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合并会计报表是当今会计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被称为“国际会计领域三大难题之一”。本文拟就不同的合并理论及其相关的若干深层次会计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方面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一、企业合并相关知识企业合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兼并、控股等形式控制和操纵其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企业合并的三种方式是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取得控制股权即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一家公司取得其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净资产而后者宣告解散,也称兼并。吸收合并的结果是只留下一个单一的经济主体和法律主体。创立合…  相似文献   

2.
郑大喜 《广西会计》2000,(11):17-19
本文拟就合并报表编制的规定及相关会计处理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以便发现问题 ,为我国今后制定和改进合并报表准则提供一些建议。一、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及其选择根据IAS2 2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有购买法和股权联合法 ,各国会计准则对其选择也有一定差异。购买法。它将企业合并视为购买行为 ,注重合并日资产、负债的实际价值 ,因此被并企业资产、负债应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估 ,购买成本超过所取得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确认为商誉 ,并在其使用年限只分期摊销。合并发生的直接费用作为购买成本。合并企业留存收益可能因合并而…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及分类 企业合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经营目的,通过兼并、控股等形式控制和操纵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企业合并主要包括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为一家企业,其中只有一家企业继续保留法人资格,其他企业的法人资格随着合并而消失,合并后留存的企业对所有被合并企业原来的资产实行直接控制和管理。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由于被合并企业已清算解散,合并后的企业仍然是一个单一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因此合并后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合并前的相同,有所变动的只是会计报表反映的对象,不涉及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创立合并是指几家企业协议合并组成一家新企业。在创立合并的情况下,原来的企业不复存在,其资产全部转由新企业控制。由于创立后的企业与普通企业一样,仍然是一个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因此也不涉及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经济的发展兴起了企业合并浪潮,合并财务报表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关系,并就国际企业合并报表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业务的发展,合并会计问题引起了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极大关注,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有关企业合并的一系列准则.本文拟结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对合并准则中有关合并会计的变革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类型不同,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同,因而对商誉的处理就不同。本文主要从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规范来探讨有关合并商誉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亦璇  邓燕 《企业导报》2011,(13):134-135
合并财务报表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并范围,确定哪些企业应纳入合并范围,而哪些企业应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正确界定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报表的重要前提条件,合并范围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的划分标准不同导致企业合并过程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计税基础可能发生改变,从而会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文章从税法对企业合并所得税处理的规定出发,分别探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合并理论、合并范围、合并方法,分析了合并方法对财务指标及融资的影响以及我国企业合并理论的运用现状。最后,对合并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的发展兴起了企业合并浪潮,合并财务报表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关系,并就国际企业合并报表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企业合并是资本运营的高级形式,但在我国成功的案例还不多,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企业合并现状的分析,重点提出企业合并的主要问题———企业合并后的资源整合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明轩 《会计之友》2008,(26):41-42
企业合并的财务处理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多个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更是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企业合并可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相应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亦有所不同。本文仅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涉及到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进行论述,就这一问题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控股合并是指合并企业通过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被合并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在合并后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的一种企业合并形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别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本文就准则中所涉及的控股合并的相关会计问题做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订立合并协议,依据法律和法规,归并为一个企业的法律行为。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就企业合并的形式及其会计处理作些探讨。一、企业合并的形式企业合并据法律形式可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制股权合并3种主要形式。1.吸收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一企业通过货币资金或其他手段购买另一企业的全部净资产和所有权,从而实现拥有和吞并该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即兼并。采用吸收合并形式,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我国企业实行现代企业管理的进程中,一种新的会计报表制度——合并会计报表开始在企业中推行。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及其向股份制转化,尤其是建立控股公司后,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企业使用合并会计报表来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的沟通。 由于这是一种新的会计方法,对它的使用和存在问题均需要更多的了解,本文将结合有关的合并理论,就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1 内部交易抵销 内部交易事项主要包括内部资产交易和内部债  相似文献   

16.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反思与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企业合并会计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随着换股合并在我国的出现,购买法的使用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多起换股合并采用了权益结合法。本文拟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对企业合并不同会计方法的实质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正确使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一、我国企业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合并报表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不断进行分化、重组与合并,合并会计报表就成了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文章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合并报表的现状,进一步深刻分析了我国企业合并报表所遇到的问题及局限性,并进一步针对性提出了几点改进对策与建议,以便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信息使用者.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中对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进行了规范,无论是同一控制下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直接相关费用都计入当期损益,不影响合并成本。然而,若企业合并是通过多次投资分步实现的,根据现有的准则和准则解释规定,直接相关费用问题将和一次达成企业合并存在差异。本文针对此,对分步实现企业合并时的直接相关费用问题进行梳理,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企业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涉及报表合并的范围、合并报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提出了相关要求,对指导企业合并报表业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9号)对企业分立、合并业务中当事各方涉及的所得税处理问题予以明确规定:企业合并,通常情况下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弥补。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有关资产,计税时可以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成本。被合并企业的股东取得合并企业的股权视为清算分配。合并企业和被合并企业为实现合并而向股东回购本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与发行价格之间的差额,应作为股票转让所得或损失。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收购价款中,除合并企业股权以外的现金、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