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于2006年8月31日正式公布。标准的出台意味着地面数字电视的产业链将完全启动。以此为背景,2006年9月20日-21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在北京主办召开了“首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议”。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刚站的“标准化动态”一栏像往常一般列出了众多新颁布的国家标准。而攸关地面数字电视生存发展的重要标准正藏身其中,其技术名称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遭编码和调制》。这一标准对涉及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关键环节做了详细规定,并强制2007年8月1日起全面执行。照理说,产业界渴盼已久,技术界激烈纷争的标准尘埃落定之后,地面数字电视应得以驶入正式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技术资讯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将申请国际标准;地面数字电视“中视二号”芯片仿真模块发布;美FCC批准低电力无线电使用数字电视频带;首款支持蓝光和HD的通用DVD芯片发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4亿家庭中,有线电视用户不过1.3亿,大多数的老百姓还是使用无线信号来收看电视。这部分人就是地面数字电视的目标用户。而实现如此大量人口的数字化。不能不说是一个难题,它考验的不仅仅是广电系统,更是整介国家。也正是基于对地面数字电视重要性的考虑,在我国广电数字化的规划中,把它作为了继有线和卫星通路之后最后启动的数字化通路。2006年,地面数字电视历经磨砺之后,终于开始破局,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告》2010,(1):90-93
(一)有线与卫星数字电视双力齐发,卫星电视传播通路分化渐显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要依靠地面无线、卫星、光缆、微波等技术手段进行传输,各种传输手段各有所长,互为补充。2009年,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继续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电数字化经过多年积淀,已经拥有了一笔不小的资源:25个城市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266万,付费频道数量超过130套,有线付费电视用户达到173万户,业务类型也从单一的广播式节目播出扩展到点播、交易、信息查询等多种业务类型,出台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等多项具肓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这些资源为2007年广电数字化的进一步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广电数字化将会在更深层次、更多层面展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06年,我国颁布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600—2006)(简称DTMB)。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一号文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广电总局等6部委《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该《通知》中指出,  相似文献   

8.
一.国标DTMB简介1.国标DTMBDTMB,全称Digital Television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Altera Stratix Ⅱ FPGA助力清华DTV开发DTMB。在数字电视地面、有线、卫星传输方式中,数字电视地面传输系统环境最为复杂,也因其技术要求最高、  相似文献   

9.
在12月5~8日召开的“第三届数字新媒体产业年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透露,为了配合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编制和频率的规划,目前已经完成了实验室的测试、以中央塔为单点的测试以及北京和江苏的单频网测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Televison Terrestrial Broadcasting ,DTTB)的要求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信道特点,在介绍国外现有的DTTB传输标准的基础上说明了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发中心提出的DMB-T(Ter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Televison Broadcasting)标准。通过与现有标准在调制、同步、信道估计等方面的比较证明,DMB-T具有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近4亿的电视用户中。除了16亿是有线电视用户之外,其他两亿多户收看电视的主要方式就是地面电视了,因其涉及面广、影响大,地面电视的数字化难度也比较大。2008年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正式开播,由此启动了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的新篇章。眼看着2009年也已经过半,地面数字电视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成了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我们将对地面数字电视定位的背景和动因、目的和意义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转播台的数字化 面对2011年模拟电视将全面停播的形势,除了受众如何收看地面数字电视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外,信号传输方面也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日本全国大约15000多家转播台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3.
当国内大部分数字电视试点城市还在犹豫是否进行整体转换之时,地球的另一端,全球数字化的试验田一一英国正见证着一场波澜壮阔的数字化运动。然而这场运动的旗手并非大家所熟知的卫星数字平台英国天空集团(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Group),而是初生之犊的地面数字平台Freeview。英国的数字电视市场,卫星、有线和地面三大平台长期竞争。一次次惨烈的竞争对决之后,卫星数字平台BSkyB脱颖而出,逐渐独霸英国数字电视市场。有线数字平台经历了漫长的网络整合和数字化改造之后,元气大伤,加上失去了竞争的先发优势,长期挣扎生存。地面数字平台的发展则是跌宕起伏,从OnDigital(卡尔顿通信公司Carlton和格拉纳达集团Granada的合资企业)到TV Digital(2000年4月经营不善的OnDlgltal更名为ITV Dlgital)都是风风光光登台,黯然神伤离场。于是当人们眺望2003年前英国的数字电视市场,一眼就能辩明巨人般高大的卫星数字平台BSkyB,模糊中能看见BSkyB阴影下的有线数字运营商NTL和Telewest,地面数字电视运营商ITV Digital的身影则渐行渐远。而今日的英国数字电视市场早已不复往昔,江河变色只因Freeview。笔者由全球顶尖经济杂志《经济学家》(《Economist》)2005年9月22日“全民宠爱Freeview”一文中初识Freeview,震撼之余顿生探究之心,于是多方搜集外文资料并访谈一些英国的媒介专家,写成此文,希望能给摸索中的中国数字电视发展一点借鉴和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日本确定了在全国都道府县厅所在市开展地面数字电视业务的进程安排,业界将注意力转移到2011年有线电视如何实现全面数字化的问题上。与之相关,地面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将以何种力度推动?在用户进行有线电视数字化升级购买的同时,地面数字电视业务能够开展到什么程度?全国正在使用中的约1亿台电视机的数字化更新换代如何施行?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在12月5~8日召开的“第三届数字新媒体产业年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姜文波透露,为了配合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编制和频率的规划,目前已经完成了实验室的测试、以中央塔为单点的测试以及北京和江苏的单频网测试。  相似文献   

16.
对于受挫的WAPI、争执不下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和诉诸公堂的高清碟机标准而言,AVS不失为制定国家标准的更好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今社会的日益发展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已经应用了很多单位,随即我国数字电视广播技术传输标准正式出台。至此,中国多年的标准之争终于告一段落,数字电视打上了真正的中国烙印。同时,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颁布,分析了中国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传输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其产业化成果。  相似文献   

18.
数字电视迈进多元竞争门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不再是数字电视领域的惟一骑兵,新角色不断加入到数字电视市场的角逐中,广电系统内有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和地面移动数字电视,广电系统外有IP电视、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数字电视已经迈进了多元竞争的门槛,广电从“惟一”变成了“之一”,而且每一个新入门的掘金者都具有非凡的实力,在2004-2005年,这些新力量将在展示自身实力的同时,冲击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注定是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有线数字电视完成了小范围内的试点,开始面向全国、全方位的推开,越来越多的地区迈进了数字电视时代,整体转换的速度也是一再加速,现在,有线数字电视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要不要数字化、如何数字化的问题,而是更进一步纵滦到数字化之后如何谋发展的问题,有线数字电视的任务在于如何顺利实现从整体转换到业务拓展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启动试点工作,经过2004、2005两年的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国25个城市完成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接近1300万,成为中国数字电视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