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大城市郊区、县农村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研究》协作组于1983年7月10~23日在广州市召开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广州、成都、西安、重庆、哈尔滨、南京11个大城市和深圳特区以及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共13个课题组的科研骨干和会议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讨论并提供论文和调研报告70余篇。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武少文、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蔡子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顾问王耕今等同志到会并作了报告。会议讨论的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郊区农村经济,是与城市经济联系密切,又与城市经济互为依托的区域性经济。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城乡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探讨大城市郊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对于促进大城市经济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大城市经济中心的作用,对于实现缩小城乡差别,达到城乡共同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天津市郊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和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大城市郊区农垦经济研讨会于1986年6月25日至29日在重庆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农垦经济研究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八市和四川省农垦部门、中国农垦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问题》和《中国农垦》编辑部及有关院校的代表23人。与会代表往相互交流大城市农垦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大城市郊区农垦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讨论。内容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城市郊区、县农村经济结构与发展战略研究组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委托,于1984年10月在成都市召开了全国城郊经济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会议针对当前城市改革和城郊发展情况,对下列专题提出了阶段性的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大城市郊区农业的特征 大城市郊区农业规划不同于中小城市,更不同于乡镇。得天独厚的地域,是其最突出的一个特征,由此所决定的乡镇企业、劳动力、产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等规划内容与中小城市、乡镇有较大的分异。以北京海淀区为例,地域特征十分突出。地处京西北近郊,随城市建设占地规模逐年增加《近一、二年较缓和),形成城乡相互包围,反包围,半包围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国际农村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6日—29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农业经济学家国际协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学会联合召开的。 如何选择和确定农村发展战略,是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课题之一,而农村发展又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第一届农业经济学术讨论会于8月21至23日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探讨有关农业经济理论问题和首都郊区农业经济问题。 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农业经济专家、学者、教授、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共二百多人。中国科学院副秘书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在北京召开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同志围绕沈阳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的《对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若干看法和建议》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福建省林经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5日至9日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的代表共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来自16个省、市、自治区的论文100篇。会议主要从农村林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经所、遂宁市经济研究所于1987年2月5日~18日在射洪县召开了四川省农村家庭经济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省委农研室、有关大专院校及部分地、市、县政研室和农业部门的代表66人参加了讨论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调查报告40余篇。到会代表对家庭经济的概念、性质,家庭经济与合作经济的关系,家庭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当前发展家庭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经济》编辑部于1992年6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九十年代农村改革与发展新经验研讨会。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和经验总结报告50余篇。会议对农村80年代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对90年代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任务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广州农业发展的探讨许怀高长期以来,在我国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生产要素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得不到真正应有的重视。在一些诸如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由于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得郊区农业往往受到忽视。事实上,大城市郊区的农业完全可...  相似文献   

13.
走出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首都,也是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除了具备"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空间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超大城市发展规模、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导向、首善之区高标准要求等鲜明特点.推进北京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紧扣首都特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首都...  相似文献   

14.
大城市郊区农垦经济研讨会于1986年6月25日至29日在重庆市召开。会议在相互交流大城市农垦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大城市郊区农垦经济的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内容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等四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四川省农村商品经济理论讨论会于1984年9月10日至9月14日在成都召开。省内外近150名代表参加了讨论会。会议围绕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有关问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讨论内容涉及到我国现行体制、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管理手段、价格体系以及当前的农村经济政策。代表们比较集中地就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江西省计委和上饶行署联合在江西省玉山县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和2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大专院校、计划、农业区划和农业部门的代表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一)全国国营农场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2月10至20日在广东省湛江农垦局湖光农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农垦系统的管理部门、部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少数农场的代表。北京农业大  相似文献   

18.
对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就是要对城郊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下面就成都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谈几点认识。一、制定城郊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问题成都市是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由原成都市和温江地区合并后设的新行政区。地、市合并后的成都市郊农村,既不同子一般地区的农村,也不同于其它大城市的小郊区,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既是首都,也是超大城市,集都与市、城与乡一体,融古与今、中与外于一身,除了具备"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空间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超大城市发展规模、疏解非首都功能政策导向、首善之区高标准要求等鲜明特点.推进北京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高站位、大格局、广视野、新举措,紧扣首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受国家农委、国家科委、中国科协、农业部、水利部和林业部的委托,中国农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林学会会同冀、鲁、豫、苏、皖五省和京、津二市,召开“黄淮海平原农业现代化(暂称)学术讨论会”。最近在北京召开了筹备工作会议。有关省市、全国有关学会和中央有关单位的代表51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主要讨论了黄淮海平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