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段时间,《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内蒙古GDP含金量排在全国末位。我们认为.我区是低起点上的高增长.应该说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为快速赶上先进地区和为今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乡居民收入慢于经济增长速度.是有我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目前我区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型与变化。因此.认真分析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区城乡居民全年家庭收入来源的构成变化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我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
面对内蒙古等省份的步步紧逼,浙江更需要保持一份淡定的心态盘点近10年各省市经济增速,内蒙古表现非常抢眼。2011年,内蒙古人均GDP高达5.67万元,稳坐全国第6位交椅,仅比浙江低2100元。如果内蒙古继续保持近年增长势头,估计明年,至迟是后年,内蒙古人均GDP将超过浙江。人均GDP指标的确反映了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但人均GDP只是一个被  相似文献   

3.
商显刚  张宁 《北方经济》2012,(11):38-40
正GDP含金量也被称为居民收入幸福感指数,它反映了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多少和政府"还富于民"力度的强弱,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发展观念。《中国经济周刊》依据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出的"GDP含金量"的计算方法连续3年做出全国各省"GDP含金量的排名评价"。近年来,我区GDP增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人均GDP连续3年排名在全国前10名,2011年更是达到第6位的好成绩,但是"GDP含金量"连续3年在全国排名倒数前3名。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简要分析,我们认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人均GDP增速"的情况下,"GDP的含金量"能够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田伯平 《江苏经济》2001,(12):43-44
2000年,江苏的GDP在苏沪浙粤闽鲁六省市中居第2位,仅次于广东,人均GDP居第4位,排在上海、浙江、福建之后;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均居第5位,低于上海、广东、浙江、福建,仅略高于山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第4位,低于上海、广东、浙江。从绝对值看,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及上海的58%、广东的70%、浙江的7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及上海的64%、浙江的85%。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提出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即达到3000美元.改革开放前河南的人均GDP只有数计美元改革开放给中原大地注入了勃勃生机.尤其是90年代末经济总量明显增长.连续6年居全国第5位.连续7年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相应改善。但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增长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两个同步",对于实现"十二五"确定的实现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98元,居全国第10位,比2005年增加8561.21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7.
《首都经济》2014,(4):11-13
2014年年初,《中国经济周刊》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通过统计全国31个省份公布的2013年的最新经济数据(截至2月23日),以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供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计算公式(“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19):36-36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从十六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报告显示:2003-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4%,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GDP总量已突破20万亿元。在四年内连升两住居世界第四,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差距在缩小;人均GDP也翻了近一番,2006年达到2010美元,世界排名第129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2014,(3):62-62
2013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85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的26955元高10896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3位。同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53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1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5位。从2010年开始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平稳上涨趋势,并与2013年打破了近10年来浙江增速长期低于江苏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应雄 《浙江经济》2012,(2):16-17
国内生产总值(GDP)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也是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逆境,江苏人均GDP首次超过浙江103元,跃居全国第四。这值得浙江经济界认真思考和研究。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通过比较分析,寻  相似文献   

11.
3月4日,第8期《中国经济周刊》推出“各省、区、市GDP含金量(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即‘幸福指数’)排名”。海南省尽管经济总量排名倒数第四,但GDP含金量却位列第五名,排在它前面的分别是经济强省(市)上海、北京、广东和浙江。这一结果引起了海南省省长蒋定之的特别关注。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这说明我们的经济质量是好的,我们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30%左右,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自2002年以来,我区立足优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连续7年保持了经济增长速度的全国领先。到2008年,GDP总量达到7761.8亿元,年均增长17.6%,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人均GDP实现4638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5倍。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当年全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432.5元,比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30年,浙江变化很大。1978年,浙江人均生产总值只有331元、外贸进出口总额0.7亿美元、城市化率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332元和165元,而到2007年底,全省生产总值已达186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已近5000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768亿美元、城市化率上升到57.2%、城乡居民收入为全国省区的第1位、  相似文献   

14.
中原崛起的战略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提出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即达到3000美元。改革开放前,河南的人均GDP只有数计美元,改革开放给中原大地注入了勃勃生机,尤其是90年代末,经济总量明显增长,连续6年居全国第5位,连续7年居中西部地区首位,人均GDP在12年间前移了10个位次,创造了河南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然而,中原人也清楚地看到:虽然,河南的经济总量目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人均GDP在全国却居18位,比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5.
《广西经济》2005,(9):1-1
又是金秋收获时节,广西在2004年如期实现了“三突破”目标,2005年前半年也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根据经济的运行情况和严谨的可行性分析,今年我区人均GDP将达到1000美元。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阶段,既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期,经济社会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东部沿海省市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总量显著扩大,并在6~8年的短时间内实现了总量翻番。对广西来说,在这一时期,既要借鉴经验,冷静面对风险,更要把它当作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来对待,发挥后发优势,全力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反映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为制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内蒙古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首先对2019-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根据2000-2023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建ARIMA模型,预测2024-202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结果表明该指标在未来5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最后,根据对前5年数据的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增加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7.
2月,一份标着2014年31省份GDP含金量排名的统计报告新鲜出炉。在这份报告中,人均GDP分列第一和第十的天津和山东,在GDP含金量排行榜上分别位列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五。这份报告的制造者是《中国经济周刊》及其旗下智囊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不管天津人怎么想,山东人在这份报告面前有点难淡定。2014年山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全国第八,什么  相似文献   

18.
《广西经济》2005,(9):8-13
2005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的可能性及支撑条件 2005年,我区经济发展既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加速、我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我区经济处于上升周期等良好机遇,又面临着煤电油运紧张、建设资金和用地困难等诸多制约因素,但总的是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形势仍然向好。如果经济运行不出现大的异常情况,GDP综合价格指数按104左右计算,常住人口增长率按6.5‰计算即4643万人,汇率按1美元兑8.28元人民币计算,2005年我区人均GDP将突破1000美元,增长率达到11%左右。  相似文献   

19.
李实 《浙江经济》2023,(4):17-19
中国未来要实现三大目标,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本世纪中叶经济发展程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逐一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加速经济增长。据测算,到2035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GNI)要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则需要每年保持7%左右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瓦房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2年该市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97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62.5亿元。新口径固定资产投资47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700元。这样一个数字,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中。位列第13位,居东北县域之首。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经济体中,瓦房店市的县域经济实力处于这样一个层次,实在让人振奋。然而在瓦房店人看来,这样的成绩算不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