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继2008年出版第一册<日本经济蓝皮书>以后,2009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册日本经济蓝皮书,今年的题目是<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2009>(主编王洛林,副主编徐平、张季风、刘瑞).  相似文献   

2.
张晓兰 《发展研究》2016,(12):13-15
2016年,日本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弱复苏趋势,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4%,二季度GDP增长0.2%.从复苏态势看,占GDP60%的私人消费相对疲弱、企业设备投资不振、制造业扩张放缓、通缩局面严峻,但贸易状况有所改善、就业形势较为乐观.受内外需求不足、投资疲软等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制约,预计2017年安倍经济学将难以改变经济低迷态势.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美国货币政策走向、英国“脱欧”与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风险,也将增加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2017年日本经济增速将低于2016年,经济低增长将“常态化”.日本经济低速增长给中日经济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为中日经贸合作提供了契机,两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旅游业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中日经济合作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期中日经济关系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日本经济增长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中日经贸合作继续平稳发展.中日两国在进出口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随着日本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中日经济关系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前景取决于推动中日经济合作力量与制约中日经济合作力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和探讨中日两国经济前沿问题,加强该领域中日两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日本亚洲现代经济研究所、中日经济发展中心将联合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于2009年11月6日—9日,在日本东京都召开主题为经济问题前沿报告的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将邀请中日两国经济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与会,并作学术研究报告,在此欢迎中国大学和相关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现将会议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日本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日本技术、资本要素充裕并有科学的管理经验,而中国拥有充足资源和广阔的商品市场。两国经济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21世纪以来,两国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正发生新的变化。所以,研究中日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有利于充分掌握中日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现状和结构,为中日间经贸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江 《经济改革》2009,(12):50-51
我国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家庭无能力买房。这是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中释放的信息。蓝皮书指出,2009年中国房价太高,是政府的土地供应行政制度、对开发商囤地涨价谋利行为打击不力等深层次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点击     
《经济改革》2009,(7):6-7
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发布 日前.由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国内西部问题研究领域专家共同撰写完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8.
高桥万见子 《经济》2006,(1):98-103
主持人:首先我们想问一下,2005年中日经济关系中出现了哪些变化? 武田胜年:据我所知,2005年先后有不少日本政治家、高官访问了中国。中日之问存在着教科书问题、历史问题、油田开发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国国内也出现了涉日游行,原因在于两国信息交流不充分、相互理解做的不够。结果出现了一些伤害对方感情的事。了解了原因以后,两国不仅在政治上,也在文化、经济及其他方面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对话。包括政府在内.人们在希望加强沟通。  相似文献   

9.
姜波 《经济》2007,(3):62-69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10年左右时间,在中日两国国内以及两国之间都充满了“逆转”。 在日本,这10年的前半段,是全社会依然笼罩在“失落的10年”(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的阴影之下.日本持续了30余年、且似乎要一直特续下去的的高增长神话已彻底破灭.经济停滞甚至动辄出现负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孙早  王文 《经济学家》2012,(4):95-104
"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摩擦加剧、资产价格飙升",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经济表现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表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了今日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现中日两国相似的经济表象背后存在着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突变,国内宏观政策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泡沫形成、甚至破裂,这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大国经济体是否具备了实现持久稳定发展的结构性要件。与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变化相比,实现政治、社会和经济结构的现代化应是一件更为紧迫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覆辙"即使不是一个伪命题,至少也是极具误导性的。  相似文献   

11.
<正>新年伊始,在"两会"山西召开之际,山西省社科院编写的第九本《山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出版。2009年是山西经济经受严重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也是山西历史上值得记忆和令人难忘的一年。"蓝皮书"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年山西所走过的历程,并以专家的视角对山西省所走过的这一段历程进行了跟踪分析和理论实证的解析。在此基础上"蓝皮书"还根据  相似文献   

12.
日本广东经济促进会十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广东省长黄华华、副省长汤炳权和日本兵库县知事担任双方委员和顾问。省府副秘书长、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担任中方会长。促进会的宗旨是开辟日粤双方在经贸交往中加强对话的渠道,对日粤在经济交往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交换经济领域的有关信息,推动广东日本开展实质性  相似文献   

13.
《广东经济》2013,(3):15-15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孰强孰弱已见分晓。2月28日社科院发布了《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1—2012)》蓝皮书(简称《蓝皮书》),2011年,广东、江苏、上海三省市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三甲。  相似文献   

14.
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绍博 《经济论坛》2014,(4):167-168
中国和日本互为亚洲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的良好发展对两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了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证明中日贸易规模的扩大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发展中日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日本亚洲现代经济研究所、札幌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日经济问题前沿论坛后危机时代下的东亚经济动向于2011年1月8日在日本北海道举行。中日学者共40余人出席会议。学者们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世界经济,特别是东亚经济仍然充满多种不确定性的现实进  相似文献   

16.
陈言 《经济月刊》2009,(7):64-65
日本外务大臣中曾根弘文6月7日在东京见到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这是两人3个多月来的第二次会面。这次中曾根大臣是中日高层经济对话的日方议长,杨部长则是陪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访日本,王岐山副总理为中方议长。用日本外务省的话来说,“眼下的国际社会直面各种问题,不透明的感觉也日益加深,此时日中两国发挥各自的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鹏 《发展研究》2010,(1):17-21
由于世界经济回稳、去库存化过程基本结束和经济刺激方案显露成效,2009年二、三季度日本GDP连续的正增长,标志着日本经济走出了低谷。不过,尽管经济形势出现好转,日本失业率却连续创出新高,加之通缩迹象明显,所以未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排除GDP再次下挫的可能。只有到2010年下半年之后,在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和国内设备投资增长后,日本经济才可能实现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18.
5月20日,由陕西省社科院组织编撰的《2010年陕西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陕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尚勤作为新闻发言人,发布《2010年陕西蓝皮书》主要信息,并与副院长石英、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一起答记者问。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李伟主持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的经济关系将越来越紧密,经济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日本产业将加快向广东转移,部份将技术、资金、管理和研发也一起转移进来;转移的制造业以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为主;制造业转移的战略目标是进入中国市场,本期刊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同志特稿《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经济关系展望》,该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广东经济的特点和机遇,以及日本经济形势对广东的影响,论述了加强日本与广东经济合作,承接日本产业转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重要意义,指出未来日本和广东经济合作的三大前景,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正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2014)李扬主编2014年7月出版/69.00元ISBN 978-7-5097-6272-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2014)》原是年度宏观经济蓝皮书系列出版物。今年选取的主题是"TFP和劳动生产率冲击与区域分化"。本书从2014年开始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经济蓝皮书"夏季系列,由李扬副院长担任主编。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调整时期,该书所涉及的投资、贸易及其生产率问题直接影响着未来经济增长速度,深入进行研究非常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