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龙柯宇 《科学决策》2023,(11):236-247
农村信贷市场长期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民间金融虽是弥补“麦克米伦缺口”的一个可选制度安排,但其往往缺乏规范的运作发展机制,相关治理供给又严重缺失。农村民间金融软法凭借其在创制方式、条文内容设置、运行模式、实施效力等维度上的独特价值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命令—控制”范式下单一硬法规制的结构性缺陷,建构起一套自成体系、符合新公共治理逻辑、绩效显著的秩序维持机制。农村民间金融软法治理应承载“增进农民民生福祉,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制度期许,在金融包容的理念指引下,围绕政府金融监管效能的提高,并依托相关软法与硬法的协同共治关系,达成由管控式向参与式的治理逻辑转向,推动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具有极大的社会扩散性,各国政府都很重视金融监管工作,一般都通过国家立法来保障金融监管行为的合法化。金融市场的发育成熟、金融业的发展壮大都依赖于各种金融创新活动,创新是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历来就是一对矛盾,金融管制是金融创新的障碍,也是金融创新的诱发原因。只有正确处理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才能避免和分散金融风险,维护好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促进一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9-2018年289个地级市数据样本,结合"烙印理论",考察了金融官员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具体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相对于非金融官员,金融官员能显著地抑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表现为"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巡视未覆盖地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越佳和制度环境越好时,金融官员抑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效果越明显。文章实证分析了官员的金融经历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作用机理及具体效应,有效地诠释了"金融副省长现象",为金融干部队伍建设和金融监管提供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支持,也为现阶段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产品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产品,在目前金融监管严格的体制下,由于各种原因而缺乏有效监管,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有效政府监管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金融衍生产品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开始探讨,分析金融衍生产品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所在,同时对我国可以采取的金融衍生产品政府监管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方案及其实施效果,将是影响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国际金融体系重构等问题的主要因素,对21世纪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揭示了以金融证券化与美国金融监管放松等为主要特征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在此次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的作用;详细阐述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并从金融监管框架、美联储职能以及金融业薪酬激励制度等层面,深入评价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最后,从国内金融利益集团、国际金融监管竞争和现代金融发展模式等3个方面研究了美国进一步推行金融监管改革将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6.
金融腐败与被监管者自我报告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旭光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5):30-35
金融腐败与金融监管有着重要联系,而且在金融监管及惩处的执法过程中会存在着监管腐败问题。文章在金融监管执法活动中构建了一个具有腐败倾向特征的监管执法者对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监督执法的模型,指出一个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可以通过实施适当的激励政策以防范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合谋腐败的发生,同时证明了如果允许金融活动参与者在违法行为发生后可以实施具有恰当的惩罚激励措施的自我报告制度,政府就能够通过降低官僚作风、保持较少的监督执法官员、降低监管寻租以增加社会福利,并通过自我报告制度消除金融腐败而进一步为社会谋福祉。  相似文献   

7.
由于金融监管机构的公共部门属性,金融监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政改革的影响.因此,使用行政学的理论方法和分析框架,对于我们研究金融监管的变革方向,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该文从研究行政改革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影响效应出发,认为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将呈现出多元主体的合作加强、公众参与治理程度提升、中央银行职能地位突显、地方政府监管责任更加明确和金融监管领域不断拓宽等趋势.据此提出,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要兼顾好市场繁荣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更加重视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8.
