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障中国成品油市场稳定供应,商务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立成品油市场监测周报制度,健全成品油市场监测月报制度,以进一步加强成品油市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成品油市场的开放.跨国石油石化巨头纷纷抢滩中国成品油市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6年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对外开放以后,成品油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成品油销售企业只有取长补短,逐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市场竞争力,才能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3.
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对外开放了国内原油、成品油的批发、经营权。两个“办法”的出台.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军中国成品油市场提供了政策依据。允许具备条件的国内外石油企业在我国从事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我国石油市场将逐步形成国有大型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社会经营单位共同参与竞争的格局,有利于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石油市场体系,促进国内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成品油市场也变数重重。  相似文献   

4.
朴石 《中国石化》2005,(6):22-2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开放和2006年以后成品油批发市场开放的临近,外资石油公司加快了拓展中国市场的步伐。目前,跨国石油公司在华业务出现了三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我国成品油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联系WTO文件协议中有关成品油的具体规定,结合中国成品油市场的现状,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成品油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几项成品油行业应对WTO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按照加入WTO的承诺,继2004年底成品油零售市场放开后,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也于2006年底如期放开,2007年成为中国成品油市场全面开放的肇始."双放开"后的中国成品油市场,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将逐步形成国有大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民营石油企业共同参与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2006年外资进入我国成品油市场,打破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由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巨头垄断的情况,形成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油品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格局。面对由此而形成的挑战,我国石油企业应从自身出发,改变经营机制,同时国家要加强法制监管,才能顺利渡过“双放开”这个中国成品油市场化必须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成品油进口正在发生逆转,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尽早理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也有专家建议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尽快启用,以规避成品油现货市场的贸易风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成品油市场的开放,国内成品油市场已经改变了原有格局。分析了当前成品油市场上各竞争主体,阐释了我国的成品油市场开始呈现的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集团为主导,其他国有石油公司、民营企业、国际石油公司共同参与竞争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入世"的承诺,中国继2004年底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之后,到2006年底将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开放前夜的成品油市场备受关注:成品油市场监管及政策取向如何?成品油油源渠道和价格改革是否有望推进?在多元化的市场中,成品油销售企业如何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针对这些问题,2006年5月23-24日,本刊编辑部与ARA中国会议机构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成品油批发与零售行业展望"国际论坛.论坛得到国家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发改委能源局等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来自国内外大石油公司、相关研究机构、投资机构、民营企业、行业协会的约150位代表出席了论坛.来自英国全球能源研究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Leo Drollas先生介绍了全球成品油市场发展趋势.来自BP、SK、印度石油、中国石油等著名企业的市场营销主管,以及来自日本、法国、中国等国家的资深研究人员,与代表们分享了相关国家成品油市场开放的宏观管理经验和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经营方略,并就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开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油品营销市场是外商最先涉足的领域之一,跨国石油公司早已进入国内润滑油、沥青、燃料油和航空煤油等油品营销市场。去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放开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国外石油公司更是加快了抢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扩大,国际原油市场剧烈动荡,成品油分销盈利空间日趋狭小的背景T2009年6月11—12日,《国际石油经济》月刊编辑部与上海士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Global Leaders Institute)再度联手,在北京举力、了“第二届成品油分销国际会议”。本届会议立足全球成品油分销业的发展现状,聚焦中国成品油分销市场的宏观政策、流通秩序和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1日,商务部公布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此举打开了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大门,为整个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的调整提供了契机。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成品油国内油源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进口又实行特许经营,因此,这个新办法对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短期内难以见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临近加入WTO,国内成品油也将逐步开放。据有关消息披露,我国将在2003年底之前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一方面外资加油站正加快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另一方面国内产业界因受成品油零售环节高额利润的驱使大举投资油市。面对成品油零售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用油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村成品油市场也将成为今后几年竞争的焦点。因此,加快农村成品油市场的开拓,抢占农村成品油阵地,对石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发展特许经营则是占领农村成品油市场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对在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走出低谷,持续高位坚挺,国内成品油批发、零售价格随之飙升,一时间油价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成品油价格管理的历史与现状:纵观我国成品油价格管理,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计划约束阶段、计划与市场约束阶段、市场主导约束阶段。计划约束阶段1994年以前,成品油资源基本处于短缺状态,为保证全国成品油市场供应,成品油价格管理严格受国家计划约束,出厂价、配置价、销售价执行国家计划内定价。计划与市场约束阶段1994年至1998年6月,实施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从出厂价到销售价实行计划内外并轨,取消平…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石油需求明显下降,但炼油能力继续增加。预计到2015年最后一波炼厂建设结束之前,全球炼油能力都将处于过剩状态。中国和亚太地区,2015年前炼油能力都将继续增长,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中国成品油市场将全面进入买方市场,无论在炼油领域,还是在仓储、批发、零售领域,市场竞争都会逐步升级,传统的市场结构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使中国成品油分销行业形成了基本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并广泛吸收国际通行做法的运行保障体系,中国成品油分销领域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十二五”期间,成品油分销领域必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和服务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8.
2023年,中国炼油产能再创新高,炼厂开工率回升,成品油产量大幅增长;成品油消费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不同品种恢复节奏存在差异,航空煤油消费明显恢复;成品油消费结构变化明显,供需差量扩大;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宽幅震荡背景下,成品油批发价格小幅增长;成品油商业库存“汽跌柴涨”,油库建设需求旺盛;成品油进口大幅下降,俄罗斯成为中国成品油进口主要来源国,成品油出口量继续增加,主要出口至新加坡;多项市场专项整治方案出台,规范成品油市场运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监管仍将持续完善,炼油行业将继续扩能,成品油产量将继续增长,成品油消费将回归低速增长通道,国际原油价格将宽幅震荡加剧成品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成品油物流而言,管道运输与铁路、水运和公路等运输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伴随我国成品油市场的日益开放,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公司已经利用其强大的综合实力逐步进入了中国市场,中石油、申石化靠垄断供应获得的竞争优势逐渐失去。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关注成本控制和提高经营效率,建立一套以管道运输为动脉,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体系是在成品油销售市场重获竞争优势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6日,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商务部公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两个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将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扩大石油市场开放,加快推进我国石油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