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海西"建设中,必须充分考量生态安全问题,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个体生态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观,并组建"生态安全研究中心",为"海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这些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8,(4):F0003-F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地、“两山思想”的发源地、美丽乡村建设的诞生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思想”,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与《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湖州论坛”,将于2018年5月12—13日在浙江湖州举行。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珠 《经济前沿》2008,(4):17-20
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概念提出的背景,阐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对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理念提出了几点思考,给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8,(5):F0003-F0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地、“两山思想”的发源地、美丽乡村建设的诞生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思想”,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与《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湖州论坛”,将于2018年5月12—13日在浙江湖州举行。现将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大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学术期刊联盟协办的“202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保定论坛”,将于2021年9月11日至1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大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学术期刊联盟协办的“202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保定论坛”,将于2021年9月11日至1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  相似文献   

8.
继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这既深刻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又鲜明地显示了目前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又找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建设“美丽中国”思想在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体现。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需要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丰富校园文化、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激发大学生民族精神、健全高校规章制度、邀请知名专家讲座等途径来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其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能力,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贾治邦 《经济》2008,(1):112-113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必须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2016年8月22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是“十三五”福建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指导性文件.事实上,福建省也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进的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在已有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推广,成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生态文明内涵、理论基础及其演化过程入手,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从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从制定并实施最严格的制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创建生态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5月31日从在广州举办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上获悉,为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今年将联合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活动。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介绍,今年将在全国范围主要开展5项活动,即举办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贴近百姓生活的科普宣传,组织青年生态环保社团分赴各地尤其是重点生态建设地区开展主题实践,以及组织“保护母亲河”主题系列等5项活动。  相似文献   

13.
对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进行调查,收集近期公众对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反馈信息,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调查采取线上和线下问卷方式,接收有效问卷557份。调查统计结果得到公众对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平均分值为4.79分,处于“较满意”和“一般”这两个等级之间,接近“较满意”,未达到“满意”。生态环境方面的满意度分值为4.89,接近“较满意”;生态经济方面为4.99分,接近“较满意”程度;生态社会为4.64分,处于“一般”程度,说明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应加强滇池治理、噪声控制、太阳能利用、滇池周边旅游建设、内涝处理和交通拥堵处理情况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至关重要,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秋九月,吉林大地田畴似锦、稻花飘香、硕果盈枝。在这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时候,第二个“吉林生态日”(每年的9月26日)到来,吉林省加快建设生态强省的步伐铿锵。一年来,全省上下围绕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制度“3+1”体系,构建“1+N”行动体系,累计出台9个系列行动方案和9份重要文件,启动实施27个省级重大项目和211个地方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6.
张昊旻  南丽军 《经济师》2013,(12):27-30
文章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回顾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提出、发展到逐渐成熟的历程,通过梳理,证明了我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渐成熟发展起来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关于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在这个蓝图中,尤其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被提出,它和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和社会文明处于一个平等的平面上,这是科学地设计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生态化社会,反映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成熟。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还放在了突出地位、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上,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山西省做为一个能源与重化工省份,因经济偏重,造成了一些环境污染、生态欠账的问题,“十二五”期间,“高能耗、高排放”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污染压力还将持续增加。为了保障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解决过去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一些环境污染、生态欠账问题,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制度为纲,创新和完善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地方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制度体系,从而保障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超常规发展,建成美丽山西。  相似文献   

18.
李荣军 《环境经济》2012,(1):100-102
如何加快金华市生态文明建设,让产业变“绿”,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让增长变“绿”,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让观念变“绿”,在全社会牢牢树立生态理念?对此,笔者用近一个月时间,对当前金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遇到的问题与矛盾,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对如何加快金华市生态文明建设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是生态危机的本质肇因,进而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具有因果关联,与生态文明相对立.然而,无论是以马克思资本逻辑二重性的生态文明蕴含来省察,还是拿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境遇来检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完备性并非完全自洽,其既有进步意义也具有值得警惕的理论缺憾,尤其是驾驭资本逻辑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对其存在着丰富和超越.对资本逻辑的“道德批判”决不能代替“科学批判”:生态危机的肇因不只资本逻辑“一面”,而且包含非自觉创造人类文明的“另一面”,这即是“资本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深刻的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代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280-281
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内涵,从建设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二维”评价模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测定应由两个分指数差距指数和进步指数复合成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进行,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考核工作能在真正意义上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