的化妆品,但无论你随便走进哪家商场或超市的美容产品专区,  相似文献   

4.
"我从商场拿回来的化妆品小样(比化妆品正品容量少的试用装)都没有生产日期,化妆品是用在脸上的,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近日,有消费者向本刊记者反⒊。随即记者就化妆品小样问题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发现化妆品小样的"水"太深,远不止没有生产日期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5.
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近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来自日本宝洁株式会社蜜丝佛陀公司制造的SK-Ⅱ品牌系列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铬和钕.据报道,铬为皮肤变态反应原,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病程长,久而不愈.钕对眼睛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吸入还可导致肺栓塞和肝损害.这个新闻让大家对知名品牌化妆品的信任度骤然下降.那些宣传美白、保湿、紧致功能的护肤品"噱头"成分,到底效果怎样?记者今天就请业内资深人士做一解读,也许答案会让你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6.
完美无瑕的肌肤是每个女人毕生的追求,因此,即使家里护肤品堆积如山,她们也不惜一掷千金,继续把各种号称拥有新功能的护肤品据为己有。然而,近日被大众一向追捧的某大牌化妆品含有违禁成分;某消费者使用了在美容院销售的含激素护肤品,导致依赖性激素皮炎等事件,让女人们惊愕不已。护肤品怎么买才安全?  相似文献   

7.
3月3日两会现场。对于"你对中国国产奶粉有信心吗?"的追问,全国政协委员、CCTV主持人崔永元直截了当地回答:"当然没信心啦。"记者问:"不是说中国内地奶粉99%是合格的吗?"小崔说:"我哪知道1%在哪里呀?"且不说99%的合格率可信度备受质疑,即使这一数字真的可靠,内地奶粉也并非高枕无忧。小崔一句"我哪知道1%在哪里",道出了天下父母的辛酸与忐忑,要知道,1%的不合格产品毁掉的就是一个家庭100%的幸  相似文献   

8.
日化行业即日用化工品行业,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重要分支.日化行业通常细分为六大类:化妆品(含美容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肤品、发用化妆品)、洗涤用品(含皂类、洗衣粉、洗涤剂),口腔卫生用品(含牙膏、漱口水等),香味剂与除臭剂,驱虫灭害产品,其他日化产品(如鞋油、地板蜡等).其中,化妆品的产业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的护肤品、化妆品销售途径中,以"专卖店"为出售窗口的形式存在隐患较为明显。此专卖非彼专卖,并不是某品牌化妆品的专营店,而是出售各种"进口名牌化妆品"的小店,主要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没有中文说明。在这些专卖店中出售的各种化妆品的外包装上基本都没有中文说明,即使有也就是用一张不干胶纸贴上去的,上面往往只是标有产品的名称、产地、功效。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糟糕的天气,一时间,微信朋友圈里"环保化妆品"成为销售爆款。这些及时抓住商机的化妆品商家宣称,护肤品和化妆品可以"抵御"污染。这些所谓具有防空气污染功效的化妆品,价格也比较贵。环保化妆品销售火爆最近,一些城市频繁出现的糟糕天气,让不少化妆品变成"环保牌"。不仅微信朋友圈卖化妆品的,都宣称自己代理的产品,增加了防污染功效。而且在很多购物网站,"环保化妆品"的种类也不少,其中  相似文献   

11.
1月9日,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联合对深圳的进口化妆品市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专项检查行动,共清查102个化妆品店铺,查获涉嫌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化妆品 459件。 当天上午,执法人员突击检查“女人世界”商场时,几家店铺的店主一见执法人员就急忙“哗哗”拉下卷闸门,挂上“停业”的牌子后溜走。检查发现,该商场有40多家进口化妆品专柜存在售假行为,大量汞和铅严重超标的祛斑霜、假冒“玉兰油”等名牌护肤品、没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生产许可证的护肤品以及无中文标识的所谓法国香水等进口化妆品在这些店…  相似文献   

