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扩大,投资热情也日益高涨。但是大量个人投资者缺乏专业的投资知识,很少获利,因此本文引入了价值投资的理论。从理论研究、股市发展现状等方面论证了价值投资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价值投资策略的三个步骤,即价值发掘、组合投资以及套利交易,并且针对这三个步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本文的论述有助于投资者认识我国股市,进行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2.
股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投资者享受经济发展带来投资收益的场所,而中国的股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存在任何关系,广大投资者没有从中国经济发展中享受到财产性收益,亏损严重,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原始股东通过上市几十倍、几百倍增殖暴富,这种极端相背离的经济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从此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股市投资风险理论需要加强研究。不确定性是股市投资风险理论的基石。以不确定性理论为基石,可以从理性股市投资风险意识、股市投资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股市投资者心理、股市投资风险走向及预测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期,中国股市跌至8年以来的新低,但市场中的投资者们发现,即便如此,想在中国股市中赚钱仍然不易。我的问题是,在中国股票二级市场上投资,到底有多难?从市场参与主体的角度来仔细考量,如果中国股市上的所有投资者全部亏损,并且没有扭亏之道,那么市场的未来就有疑问。证券投资基金无疑是当前股市上最有实力的机构投资者。目前,境内基金发行总额以及净资产总规模双双超过4400亿元,其中,持有股票市值已经占到股票流通市值的16%左右。现在让我们看看他们对于今年上半年的股市以及自身的操作有何评价。  相似文献   

5.
把脉股市     
投资者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不过有两点,一是现在的股市为什么这么低迷,何时是底?二是1999年股市究竟有没有戏?总体的运行态势如何?因为只有对这两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新的一年中更好的把握机会,获得较大的收益。其实,这相互联系的两点,可以用一点去概括,就是股票市场的短期走势和中长期趋势究竟如何?股市供求矛盾突出资金历来是股市的血液,股市的活力靠资金支持。从供给方面:市场必须为国企改革服务,今年是国企改革关键年,据测算,国企改革三年内走出困境约需1万亿人民币。股市在补充资本金和筹资方面任务繁重。1997年300亿额度远未完成,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后股票发行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拟上市公司会加快争取发行的步伐,供给压力相当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市政策市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政策市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将主要的研究概括为股市政策与政策市,政策市产生原因,不同属性政策的定性分析,政策市运行机制,政策市影响减弱分析,政策市退出市场等方面,揭示出政策市的最大问题是股市政策的行政化,政策市退出股市必须以增强投资者选择权为基础,而这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正在进入一个敏感期,股权分置改革正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态势向前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并引领股市走出颓势?下半年股市会怎么走?投资应该采取哪些投资策略?无疑是股市投资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试以个人的观点来作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8.
股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投资者享受经济发展带来投资收益的场所。而中国的股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存在任何关系.广大投资者没有从中圆经济发展中享受到财产性收益。亏损严重.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原始股东通过上市几十倍、几百倍增殖暴富.这种极端相背离的经济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从此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寓涵 《现代商业》2014,(30):210-211
中国股票市场市值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各方面初具规模,在其发展的20多年来,已经在我国现代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其中我国四大股指的收益又是如何呢?而年化收益率是其收益的直观体现。本文通过上证指数、深证成分指数、中小板指数及创业板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来分析中国股市的投资收益,其次通过分别比较四个指数的年化收益率的差异并分析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对宏观经济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本文通过对中国股市大起大落和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分析,意在揭示股市与宏观经济背离的原因,即促进再生产、经济增长率降低,而在股市上则反映出股市资源配置效率低,希望能够对中国股市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光彦 《商业研究》2005,(14):122-124
自1990年我国相继在上海和深圳设立证券交易所。14年来中国股市大幅波动,暴涨暴跌的次数不计其数,许多参与群体损失惨重。然而,中国股市在让投资者面临巨大风险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机会,认真研究中国股市的运行情况及涨跌机理,探讨其投资策略,这对投资者抓住机会,减少损失,增加收益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半年前,各国央行行长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市场的波动性这么低,他们认为这与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有关。但是,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我觉得大概有三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3.
股市不是人人能炒的。这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的语录。不错,从法律角度讲,只要是公民,谁都有权利投资股市,但我相信范副主席的话:股市不是人人能炒的。  相似文献   

14.
李刚  李翔飞 《中国市场》2014,(42):46-47
我国股市在这发展的三十多年历史中,一直都是牛短熊长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指数点位又回到了十年前,这种局面导致了绝大部分投资人伤痕累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言外之意就是股市投资将成为居民进行投资的一项积极内容,几年的时间又过去了,除了又有一批人被套牢以外,目前股市缺乏使居民财富增值的持久能力。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如何成为一名成熟的投资者?除了从基本面以及技术面上多学习股票的知识,不断积累经验,调整情绪和控制心态,这才是走向合格投资者的最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股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何适应如今的股市新常态,转变投资理念,是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股市的新常态,提出了股市新常态下投资理念的转变,并推荐了股市新常态下比较理想的投资板块,希望对中小投资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邹毅 《上海商业》2007,(10):22-24
近期股市的屡创新高和上海写字楼市场不断上涨的租售价格,在投资者心中激起阵阵波澜。两种投资产品究竟如何取舍?哪一个收益才更高?是投资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个市场的特性给出一些见解,供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增长速度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指是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即经济增速会提前在股市上反映出来.我国2001年一季度、上半年以及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8.1%、7.9%和7.6%,经济增速趋缓的格局从7月到10下旬股市的暴跌中提前体现出来.而2002年,一方面,在美国经济从9.11的阴影中恢复的出口拉动下,另一方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内需拉动作用下,出口和内需两个"引擎"都将添足马力,增速下滑的趋势将得以扭转,而这一"基调"将提前反映到股市上来.  相似文献   

18.
黄进 《大经贸》2001,(9):24-27
中国(内地)股市重新创建以来,对国内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做经济工作的人,自然也对股市比较关注,因为股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但中国(内地)股市的指数的涨跌,似乎与经济状况的好坏并无太大的关联,或者说,看不到直接的关联。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内地)股市似乎不受真实的经济状况的影响。否则,ST 板块股价有什么理由上涨?所以,很多业内人士甚至专家、实战高手,到最后都要摇头,说对中国(内地)股市实在看不懂。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理性思维把他们自己给弄糊涂了。尤其是一些实战高手,原来并无什么理性,只知道怎么能赚钱就怎么做,结果赚了钱后开始玩点理性,想把股市弄明白,按成熟规范的股市模式去理解当前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股市规模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快速提高为背景,从消费函数的理论分析出发,运用协整理论和动态滞后分布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问题展开研究。从股票市场规模与稳定性、企业和投资者参与程度、股票市场对资金的吸附等方面对我国股市财富效应问题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但没有促进消费支出的增长反而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即财富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20.
何毅 《商》2012,(17):121-121
本文主要回顾了居民储蓄与股市投资关系的研究历程以及以资产选择理论为基础的短期替代理论,最终得出总结:从长期来看,居民储蓄与股市投资呈正相关;短期来看,居民储蓄与股市投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