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政策万宝瑞一、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现状(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回顾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这六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33.6%,年均递增4.9%。同时,其...  相似文献   

2.
农业丰收后忽视农业的历史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丰收后忽视农业的历史教训唐仁健改革以来,我国在农业丰收后就忽视农业的历史大体有两次,一是1984-1989年,一是1990年以后,两次都造成的农业生な奔涞呐腔玻颐橇粝铝松羁痰慕萄训.一、1984-1989年的有关情况在1979-1984年...  相似文献   

3.
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知多少参照1984年以来的粮食消费情况,今后五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水平保持在390公斤能基本满足消费需求。按此推算,200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为49920万吨;按400公斤水平计算,则需51200万吨。摘自('96中国农业白皮书...  相似文献   

4.
小资料     
小资料据《中国农业发展报告'96》披露:从1984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的波动情况是,当人均粮食占有量接近400公斤时,往往就会出现暂时性的"卖粮难"。1984年人均占有397公斤,粮食出现供大于求;1990年人均占有量达到397公斤,粮价出现连续三年...  相似文献   

5.
稳定农业必须稳定耕地杨瑞珍,毕于运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缓慢,粮食供求形势趋于紧张: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递减。我国粮食生产1979~1981年和1984~1986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8%。1989~1991年平制增长速度为0.7%,而1...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发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粮食发展的辩证思考张义秀我国八十年代初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获得了长足发展。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到40730.5万吨,人均占有394.2公斤。全国绝大部地区的农民达到温饱水平并开始...  相似文献   

7.
一、粮改的第一阶段中国粮食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中国农村面临着粮食生产停滞不前,农民不得温饱,农业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共中央从解决土地问题入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由农民创造的家庭承包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从1978年到1984年,政府又提高了粮食统购价格和超购加价的幅度,使种粮农民得到经济实惠,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000亿公斤大关,人均粮食产量超过400公斤。与农村改革相适应,粮食流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1985年1…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蒋乃华李岳云粮食生产波动和价格波动与粮食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对生产者、消费者和营销商的福利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自1984年出现“卖粮难”问题以后,我国粮食的供需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改变,使得粮食价格波动成为了农业经济领域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人们始终把粮食问题看作生死悠关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尤其是对粮食生产极为重视,把它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并强调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把粮食生产当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使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在年连持续增长的同时,1996年粮食生产突破了300亿公斤的大关,夺大灾之年的大丰收,成为全国第一的商品粮大省,粮食生产形势令人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0.
董雅帆 《山西农经》2023,(12):187-189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保险的发展,农业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农业保险作为一项国家粮食支持政策,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保障。基于此,文章梳理了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剖析了保险业支持粮食生产安全的现存问题,切实提出了我国农业保险政策的发展策略,如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健全农业保险制度,这些都对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作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江西农业快速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郑良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江西农业在1988年以后,出现了继1980-1984年第一个增长高峰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增长高峰期,其增长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超过了第一个高峰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增长最快的...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量基地。近10年来,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量、玉米总产量、玉米出口量在国内均居首位,然而粮食大省却是个经济穷省。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颇多,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和我国农业产业的非正常状况,和我国农业的福利产业性质、政治产业性质有较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要求,迅速在全党全国造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和发展农业的热潮,齐心协力把农业搞上去,确保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建国四十年的历史反复证明,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丰收,农业形势好,工业和整修国民经济就能顺利发展,反之,粮食歉收,农业生产徘徊甚至下降,整个国民经济也就,何以说,农业活,全局活;农业被动,则全局被动。农业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整个经济能否走上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而且关系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强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 历史的经验反复说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任何对农业的懈怠都会使农业受挫。1984年我国粮食生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率超过粮食增长率李思恒1984-1995年11年间新增人口16764万人据1996年《中国统计摘要》资料显示,从1984一1995年的11年间,我国共新增人口1676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524万人。各个年度人口增长情况见...  相似文献   

16.
一、搞好农业区域开发,对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和逐步缓解我国粮食供需矛盾,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农业形势严峻。粮食生产自1984年跨上4050亿公斤,人均占有量达到400公斤以后,已经连续4年徘徊停滞,都未完成国家计划,1988年粮食总产量3940亿公斤,比1987年减少105亿公斤。目前,社会对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万宝瑞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已实施9年。9年来,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大改善了开发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作出了重大贡献。农业...  相似文献   

18.
扩大人类食物来源的新途径──三色农业卢建阳(一)引言1994~1995年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缓慢,粮食需求却由于经济水平提高而猛增,引发了粮价上涨。我国政府在运用国库粮的同时,谷物进口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分别于199...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7%的耕地上,中国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我国成功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堪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史册,饥饿几乎在每一页上都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旧中国被外国人称为“饥荒大国”,因为那时是“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据统计,旧中国粮食最高年产量只有1500亿公斤。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政府把土地改革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3年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劳动热情,农业生产快速发展。195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39亿公斤,比1949年增产45%。50年间,我国的粮食生产走过…  相似文献   

20.
山西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微观经济效益分析山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张宝林史清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业及其粮食的增长与发展。如何诱导农户增加农业及粮食生产投入,关键在于农业及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