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出差尝到皇宫烤鸭绝妙口味饱含新商机广东孙先生第一次品尝到北京皇宫烤鸭,还得说他挺有财运。2009年初孙先生到北京出差,办完事要给家人买点北京特产,在北京银行工作朋友推荐他买几只新流行的北京皇宫烤鸭,说是那味道一绝,吃了准不后悔。  相似文献   

2.
我和她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她入职的那一天。由于领导事前打过招呼,所以尽管是初次见面,我便猜到她是我的新同事。在她到来之前,公司除了我和另外一位同事之外,其他都是职场上的“老人”。从她一进门,我便留意她的外貌举止:皮肤白皙,齐肩的长发,脸圆圆的脸,不算太高的个儿,挺斯文,又很阳光。但由于刚从学校毕业,感觉还有点怕生。没过多久,负责人事的同事回来了,简单地办了入职手续,便安排她先去做入职体检,次日再来正式上班,还没来得及正式向大家介绍便让她走了。若干年后,我问她当时对我的印象,她说,那时候只顾着办入职手续而没留意。总之,我给她的印象就是:一高个儿男生。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我到德国出差。有位女士带着小孩请我吃饭时,她谈到,小孩太调皮了,前天跟同学打架。因为这个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中国制造”。女士解释说在当地,“中国制造”是贬义词。女士是笑着说的,我却如鲠在喉。  相似文献   

4.
风玲 《商界》2005,(11):91-91
很多年前,她碰到的第一个老板是位老先生,头顶已经不剩几根头发了,可是工作能力一点没打折扣。更难得的是非常体恤下属,他会自己坐出租车去参加会议,而让他的司机开车去机场接出差回来的同事。就冲这一点,她无怨无悔地替那个老板工作了许多年,直到要买房子,认真地把老板付的工资折算成可以购买到的平方米数,发现前景不容乐观,才痛下决心跳了槽,时至今日,看着自家袖珍的厨房和卫生间,  相似文献   

5.
<正> 你很聪明,对企业的一切都了然干心;你的精明让人一望便知,但并没有取得想要的成功。事实上,像你一样的大多数聪明人都没有成功。也许你缺的不是经验、资金甚至项目,而是一点点"糊涂"。我有一位做汽车配件的朋友,生意做得很大,但本人相貌平平,属于"一脸猪相,心中雪亮"的那种。有一次,他派一位员工到深圳去谈一笔业务,去了两天,业务谈成了,但回来一报账,餐饮住宿一共花了7000多元。财务拿着报销单找到我的朋友,我的朋友想了一下,最后还是签了。后来他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该派这位员工出差的仍然照派,好像一切都没有改变,只是到年终的时候,从发给他的红包里扣下了多报销的差旅费。朋友用这种方式既巧妙地传达给这位员工"我已经知道你的事"的信息,又顾全了他的脸色。这位员工很感激我的朋友没有当面拆穿他,从此很卖力地为公司工作,为公司拉了不少大单。  相似文献   

6.
九月初,北京长城汉方中医研究院的高院长迎来了一位新学员,老朋友。说是新学员,因为此次北京之行是她第一次正式到北京长城汉方中医研究院学习;说是老朋友,则是因为在学习之前,这位学员已经认识并使用王氏药罐有两三年的时间了。  相似文献   

7.
<正> 那一次,我单身去广州购料。这是我第一次去广州出差。走得很匆忙。早上到办公室才接到出差通知,只能简单收拾一下,便赶去银行取汇票,然后驱车到码头。因此时无车去广州,而飞轮又没直达  相似文献   

8.
何方 《中国工商》2003,(6):171-171
朋友第一次来北京,我带他去天安门广场,朋友说跟我们市政府广场差不多。现在,一些市政府、县政府甚至镇政府广场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气派。  相似文献   

9.
唐慧 《中国工商》2002,(10):43-43
也许是听惯了喊服务口号的缘故,所以当笔者听到苏宁电器“主动服务”的故事时,非常震动:笔者在从合肥出差回北京的车上.恰好和一批到北京党校学习的干部同在一个车厢.其中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说起自己刚买的空调的事;苏宁刚刚到合肥不久,打出的服务举措很吸引人,于是她就到苏宁买了一台海信空调,结果从送货到安装的服务都非常好。更让她感到意外的是,  相似文献   

10.
有个小伙子叫小王,以前在一家酒水批发部做推销员。一次出差,在与几个客户吃饭时,他主动介绍自己:“我是山东肥城的,我们那里有10万亩桃园,美丽得很。”客户问:“那么多的桃园,应该有很多桃木制品吧?下次你来的时候,带点桃木制品,图个吉祥如意。”  相似文献   

