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民族村寨的特色产业发展是提高其整体经济实力的关键。基于对广西桂林民族村寨的调查结果,提出要形成民族村寨新经济增长点,应该采取发展民族村寨特色农业经济,增加农产品中民族文化内涵的附加值战略,通过扶持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产业、民族医药文化产业、民族工艺品产业的发展,以产业融合等形式促进民族村寨特色产业的快速稳健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旺  孙璐  吴明星 《开发研究》2008,(1):125-129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产生了类似于公共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导致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蜕化,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族村寨旅游体验型产品设计的心理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群慧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78-181
文章从旅游心理学的感知觉、情绪情感等理论角度,阐述民族村寨体验产品设计的心理学依据,在理论层面上探索体验式旅游产品设计的要素、方法和心理学理论在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最后提出民族村寨旅游体验产品设计的范式。  相似文献   

4.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选取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的一个德昂族村寨作为调查点,该村寨作为本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核心开发点,已经完成初期开发并运作了数年。笔者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并大量访谈了各类从业人员和原住居民,了解本地旅游的现状,分析原住居民的旅游发展意识,针对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乡村振兴战略来统领乡村发展,其中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有效措施,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一个好的机遇。民族村寨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良好的民族风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贵州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贵州省民族村寨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可分为直接参与途径和间接参与途径两种,而参与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居民也可以认为是全民性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加速期,四川作为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多民族大省,屡屡发生民族村寨社区居民与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内部以及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旅游社会冲突现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严重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选择甲居藏寨为案例点,旨在正确认识四川民族村寨社区旅游社会冲突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旅游社会冲突的调控机制,以期推动四川乃至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村寨旅游主要指以活态化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和静态化的少数民族村寨建筑为基础开展的旅游活动,它肩负着边远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当地社区的有效参与则是实现其使命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对五指山市水满村社区居民的实地调研发现,在旅游影响感知方面,八成以上的居民持有正面感知,认为旅游的发展利大于弊;在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上,总体来说比较积极,有六成以上的居民愿意参与当地的旅游发展和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但在愿意为景区的发展提供建议、愿意参与资源的保护及旅游地的形象维护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缺少资金及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支持引导是限制其不能深入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以郎德上寨和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两地的管理制度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对比分析,并首次将奥尔森的集团理论纳入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之中.研究表明,不同的社会经济初始条件将催生不同的旅游管理体制.因此,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根据区域制度环境,采取相应的制度选项,制度安排要尽量做到能根据环境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制度具有灵活性和弹性.  相似文献   

10.
九公寨旅游区位于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境内,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名山。旅游资源类型全、数量多,具有很高的文化、科学和观赏价值。文章通过分析九公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依据九公寨旅游开发总体思路、突出生态旅游的主题、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九公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特色民族村寨建设的经验:因地制宜,找准定位;整合资源,加强宣传;突出特色,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居民观念保守,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公共服务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其对策是:打造民族村寨特色品牌,提高民族村寨旅游知名度;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彰显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价值.重视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促进产业结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
村寨火灾一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之一。从根本上遏制民族村寨火灾发生,必须从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改变少数民族传统居住习惯.通过电改、灶改、水改、寨改加房改的“4+1”改造.提高民族村寨消防安全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高原湿地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但在保护高原湿地的过程中势必影响周边少数民族村寨的居民生计,所以为促使湿地保护区持续性发展,需要首先研究好如何解决湿地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村寨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在对管理效率增进过程模型的应用基础之上,并结合贵州民族旅游村寨管理的现状,针对旅游这一特殊的场域展开分析研究,探求旅游场域下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为旅游目的地寻求高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湮 《特区经济》2014,(12):168-170
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于十八世纪末始由边沁后经穆勒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批判不断,但其理论仍有可取之处。功利主义伦理学从主观的快乐或者幸福出发,论证了人性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社区从思想源头寻找利益冲突的根源及利益协调的途径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以利益为主线,对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在此方面的优劣势进行梳理,并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6.
傣寨一瞥     
傣寨一瞥黄耀辉湖南"民族村中有个漂亮的傣寨",我慕名随着人潮前去进行摄影创作。微风轻拂,盎然春意的绿柳红花,透露了春天的信息,一池碧水将傣寨托出水面。整个寨子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遥遥望去,仿佛一块碧玉镶嵌在黛色的山谷里,鳞次栉比的竹楼,妍丽多姿的棕榈...  相似文献   

17.
日前.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温泉”生态典型示范公路(二级)全线贯通。该公路是目前广西正在建设的路网工程中第一条生态典型示范公路。公路全长31.8公里.处在龙胜的黄金旅游线路上.途经7个少数民族村寨.沿途汇集了龙胜温泉景区、红军岩、泗水瑶寨、龙脊梯田等多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边陲地区苗族村寨的实践式考察,总结出相对于“经纪体制”的“寨老体制”.作为自然领袖,寨老在仪式、规范、传统、意识形态的领域管理寨子,其权威产生于寨民的信任和认同,是苗族社会所特有的“信任型权力”;作为“台面干部”,寨老辅助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建构,是联结国家与苗族基层社会的地方性权威.苗寨社会“寨老体制”的权力合法性来源于与其社会的天然血缘关系及于国家的辅助工具作用.至今存在于苗寨中的地方性权威延续着多重的象征意义,是不可复制的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19.
刘江 《今日重庆》2013,(5):24-27
未见其身,先闻其名,这对于因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石宝寨而富有盛名的忠县石宝镇来说,最为确切。一直以来,石宝镇都是倚寨而名于世。但,如今的石宝镇不仅只是倚寨闻名,而且还倚寨富民。一个江边小镇,一座新城;一个旅游胜地,一种和谐。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创造性破坏模型对西江旅游商业化发展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通过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总结出西江商业化发展控制的内在规律。得出结论即地方政府部门作为利益相关者群体中的核心,其预见性措施决定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商业化发展的演变路径,且政府的干预措施是控制商业化发展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