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法家是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儒家重德治,法家重法治,似乎水火难容;事实上,处于相同时代背景下的先秦儒法两家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探讨儒法两家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共同诉求,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在先秦儒家伦理观中,有着大量丰富的关于“和谐”的思想。充分吸收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精髓,对于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梳理了先秦儒家“和谐”伦理中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个人自我身心和谐的思想,简要论述了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中国贫富分化的现状和成因──跨世纪社会经济问题探讨之一张兴杰,尚炳珍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但是,当代中国却极其明显地出现了与共同富裕相对立的现象,即贫富分化。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贫富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刘传喜 《魅力中国》2008,(2):138-140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一时代的先驱们纷纷著书讲学。阐述各自的治国见解和政治主张。“百家争鸣”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大放异彩的文化繁荣时期,儒家学说作为当时四大显学之一影响深远。今天,当我们再一次面对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转型,如何理智地认识和评价先秦儒家思想、为当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义利论发端于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司马迁汲取先秦儒家义利论思想养分,形成其独特的“义从利出”即“义在利中、以利养义”义利论思想。司马迁充分认识到人类货殖求利的弊端,提倡用礼仪等办法防范唯利是图行为,并提出货殖求利的“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货殖原则以及“以德取财”“诚壹”“奇胜”等货殖路径。司马迁“义从利出”义利论,是先秦儒家“利从义出”义利论的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及其辩证法思想契合,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贾璐  李楠 《魅力中国》2010,(16):74-75
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探讨人性论的有很多,他们自觉地把人性和教育联系起来,人性论是他们教育理论的基础。本.文从先秦儒家的人性论出发,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中师生关系及其地位几个方面阐述先秦儒家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田坤  陈立恒 《魅力中国》2010,(32):322-32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儒家法律思想为主导,而儒家法律文化又以孔子思想为主导。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孔子的法律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今天的法制建设。本文仅从孔子的礼治论、德治论、人治论三个方面对孔子法理学思想作试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天然 《魅力中国》2011,(11):213-213
苟子是战国时代一位富有开创精神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更是一位独步诸子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家。通过对荀子的文学艺术思想的研究学习,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关于先秦儒家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对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苟子其人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刘志筠 《魅力中国》2010,(26):297-297,300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关注的重大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天下言性”的学术景观,孟子说“天下之言性也。”[1]人性问题的探讨在中国先秦儒家那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的问题,人性的问题始终是先秦诸子们关注的核心,本文主要以先秦时期人性之辨的缘起为对象,旨在探讨先秦时期为何天下言性。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学识渊博,是先秦儒家集大成者,且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均有研究,并对各家思想进行了批判性总结.荀子的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经济观念,这些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发展生态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儒家的德治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所倡导的德治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中的政治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即便于当世,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文章剖析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德治思想,旨在探寻其在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旨趣,认为二千多年前的先秦儒家的德福思想展现出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深刻意蕴。在德福思想上,先秦儒家展现出对于主体努力提升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与赞扬,他们非常重视培养积极的情绪感受,普遍重视积极努力的过程而相对轻视结果。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人文特质,从其积极心理学意蕴来看,能给现代人不少智慧启迪,展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王坤伦 《黑河学刊》2010,(11):29-30
先秦儒家重构了"礼"的合法性基础,赋予了"礼"丰富的思想内涵,礼学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影响了我国两千多年传统制度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构建。以"仁"为核心内在地包含差异性平等性精神和和谐理念的先秦儒家礼学思想,为构建现代社会秩序和中国人的心灵秩序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时,理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对“孝道式微”的局面我们不应过于惊诧,而应看到现象背后的必然性。孝道主要还是属于道德伦理的范畴,为孝道立法的主张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5.
儒家"为政以德"思想,曾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并规范着我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今天,批判地继承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于促进干部自身的学习修养和实践锻炼,加强我国当前的官德建设,有其重要意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祝军 《乡镇经济》2006,(3):26-28
当前我国正注重用科学发展观来建设和谐社会。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贫富分化逐渐拉大.造成一定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农村的稳定,建立和谐农村社会.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论住宅问题     
论住宅问题严涵恩格斯曾以“论住宅问题”为标题论述了他对德国住宅问题的看法。今天我们也以这个标题来论述我国目前面临的住宅问题。当然,我们今天的住宅问题与当时德国的住宅问题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问题,可是住宅问题,对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政府来说,都是应当...  相似文献   

18.
林琳 《理论观察》2010,(1):32-35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陈确,面对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冲击,对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伦理反思,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和主张,主要包括:天理人欲论、私说、治家之道和葬论等内容。陈确是立足于儒家传统来解决当下问题的,试图在伦理与经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对于这个时代问题,陈确给予了一个真正儒者的解答。  相似文献   

19.
论先秦诸子的经济自由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娈 《山东经济》2007,23(2):39-42
先秦诸子有着深刻的经济自由思想,主要包括人性论、财富论、私有财产论及市场机制论等等。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西方经济自由思想相比,其思想不仅更适合中国国情,而且能从深层次上展现传统文化精髓。研究先秦诸子的经济自由思想,必会对今天的产权改革、社会分工、政府职能转变等市场经济建设诸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中国农业步入困难时期,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备受关注。浙江农村是我国最富裕,但同时又是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农村地区之一。与全国不同的是,浙江的贫富分化具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即贫富分化问题主要集中于农村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