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西地处安徽腹地、巢湖之滨,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人口90万,辖4乡10镇2个园区,340个村(居).近年来,在省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实现年地区生产总值153.7亿元,财政收入1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中部百强县,连续五年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县,县城经济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2009,(3):42-50
2008年是我省海洋与渔业事业快步前进的一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5825亿元,同比增长22.5%,占全省GDP的16.3%,海洋生产总值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渔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总产值达到1350亿元,同比增长10.9%,水产品总产量680.4万吨,同比增长2.4‰全省水产品出口呈稳步发展态势,出口额达17亿美元,同比增加13.5%。  相似文献   

3.
《经济前沿》2006,(2):146-147
改革开放以来,横岗坚持按照“经济奠基、规划先行、文化引路、以人为本、管理为重”的思路开展工作,三个文明建设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呈现了“政通人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道德良好、环境优美”的新气象。2004年,全横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38亿元,工业总产值105.88亿元,财政收入2.92亿元,完成税收总额7.58亿元,街道集体总收入12.05亿元,  相似文献   

4.
《经贸实践》2008,(5):49-50
建筑业一直是浙江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6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655.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高达35.7%(含房地产);同时占到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6.1%,已经连续5年位居全国首位。全省建筑企业2006年实现利税331亿元,已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建筑业上缴税收占全省地税收入的比例达13.8%。  相似文献   

5.
惠安近几年的事业发展,可以这样说:万马齐鞍,驰奔千里,业绩非凡,人才辈出;与时俱进,年胜一年,岁月峥嵘,饮誉神州。桂冠荣誉,举不胜举。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县”、“福建省文化、卫生先进县城”、“福建省党建先进县”、“福建省双拥模范县”、“全国农村电气化先进县”。近两年又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中国雕艺之都” 等殊荣。从综合实力看,该县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2002年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36位和全国综合实力第70位,连续十年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经济总量居全省第四位,比1998年提升四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结构优化总量壮大:工业五年技改项目258个,完成投资29.59亿元,产学研项目67个,其中达到国际水平10个,国内首创、领先18个;质量认证企业179家,获省部级名牌10家,著名商标2家。建立7个走马埭式农业基地和231个特色农业基地,以及农工商“一体化”龙头企业10家。惠安县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三产,完成增加值61.26亿,五年增1.5倍,五年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总收入22.5亿元。其业绩的由来,除了党的方针政策指引,省、市党政领导及时关心指导之外,应该用一句话来概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地党政主要领导,以身作则,正气凛然,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运筹帷幄,把  相似文献   

6.
中原经济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是中原崛起的重要一极。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关系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了十大支撑体系,其中“构筑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居于首位,充分说明了产业发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明显增大,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29万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293.37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晋江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不断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综合实力连年稳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2004年,综合发展指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第13位、第5位,11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2005年,经济发展实现“五大突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达422.8亿元,约占全省1/15、泉州市1/4强;五年来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突破5亿元,达到38.6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十五”期间实现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比2000年增长2倍以上;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25元,比2000年增长28%以上。  相似文献   

8.
黎勇 《环境经济》2004,(8):55-58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东北郊,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全县耕地面积73.7万亩,水田68.7万亩。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省园林县城。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25.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2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财政收入10.8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8元。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始终把重点建设放在全省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9年,全省重点项目投资平均每年以 22%左右的速度增长,先后共安排19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0多亿,是改革开放前30年间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7.6倍。其中能源项目29个,完成投资244亿,交通邮电项目39个,完成投资254亿,工业项目44个,完成投资110亿元,其他项目86个,完成投资92亿元,累计完成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168个,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大地改变了全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状况,壮大了福建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邢台市养路费征稽处在邢台交通事业跨越式发展大好形势的鼓舞下,全体干部职工同心戮力、与时俱进、克难攻坚、拼搏进取,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大变化:行业管理明显规范、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人员素质明显增强,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丰收。“十五”期间共计完成养路费征收14.15亿元,超收2.69亿元,分别是“九五”期间的1.46倍和3.35倍,特别是2004、2005年两年完成养路费征收7亿元,超收1.39万元,两年超收额相当于“九五”期间五年超收总额1.72倍。此外,为村村通公路“民心工程”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交通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征稽处先后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省级文明单位、河北省十佳女职工标兵岗、巾帼文明岗、全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交通系统先进征稽处等国家和省市级荣誉20余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著名侨乡泉州市,以“丝绸路、先人迹、新历史、再跨越、改革潮、兴民企、大手笔,写春秋” 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浓笔绘新图,重彩画侨乡。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借侨、港、台优势迅速崛起,形成五分天下有其四的乡镇企业福建“半壁江山”泉州模式。近年来,如火如荼先后营造“半小时城市群”大泉州经济格局。塑造大泉州现代化城市氛围和形象,蜚声华夏。 最值得推崇的是1998年泉州市以举世瞩目的创举,由地市政府承办全国独有的万人空前盛会“’98中国旅游用品交易会”;同年又承办福建省11届运动会。近些年,泉州各项事业独领八闽风骚,业绩一再在福建夺魁。泉辖三市先后进入全国经济实力“百强”(福建五个有其三),所有县(市)进入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十佳”。福建“龙”的晋江市全国桂冠“举不胜举”。1999年喜创福建镇级三个第一:青阳镇连续几年获得福建唯一的“全国财政百乡”2.565亿元之荣誉;陈埭镇年创出口交货总值33.7亿元居福建之冠;龙湖镇年创引资1.39亿美元为福建之最。今年上半年,大泉州出手不凡,经济增幅高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晋江市、惠安县财政分别喜创增幅39.87%和38.2%,堪得国人赞赏。  相似文献   

