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缓倾斜极薄矿体的采矿方法较多,常见有倾斜分条全面采矿法、削壁充填采矿法。虽然这些采矿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弱点,尤其是回采率低的问题。本文结合某金矿的开采情况探讨了缓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的优化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简要阐述了对江西金山金矿的高品位缓倾斜极薄矿脉开采试验研究及全粒级废石胶结条柱连续分条采矿法,为了使该技术成果得到转化、推广应用,现就有关技术问题给予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3,(8):71-72
倾斜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一直被视为难采矿体。首先由于该类矿体倾角缓,崩落矿石既不能借助自重在底部完全放出,也不利于高效自行设备的应用,因此,采切工程量和生产成本较高。其次此类矿体开采时,顶板管理困难,需预留大量永久矿柱,加大了损失并带来较多安全隐患。因此,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是矿山生产的重要课题之一。新城金矿X号矿体为倾斜中厚破碎矿体,新城金矿X号矿体的采矿方法选择及研究能够为相似矿体矿山的采矿方法选择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锡矿山锑矿缓倾斜中厚以上矿体过去长期采用普通房柱法开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矿石损失贫化率高。现在已改用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并从设计、施工、出矿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管理,目前矿石损失贫化率均低于10%,并大大提高了出矿品位,节约了开采费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难度很大,开采过程中状况多发。文章研究了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理论和技术,分析了现阶段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有待改进的问题,并对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理论与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金渠金矿S1矿体309采场为缓倾斜矿脉,顶板围岩不稳固,致使其在采用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进行开采时,大量矿石不能放出,导致矿石损失贫化率增大。针对此种情况,提出采用留矿全面法进行开采,用电耙运搬矿石,矿房一端布置溜井,经漏斗口闸门装入运输平巷的矿车中;矿房回采结束后,回收电耙巷道矿量。该工艺矿石回收率高,可达90%~95%,矿块生产能力大,平均60~70t/d,可在相似地质条件矿山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镍钼资源储存量约占世界钼储总存量的1/4,其主要分布在贵州地区。镍钼资源具有金属品位高和经济价值可观等优点,但由于厚度极薄且倾角较缓的矿体占大多数,使得镍钼资源开采难度十分巨大,加上传统生产方式的诸多局限性,我国贵州地区镍钼资源始终未被有效开发与利用。基于此形势,本文引出新的缓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法,并结合贵州某镍钼矿特征就其做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7,(9):147-149
分析某铁矿V1、V2、V3号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得出矿岩稳固性好及矿体满足缓倾斜至倾斜薄矿体的条件。针对矿床开采时存在的出矿难、采矿方法难以确定、采矿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提出沿矿体倾斜方向或伪倾斜方向布置回采工作面的全面采矿法进行开采。通过研究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通风线路等,得出全面采矿法适用于该铁矿缓倾斜至倾斜薄矿体的开采。  相似文献   

9.
矿山岩层稳定性不同,或者矿脉的倾角不同,所形成的极薄矿脉类型也不一样,采用的开采技术也就有所不同。留矿采矿法是常用的极薄矿脉开采技术,具有开采成本低,操作简单易懂,适用范围广等优势,是我国主要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之一。文章就一留矿采矿技术为例,介绍留矿采矿技术,并探讨其在极薄矿脉开采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矿产业的生产过程中,常会面临着矿产分布情况各异以及矿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开采工作所面临的开采作业条件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一些地形较为特殊的矿区,其煤炭开采工作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在所有具有较大开采难度的矿体中,缓倾斜中厚矿体是业界公认的最难开采的矿体。其开采技术以及安全管理技术都还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技术体系,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分析。现本文就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厚层砂岩顶板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闯 《价值工程》2010,29(15):160-160
本文针对谢桥煤矿13318E厚层砂岩坚硬顶板工作面,首先提出了超前在工作面切眼顶板施工双排三花强制放顶爆破眼的技术方案。经过爆破,老顶形成了明显的裂隙,并且部分老顶矸石冒落高度达到0.6m。然后,通过在支架上布置自动检测压力表,研究了采动影响下的采场支架压力变化,并与老塘顶板跨冒、巷道围岩变形作对比分析,得到了初次放顶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为相类似条件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二平 《价值工程》2014,(9):109-110
喀斯特地貌中形成的溶腔,溶腔中充满淤泥孤石,造成隧道冒顶。本文介绍采用管棚、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围岩,双侧壁导坑法掘进通过溶腔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传社 《价值工程》2014,(25):149-150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屯煤矿管缝式锚杆在1702薄煤层炮采工作面不稳定顶板条件下的应用,有效解决了顶板破碎带的冒落,提高了工作面回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张松朝 《价值工程》2014,(8):312-313
针对平煤四矿己15-23110机巷高应力复合顶板支护困难问题,采用根据悬吊和组合梁理论设计的高强预应力可变形让压锚杆和均压鸟窝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并进行了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和锚杆拉拔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护方式有效控制了高应力、复合顶板下巷道变形,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鹤煤九矿井下硐室出现浆皮开裂、底臌等类似现象,采用相似模拟的方法,以鹤煤九矿31采区避难硐室临近硐室群实际地质资料为基础,研究分析了给定应力环境下不同支护方式时硐室围岩的变形破坏情况、失稳过程。作者认为,随着顶部压力的逐渐改变,顶板裂隙逐渐增加,裂隙深度和宽度逐步增加,巷道出现离层、底鼓,进而呈现大面积破坏。该结果对区段巷道布置与加固方案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位玉红 《价值工程》2011,30(35):30-31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三河尖煤矿东四采区东半部分的4次巷道冒顶的原因,对7411小面切眼发生冲击矿压事故、7409采空区老底集聚高能量释放的原因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残区开采地应力的特点及影响规律,对区域采掘活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孙庄煤矿野青煤层的灰岩顶板条件各不相同,不同条件的灰岩顶板使用支护方式也会不尽相同,通过观测巷道顶板、断面变形的情况科学采用巷道顶板支护技术,有利于支护技术的完善。将综掘作业方式应用到施工的过程中,可有效减少因为掘进而致使的灰岩顶板破坏,有利于掘进单进、野青薄煤层开拓速度的提高,合理采掘薄煤层可有效缓解矿井产量不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岳万保 《价值工程》2013,(35):320-321
随着矿山、煤炭的不断开采,废弃矸石成为地质环境的治理重点。本文通过对矸石山污染及矿塌陷区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赵德刚 《价值工程》2014,(30):92-93
石炭井焦煤分公司是开采深度大的老矿井,隶属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煤矿进入三水平的开采,主采4#煤层平均煤厚为5.6m,平均倾角23°。煤层节理发育,顶、底板裂隙发育,煤岩十分破碎,属于"三软"松散厚煤层,本文通过现场摸索和实践,在松散厚煤层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于今后此类工作面的开采,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的土石方,对环境危害严重。同时,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炸石采砂,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路液以各类建筑土方、矿渣、工业废弃物、废弃海涂淤泥、河道疏浚淤泥为原材料,将其转化为基础材料,使用这些基础材料替代碎石、沙子等,并减少水泥用量。论文通过实地试验,采用路液与砂砾石进行对比,从经济、环保、稳定性及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路液具有造价低、稳定性和强度高、施工速度快、交通零影响及生态环保的优点,拥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