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农村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各个领域的改革正在迅猛发展。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打破了长期停滞的局面,进入了黄金时代。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各类专业户、重点户和开发性承包如雨后春筍到处涌现。随着分工、分业、专业承包的推行,又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新的经济联合体。农村的这场变革给合作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生产的深度广度扩展较快,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各业的商品率有较大幅度增长,所有这些标志着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学会于四月七日召开《如何实现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转变问题》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科研机构和实际工作部门负责人孙孺、卓炯、陈铁、张振宇、曾牧野、马恩成、关其学、刘光璞、李中等十七人。由副会长关其学同志主持。会上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发展农村商品生产问题。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商品生产有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各业商品率已由1978年的51%上升到60%左右。商品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专业分工,据我省统计,“两户一体”已发展到总农户数的15~20%,农村专业分工也已从种植业发展到非种植业、从农业发展到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专业户是农村商品生产的骨干,它们一般都能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挥自己的经营才干和技  相似文献   

3.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自从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来,就有与它相适应的市场。列宁曾经指出:商品经济出现时,国内市场就出现了;国内市场是由这种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目前,我国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据统计,广东全省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各种专业户、重点户已有几十万户,预示着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实践提出了如何建立农村经济信息,为加速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服务的新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农村商品生产与农村经济信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建立和不断完善,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目前农村正在由自给、半自给性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主动性、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日趋完善和多种经营的蓬勃发展,广东农村出现了大批专业户(含重点户,下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事实表明,专业户已率先成为农村的富裕户,象磁石般吸引着广大农民。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潜力和技术专长,集中劳力和资金发展一两项专业生产,既为市场提供了大量商品,又为农民先富闯出了一条新路。专业户这一新的经济形式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从  相似文献   

6.
一种以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宗旨的新型互助组─—经济联合体,在四川省德江县农村成批涌现,目前已发展到2900多个。这种经济联合体使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得到了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自1995年悄然兴起的经济联合体,以科技土专家、专业大户、退伍军人和村组干部为骨干,以广大农户为主体,以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部分农民有技术无资金,有资金无劳力、有劳力无技术、有农具牲畜无使用能力等问题为目的。经济联合体兴起之后,德江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他们从股份制和产、供、…  相似文献   

7.
回顾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历程,上海农村经济发展有以下几条经验。其一是按照大都市农业生产功能变化的趋势,合理确定生产重点和组织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放宽了经济政策,农村商品生产有了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近30年的改革,主要是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不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土地制度实现形式,理论上也有大量的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笔者认为,目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在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化、综合配套和尊重农民选择的原则,并因地制宜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先在农村中广泛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农业连年大发展的巨大成功,于是党就将其基本经验应用于城市,按照具体的经济条件,在工商企业内部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农村和城市的这些经济改革,其基本精神是使生产经营单位和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同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整个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以克服普遍存在的吃“大锅饭”的弊端,提高经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着农村繁荣发展和农民就业不断转型,解决农民就业转型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民就业形式也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使农民就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通过结合新常态的特点,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社会制度转变、完善就业环境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农民就业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极大提高。但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幅明显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一、大力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增加农民收入需要从农业和非农民两个方面来考虑。从农业方面来看,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可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但究由于我国只有不…  相似文献   

12.
重新构架我国农村经济之我见张赤卫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在农业经济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最突出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企业。这已成为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结构重新布局的重要根据。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之成为我国工业...  相似文献   

13.
蔬菜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中的一条“产业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不同的产业,联结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蔬菜产业化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表述:首先,把农户纳入一定的组织与市场对接,让农民从组织中得到市场信息指导,从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水平。其次,它是以分散经营为基础,在社会平均利润原则指导下,对农村经济新秩序的构建。农村自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承包户各自为政,种植计划茫然,受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帆 《辽宁经济》2020,(4):24-25
农业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基石。农村经济与农民的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最直接的关系,农民在农村发生的经济关系的集合构成了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农民办起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处于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几十年来,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村经济在发展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从主题上看,我国二十年农村改革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段落,也可以说先后有三次浪潮。第一次是推行家庭承包制,在农业生产领域内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短短几年就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次是创办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领域突破了“农民只务农”的旧格局,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民与工商业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使广大农民温饱有余;第三次是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牵引力,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而且关系到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 为增加农民收入,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帷幕:在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连续多年调减粮食征购基数;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并相应减免贫困地区农民的税收;增加农业投资并严格控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增长。但是,从1992年到1994年农村居  相似文献   

17.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农村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同时也是我国城市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动机”和“驱动器”.本文分三个层次着重论述了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兴起过程、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的最大优越性,是彻底打破“大锅饭”。使农民真正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调动了千家万户发展生产的巨大积极性,从而使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停滞的困境,农村生产力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但是农村从温饱迈向小康,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农业生产实现集约化、商品化和企业化。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现农业的第二个飞跃,农民搞规模经营,把农业当做企业,这是解决土地抛荒的有效办法,是实现农业专业化,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农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村第二个飞跃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中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最有生审力的一个新的经营形式。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生产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到加工与流通领域,使原来意义上各自分离的农工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或体系。它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利益分配为联结纽带,因地同时制宜地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利益共同体.以更好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持续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