12.
《时代经贸》2010,(7):23-33
良好的生态环境 江西,山清水秀,生态环境良好。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589亿元,同比增长13.1%,财政总收入928亿元,同比增长13.7%,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42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4亿元,增长19.3%。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孝义市委、市政府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实现社会和谐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2004年,我们继实现建设“三晋一流强市”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用三年时间争创全国百强县(市)新的奋斗目标,在争创全国百强的过程中使经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各项事业更加繁荣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05年,全市GDP达到95亿元,比2000年的18.65亿元增长342%;财政总收入完成17.6亿元,比2000年的1.742亿元增长911.5%,位居全省119个县(市、区)第二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92元,比2000年的1755元增长12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  相似文献   

14.
<正>“八五”计划时期,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显示了非同凡响的强劲势头,改革开放迈出了一系列重大步伐,宏观调控措施稳妥、适宜,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极大完善,全省在向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进入“八五”时期,我省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其增长幅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均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五年间,全省可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900亿元,年均国内生产总值3180亿元,比“七五”平均增加2090亿元;按可比价值计算,年均递增速度为 18.3%,比“七五”年均增速高出9.3个百分点。逐年环比,全省经济连续五年在两位数的水平上增长,1991—1994年分别为12.5%、26%、20.7%、16.5%,1995年约在15%以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八五”时期我省经济年均增长率快6.6个百分点左右,在各省、区、市中也名列前茅。 ——经济总量实现“第二有跳跃” “八五”时期,我省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累计国内生产总值比“七五”累计增加 10448亿元,而“七五”累计比“六五”累计仅增加 3103  相似文献   

15.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湖北省工业战线攻坚克难、逆势奋进,工业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位赶超"的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总量规模持续扩张,生产增速高于全国.1-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31882亿元,增长18.3%,增速位居全国第5、中部第1位,总量超越上海、四川、福建,在全国位次由第11位跃升至第8位;完成增加值955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42.9%.单月增加值规模持续扩大,6月份超过800亿元,11月份突破900亿元,12月份再创1008亿元新高.工业增速仍处于较快的增长区间,一季度增长17.3%,二季度回落至15.6%,三、四季度逐步趋稳,连续四个月保持在14.6%,高出全国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嘉兴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多年来,一直保持全省领先,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55.7亿元,增长13.1%。嘉兴所辖5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前30位。香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排行榜中,嘉兴位列第五名。特别是近两年,嘉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在加快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河北省实现全省生产总值13863.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8960元提高到20033元。在河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钢铁、医药、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简称“两高”)行业依然占据着河北主导产业的前三甲。特别是作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的钢铁工业,产能占到全国的1/5。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河北省实施的“绿色信贷”政策,矛头直指“两高”企业。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2014,(13):50-67
2013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比全省生产总值增幅高3.2个百分点,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150亿元,同比增长8.4%,水产品总产量809万吨、总产值10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和7.3%;水产品出口额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2%;渔民人均年纯收入1.23万元,同比增长10%。上述数据从总体上表明:过去19年,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多个五年计划或规划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肥西地处安徽腹地、巢湖之滨,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人口90万,辖4乡10镇2个园区,340个村(居)。近年来,在省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实现年地区生产总值153.7亿元,财政  相似文献   

20.
罗欧 《广东经济》2005,(3):10-15
2004年主要工作情况2004年,全省打私办系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国全省打私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决贯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坚持不懈”的方针,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协调力度,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建立反走私长效机制,始终保持反走私的高压态势。全年全省共查获走私案件数16207宗,案值44.3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案件55宗,案值12.38亿元;亿元以上案件3宗,案值17.8亿元。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广东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打击走私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