11.
对对于经商的人来说,有人采访报道应该是求之不得的。然而,采访北京红墙生物公司总经理志新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每次我给她打电话,她都有些为难地说:“唉呀,谈什么呢?我真的觉得没什么好谈的。”好像接受采访比她去挣几百万元钱还难似的。在我第三次见她的时候,我终于从她嘴里挖出了一些零星的故事。她说:“我觉得,对我来说,无智谋就是最高的智谋。”  相似文献   

12.
刚从以色列参展回来的樊小宁的下一个目的地是英国曼切斯特。这样的连续出差,对这位研祥集团全球业务总经理而言,已经习以为常了。“2008年我的机票总共有103张,平均3天就要飞一次。”他说。  相似文献   

13.
小雪 《上海商业》2010,(4):52-54
Ken,何少强,新加坡人.第一次见到Ken,是在朋友的餐会上.与其他能言善辩的来宾相比,他显得非常腼腆,话语不多.经介绍,Ken是一位新加坡朋友,当时在北京工作,偶尔来上海出差,碰巧赶上了朋友的聚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供销商情》2005,(10):61-61
今年三十岁的张清刚本来是做IT出身,199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每天朝九晚五,也算个不大不小的白领。这种单调的打工日子一转眼就是五年,本以为做个安安稳稳的上班族也就算了。可有一天,一个关系特好的同事请他到自己父亲开的饭店去吃饭,这一去转变了张清刚的生活轨迹。  相似文献   

15.
赵兵 《中国海关》2005,(3):75-75
上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美国人来到了大清帝国。他的身份如果用今天的角色来界定.我想他应该是布匹经销商.这位老外踏上华夏大地的第一件事就是细细打量人们的马褂旗袍。看过一圈之后.他给英国同行们拍了一份电报.内容大意是,我发现了一个经销布匹的大市场,如是我们能让这里的人们衣服袖子加宽一英寸再加长一英寸.整个大不列颠的布匹都会不愁销路。  相似文献   

16.
小开的故事     
小开是我在中关村最好的朋友之一,他来自南方一个颇为发达的沿海城市,那个城市的人往往自视甚高高,但小开是个例外,所以我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我也就用他们家乡对富贵人家少爷的呢称“小开”来称呼他。一天,看着村里的生意惨谈,便邀小开到猪奇门的啤酒屋去消磨时光.几杯啤酒下肚后,话不由得多了起来,我不禁好奇地问小开,他的同乡一贯以恋家守土闻名,他怎么会不远千里跑到北京来打工呢。小开用让人捉摸不定的神秘语气说,还不是因为中央那个XXX会议,我立即用肃然起敬的目光注视着小开,  相似文献   

17.
熟悉的朋友告诉我,赵九生先生是一个做事低调的人。的确,网上有关他的资料很少。于是乎,见面前记者只知道他是巴西中国工商会驻北京的首席代表、《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的副理事长、巴中(北京)投资咨询公司总裁,巴西华侨。 然而,赵先生在促进中巴交流方面很是做了些有轰动效应的事:他第一次把22名中国孩子送到巴西学习足球;第一次把巴西牛肉引进到中国;第一次把巴西的桑巴舞团带到中国表演;第一次个人出资资助巴西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  相似文献   

18.
7月 13日,是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骆刚正巧在北京出差。晚上 10时,当萨马兰奇主席说出创造历史的“北京”两个字时,骆刚恰好乘坐出租车经过天安门广场,他随即下车冲入了狂欢的人海中,和人们一起流着泪欢呼——第二天见到我们说起这件事,骆刚依然兴奋不已。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那时那地机缘巧合,也许就影响甚至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在骆刚 38岁的人生旅途中,与“利美康”的相遇,使他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的人生道路。 从“我能做什么”到“我会”,骆刚在痛苦中完成了从大医院医生到个体诊所打工者的角色转变   1988年,骆…  相似文献   

19.
联系廖晓义尤其艰难。第一次电话,声音时断时续:“我在山里,信号不好。”她充满歉意。第二次电话,她正在赴会的路上,急促的话音伴随车水马龙声和急促的脚步声。 从访问学者到环保人士,这位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用MNR——Media、NGO、Reserch来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这些年的工作就是这三个方面。NGO的经验是我理论研究的源泉,和媒体合作、自己制作电视片又传播了我们的理念,它们三位一体,互相激活。”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我与妻双双下岗。去年6月,到朋友家串门,说起我们的担忧与苦恼。朋友说:既然两口子都下了岗,何不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去开个小餐馆呢?他说自己前年到北京出差,住在万寿路附近,天天到一家餐馆用餐,混熟了,问老板一年能赚10万吗?老板说,192年与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