金文莉 《改革与战略》2012,28(11):74-77
文章通过介绍金融系统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风险的三大表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并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的房地产金融监管体系和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防范风险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孟姣  罗焰 《老区建设》2014,(18):11-13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这就对我国金融监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民间金融又被称为“非正规金融”,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这一问题。但是随着民间高利贷进入后期崩盘阶段,民间金融的风险日益加剧,很多人用“民间金融危机”来形容现在日益加重的民间金融风险。因此,民间金融风险的治理研究成为一项严峻而又迫切的问题,将会对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多倾向于政府的金融监管,然而政府监管虽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且能立即施行,但也不乏弊端,主要是政府的金融主管机关往往看重事后问题的解决方案,却忽略了事前问题的预防机制。金融控股公司作为特许行业在公司治理上有其特殊之处,应通过构建金融控股公司资金防火墙以及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公司治理等事前问题预防机制的制定,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岩  李立学 《理论观察》2003,(1):119-120
加入世贸以后,只有适时进行金融创新,才能尽快提高我国金融业竞争实力。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应首先着眼于金融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应顺应潮流逐步向混业经营发展,同时,金融监管应注重政策的协调性、监管机构的有效性与彼此之间的合作性。必须以市场机制进行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逐渐实现规模化经营。并确保银行实施健全和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金融创新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基于隐性担保、重复博弈、关联博弈的私人契约执行机制,民间金融具有自我执行的内在机制,这种机制的作用力很强但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因此,政府想通过正规金融来收编民间金融是不可取的,而是应构建一种以行业协会自律性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民间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俞勇  郑鸿 《开放导报》2021,(1):61-71
金融科技使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传染性凸显,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我科技产业及发展进行打压等,使我国金融安全面临较多风险.通过金融科技风险事件案例分析发现,金融科技通过对金融基础设施、主权货币、金融监管体制、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而影响国家金融安全.应通过以人民币国际化和"新基建"建设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安全边界,以监管机制改革及法律法规建设强化金融监管系统安全边界,以金融安全审查机制建设强化金融安全防御边界,以金融科技行业标准及全球治理机制的建设强化金融安全攻击边界,构建国家金融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加快融入金融一体化和全球化,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已不能适应中国加入世贸后的新形势。在金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通过监管理论创新进而达到监管制度创新,积极学习借鉴国际金融监管先进经验,在发展中加强监管,以监管促开放,促引进,促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迎头赶上金融监管的国际水平,为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5.
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际 《特区经济》2008,(11):230-231
经济市场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金融业既要坚持开放,又要审慎性监管。然而,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诸如金融监管理念模糊、监管者角色定位不准等缺陷,不利于金融创新和金融业的全面发展。目前,完善我国金融监督法律制度必须确立开放与保护并重的监管理念,实现监管者角色的转变,尽快制定统一的《金融监管法》,协调和完备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自1996年以来,日本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使日本传统的保驾护航式的金融行政体制终于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关键阶段,面临入世后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是金融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可以为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共治理实现的是政府与非政府利益的平衡,利益博弈过程中的平衡需要制度来规范。公共治理的制度理性应当是以维护第三部门的利益为基点。公共治理的失序,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治理制度的非理性。构建合理的公共服务制度,以制度理性替代非理性化的社会治理,将潜在的制度供给转化为现实的供给,将有助于政府公共治理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金融监管、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三者关系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岩  丛继青 《山东经济》2004,20(1):30-3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已演化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作为与宏观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敏感性产业,现代金融业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已经和正在积累的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种类。不同程度地危及着一国的金融安全与稳定,影响着一国金融的发展与创新,这在客观上就使得金融监管顺理成章地成为各国金融当局的当务之急和现实选择。有鉴于此,本文拟将从理论的层面对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给予理性分析,以期为我国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政策与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应着不同的金融监管制度,各国金融法律框架的变动,在一定意义上预示着世界金融监管发展的方向。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反映了决策者和公众偏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王俊  云锋 《开放导报》2024,(2):42-50
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以及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分析WTO-FTA金融规则演进趋势,对比CPTPP、RCEP等主要自由贸易协定金融规则差异性,可以发现我国在金融自由化等关键性条款、金融数据流动等敏感性条款,以及在“新金融”等全新议题上,与国际高标准金融规则存在较大差距。应以对标国际高标准金融规则、强化金融法制建设、落实金融管理措施、金融标准国际化作为金融制度型开放的主要方向,以“国内统一、国际接轨”为原则,完善金融制度体系;以“一带一路”等国际开放平台为载体,推动金融规则“引进来”“走出去”;以自贸试验区为依托,推动国际高标准金融规则压力测试与复制推广;以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为指引,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