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诞生,互联网金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其规模的爆炸式增长给金融企业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业界开始言必称互联网金融,骄傲的金融企业更是争先献媚于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目前,以电商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代销各种金融产品、余额宝理财产品、人人贷网络(P2P)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引起专家学者特别是金融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余额宝自身运作特点、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理财产品对传统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理财产品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3年以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P2P、众筹、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对传统商业银行更是造成了不容小觑的影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状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一些商业银行积极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的状况.并在借鉴美国等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邵大力 《魅力中国》2014,(24):81-81
余额宝不仅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使金融业形成了跨界经营,并且对整个银行业进行了搅动,对银行存款、理财项目等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影响。正是这样,很多研究者开始注意余额宝。本文主要分析了余额宝产生和发展,余额宝的优势,余额宝存在的风险,余额宝对银行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影响,余额宝对我国银行传统金融机构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2013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黄金年,马云的阿里巴巴以及天弘基金所推出的"余额宝"、"阿里小贷"以及信用支付;微信推出的微支付、腾讯的基金超市、财富通以及和证券商合作组成了网络券商;新浪网也趁势推出了新浪微博钱包;京东电商平台也强势出台了供应链金融与P2P......,国内前十的互联网巨头好几个都开始向互联网金融方向发展,并以低姿态、高效率的方式快速地占领我国的金融市场,开始与传统的金融模式分庭抗礼。相比较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具有范围广、即时性、透明性以及成本低等特点。文中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进行了简要地论述,随后对互联网金融当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介绍与探讨,并给出一些有效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闯 《特区经济》2014,(11):117-118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商业模式,而由其衍生出来的互联网金融也开始向传统的金融行业发起了挑战。本文从"余额宝"的炙手可热引出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通过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进行对比,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造成的冲击,并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为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使其能够适应变化,保持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徐豪 《中国报道》2014,(3):62-6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信息交流、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变革。互联网金融成为这些变革中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一方面,以余额宝、微信支付、P2P为代表的“新金融”力量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也在改变。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金融日显颓靡之际,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并且催生了一系列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工具。在互联网理财产品领域,尤以余额宝的形成与发展最为抢眼。本文主要基于互联网金融爆发性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以余额宝为代表的针对碎片式理财的互联网基金产品的特点和创新机理,并对其存在的风险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路鑫 《产权导刊》2014,(6):14-16
正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互联网金融一词铺天盖地见诸于各种媒体,P2P业务的大规模兴起,比特币交易行情的火爆,腾讯与阿里巴巴两家互联网巨头的支付大战以及令传统金融机构感到威胁的余额宝等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一向缺乏投资渠道的中国老百姓感到幸福来得太快的同时也不免有些眼花缭乱,而此时普  相似文献   

10.
正近来,第三方支付、P2P贷款、余额宝等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应用正受到热捧,互联网金融时代已扑面而来,并将对传统金融市场和模式造成影响和冲击,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有必要关注其现状和发展趋势。首先,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呢?比较主流的定义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  相似文献   

11.
李倩 《中国经贸》2014,(8):123-123
余额宝的出现以及它所取得的良好的市场反馈,活期存款的大额流失,银行资金成本的变相提高,让一直是金融业“老大”的银行再也坐不住了。随着余额宝等互联金融产品的发展日渐白热化,商业银行资金面临分流的巨大挑战,从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得到发展改革自身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启示,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过去一周,金融圈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余额宝该不该取缔。余额宝到底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下的普惠金融还是寄生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并推高实体经济成本?这一轮甚嚣尘上的争议源于著名财经评论员钮文新的一篇《取缔余额宝》的文章。并在余额宝团队诙谐的回复中被各路"专家"推演至高潮。2月25日,《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论战"肇事者"钮文新,详解其质疑余额宝的逻辑链。  相似文献   

13.
张敏 《魅力中国》2014,(6):59-59
自马云推出余额宝理财产品之后,互联网金融的风暴就愈演愈烈。如今,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多家巨头都开始进军互联网金融。而18届三中全会更是降低了互联网金融的门槛。互联网金融的一系列动作正避渐影响着传统的商业银行,坐收渔利的时代渐行渐远。本文结合当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三种主要模式。论述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余额宝大战     
吴红毓然  杨璐  蒋飞  张冰 《发展》2014,(5):24-27
正银行作为余额宝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决定要发动一场价格同盟,打压余额宝,能否成功?春天刚开始,由"取缔"余额宝的极端意见打头,货币市场基金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商业银行的战争正式摆上台面。阿里巴巴旗下"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俗称余额宝)仅仅成立八个月,规模就要冲破5 000亿元,这相当于2013年10月中国全部1 000家村镇银行的总资产!  相似文献   

15.
阿里余额宝的成功上线,给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的传统金融理财带来了重大挑战,同时也改变了第三方理财机构在金融领域的战略格局。本文以阿里余额宝为例,对其发展现状以及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进而提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不少传统的金融业务开始依托互联网,一些金融领域原有的格局不断被打破。这其中,有P2P和众筹为代表的信息平台模式,也有以余额宝为代表的销售渠道模式……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它又有哪些风险?监管者在面对被称为"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时该如何监管?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就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首先是2013年6月13日由支付宝打造的余额增值存款业务余额宝正式上线。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能够获得远超银行存款的收益,还能随时用于消费和转入转出,无需任何手续费,余额宝的出现让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一下子拉近了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全民理财的时代。如果你有1万元,通过银行活期存款,一年的利息只有35元,但通过余额宝,1万元一年或许可以产生收益300元至400元。支付宝联合天弘基金近日推出的"屌丝理财产品"——余额宝,让部分即使对理财一窍不通的人群也开始理起了财。但在风险管控极为严格的金融业,余额宝不会不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其上线几天之后,证监会就要求余额宝部分销售支付结算账户应向监管部门补充备案,逾期未进行备案的,将根据相应法律规定进行调查处罚。余额宝的推出,提示了互联网金融的新方向,也让阿里巴巴的金融战略现端倪。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6月13日,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旗下支付宝联合天弘基金推出了一款名为"余额宝"的货币基金产品,包括创始人和开发团队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款产品会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创造出那么多的奇迹:余额宝让原本国内排名中下、连年亏损的"小公司"天弘基金一跃超过华夏基金成为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全球排名第14位。即使是在互联网这样"一个产品改变一个行业"的奇迹发生过很多次的行业里,余额宝所引起的互联网金融热潮也前所未有。从李克强总理的  相似文献   

20.
胡静 《中国西部》2014,(22):104-107
<正>平安好房网6月6日宣布推出金融购房类"宝"产品"好房宝1号",并称之为第一款"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产品,敲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节奏。2014年6月,首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余额宝,正式诞生一周年。然而,在这样值得纪念的日子,"宝宝们"不仅没有欢快起舞,反而步履维艰,年化收益率频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