12.
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近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来自日本宝洁株式会社蜜丝佛陀公司制造的SK-Ⅱ品牌系列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铬和钕。据报道,铬为皮肤变态反应原,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病程长,久而不愈。钕对眼睛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吸入还可导致肺栓塞和肝损害。这个新闻让大家对知名品牌化妆品的信任度骤然下降。那些宣传美白、保湿、紧致功能的护肤品“噱头”成分,到底效果怎样?记者今天就请业内资深人士做一解读,也许答案会让你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3.
许多美容护肤品声称可透过皮肤吸收,那么,来自疫区的化妆品对人的潜在威胁将更大。化妆品的安全性与动物性原料成分提取处理工艺有关.有些处理方法就难以灭活“疯牛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首先,选择化妆品最重要的是看其质量是否有保证.选购化妆品时要看"三证"是否齐全,即产品合格证、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名厂、名牌是个参考因素,但关键看产品成分是否含有香精、防腐剂、色素、动物成分,是否经过皮肤测试.  相似文献   

15.
《企业标准化》2010,(1):50-50
能瞬间增加睫毛的睫毛膏、能消除皱纹的护肤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的化妆品广告不断拨动着爱美人士的心弦。这些护肤品真有广告上演示的那样神奇吗?  相似文献   

16.
市场呼吁新标准化妆品的广告和外包装通常都会说:富含天然植物精华,及活性因子,使肌肤美白,抗衰老等……那么所谓的“精华”、“因子”之类的成份到底是什么呢?产品说明书上却鲜少提及。如今药品、食品等都需要注明成分,那么化妆品何时才能将成分列出呢?据业内人士介绍,化妆品的成分一旦全部按化学名或标准的中文名列出,那么它头顶上的那顶神秘的光环就会黯淡不少。其实只要看看化妆品用的是什么原料,就可以知道这个化妆品的质量优劣和适合人群。一般来说,化妆品原料主要分为油脂、粉类、溶剂类、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五大类,比如甘油、硬脂醇和液体石蜡就属于油脂类原料,而氢氧化钠则是常用PH值调节剂。可见,标签上的“噱头”一旦挑明了,它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其实它里面含有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引起过敏甚至严重的会中毒。化妆品的销售人员通常都会对消费者夸大产品的效果,而对其产品的成分也一无所知,甚至说即使标注出成分了,消费者也很难搞清楚。但是消费者既然花了钱,就应当有知情的权力。据相关信息,由国家轻工业联合会牵头,宝洁、联合利华、上海家化、丽源资生堂、安利、北京三露等多家企业参与起草的《化妆品通用标签新标准》要于2004年内正式实施。新标准最引人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三折的兰蔻,四折的雅诗兰黛"……这些与专柜相比极具诱惑的价格,助推化妆品进入线上消费高潮期,一批汇聚多个国外一线品牌的化妆品垂直B2C网站如聚美、乐蜂等纷纷涌现。但丽人丽妆CEO黄韬对记者直言:"目前网上销售的化妆品80%都是假货。"化妆品网站的成长一直伴随着业内人士对其卖水货、假货的质疑。网友"水族馆里的一条鱼"在微博中贴出在某网站买到的产品与美国买的正品对比图,并写道:"牛油果(眼霜)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导刊》2013,(3):119-119
品牌故事:1946年,雅诗兰黛大人创立了雅诗兰黛,且选用“兰黛的蓝色”作为品牌的标志颜色。经过几十年的小懈努力,终于使之成为美国最大的化妆品集团以及世界第一的高档化妆品公司,将美丽及时尚融入当时女性所向往的生活环境。产品涵盖广泛的女士化妆、香水和护肤品以及男士香水和护肤品。  相似文献   

19.
郁美净——没有广告的奇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是一个国产化妆品意图收复失地的年份:佰草集在法国销售卖到几乎脱销,产品进入丝芙兰法国所有275家门店,并将进入荷兰、意大利市场,有着百年历史的"双妹"牌化妆品,借助旧有影响力,重装上阵,定位于高端路线……这些取得的胜利激励了"百雀羚"等等国产老品牌,在越来越高涨的对于国产护肤品的拥护热潮中,国产老品牌也意图重寻当年荣光,但是,却面临具体环境的制约--这些老品牌是不可能像大型国际公司那样一掷千金去进行一场广告战役的.  相似文献   

20.
蚕茧经缫丝后,残留有大量的茧衣及汰头渣。这些缫丝下脚料含有丰富的丝蛋白,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丝蛋白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含有多种氨基酸,能被皮肤吸收,供给皮肤角质层一定量的所必需的氨基酸,对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而护肤品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因此,利用缫丝下脚料为原料,开发高级丝蛋白护肤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用稀碱溶液从缫丝下脚料中提取丝蛋白,配以适当辅料制成丝蛋白护肤霜。该产品无异臭,外观良好,手感细腻。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中对产品外观及所用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